網路不但沒吃掉實體銷售,還增加了來客數!看SO NICE 30個月實戰心得|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網路不但沒吃掉實體銷售,還增加了來客數!看SO NICE 30個月實戰心得
網路不但沒吃掉實體銷售,還增加了來客數!看SO NICE 30個月實戰心得

「發展電商會不會侵蝕實體業績?」這個問題至今可能仍是許多實體業者心中打不開的結。不過女裝品牌SO NICE(信宏國際)經過30個月的實戰,得出的結果是很明確的「不會」,甚至去(2017)年在網路業績快速成長的同時,門市業績不僅沒掉,來客量還大增了將近四成。SO NICE總經理李宥宏形容,去年網路等於為每家門市加了一個月的薪水,就算稍差的也有半個月。

30個月成長33倍,線上、線下不分治是關鍵

SO NICE是成立已經有22年歷史的台灣本土女裝服飾品牌,從線下實體門市起家,一直到2015年7月才正式跨進網購市場。李宥宏回想當時自己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包括企劃、銷售人員,所有人對電商都是一片空白,連該怎麼訂目標都不知道。至今他也還印象很深,第一個月的網路業績只有30多萬元。「如果加上退貨,就連30萬元都不到了。」SO NICE行銷企劃總監鄭家喻說。而且這個慘淡的狀況維持了大概有半年之久。不過30個月後的今天,他們的網路單月業績已經要向千萬元叩關。

回首過去這段時間以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長變化,李宥宏認為最關鍵的一個決策就是線上、線下不分治。他表示,一般企業不論是先有電商還是先有實體門市,當要做跨界的新業務時,都會想要在既有的組織架構上,再增加一個新部門。這聽起來很合理,但這兩年多來他的體悟是,「這通常是第一步,也是最錯的一步。」

雖然李宥宏經過親自實證,現在已經可以很肯定地說,SO NICE讓虛實一體的作法是非常正確的。不過他也坦言,當初這麼做其實也不是有什麼真知灼見,而是誤打誤撞,表示腦中也曾閃過要找人獨立負責電商經營的念頭,但最終還是認為,從人性觀點來看,將虛、實分成兩個部門來做,很難避免會有互相搶資源的狀況,一定會出問題;此外,站在消費者立場,他認為客人也不會判斷你是線上還是線下,就是一個品牌。而在扁平的公司組織下,由他一併統籌線上、線下營運,思考自然可以更全面,不會偏幫哪一方。

李宥宏_SO NICE 總經理_2018-01-19_侯俊偉攝_ (4).jpg
SO NICE總經理李宥宏在官網和App上線初期,經常會親自到門市了解第一線的狀況。
圖/ 侯俊偉/攝影

順從人性,虛實業績都歸門市人員所有

當然,即便行銷、企劃、設計、客服等部門都不分開,但門市銷售人員很明確已經被歸屬於實體,如何讓他們不將網路視為威脅,願意為網路銷售出一臂之力,著實也費了他一番功夫。

「我覺得你要門市人員在門市推客人去網路上,這是很違背人性的事情,怎麼會有人會做這個事呢?」李宥宏表示,最一開始想到的解決方案,是提供獎金,透過獎勵的方式來鼓勵門市人員協助推動電商發展。不過他很快又否決了這個想法,「我覺得這也不太對,因為聰明一點的人不會短視近利,為了100元放掉長期的客人。」所以最終的定案是:「既然客人是你和公司一起經營的,那這個客人不管在哪裡買,業績都算你的。」而且不論是從網路賣出還是門市售出,給門市人員的業績拆分比例都相同。

「我也沒仔細去算這個帳。」當時他心裡知道兩個通路的成本可能會有差異,但他更確定的是,今天如果在抽成上有大小眼,門市人員一定也會對不同通路大小眼。 他說,「就是一個直覺,你不這樣做應該不會成功。」

門市實戰分享比發獎金更有效

不過光是順從人性也還不夠,因為即便門市人員不抗拒,在沒經驗的情況下卻也不知道怎麼推動App下載和網路購買。「大部分一開始推起來都很挫折。」李宥宏說,當時就算好不容易讓客人下載了,App購買率也不高。所以他們為此做過各種嘗試,包括每天開檢討會、親自到門市盯場、親自帶客人走一次購買流程等等,後來他們發現,比發獎金更有效的,是讓表現突出的門市人員直接在教育訓練會上分享。

「他們的分享非常有說服力,而且那些點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李宥宏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家新竹賣場門市的兩個銷售人員。「她們都是奶奶,已經當阿嬤的人,50幾快60歲,照理這種(App)對她們來講應該是最抗拒的事情,而且她那邊(門市)的年齡層也比較老,可是下載量卻僅次於旗艦店,我覺得超級厲害。」他當時還半開玩笑地問:「是不是你的孫子幫你灌水?」

李宥宏記得,當天在分享會上她們是這麼說的:「這(App)對客人來講其實就是一個像禮物一樣的東西,裡面有最新商品的資訊,然後你今天不想在門市買,就在家裡買一買就好。三不五時又有禮券、折價券,都是好處沒有壞處的東西,你介紹這種東西給客人怎麼可能介紹不出去呢?」這讓李宥宏很感動,也更堅定了他的信心:「連這樣的店都有辦法做到這種程度,感覺這個事情一定會成。」

李宥宏_SO NICE 總經理_2018-01-19_侯俊偉攝_ (1).jpg
SO NICE總經理李宥宏認為順從人性很重要,也因此當初才會決定不特別獨立電商部門,並將線上、線下的銷售業績都回歸到門市人員。
圖/ 侯俊偉/攝影

陸、空分進合擊,讓虛實同步成長

實際上他後來也確實看到業績逐步爬升,而且他發現,一旦消費者在網路購買過一次,就會不斷再回來購買,而且購買行為不一定只會發生在線上或線下,而是「網路買一買,買到門市,門市買一買,再買到網路」這種交錯的買法。

後來當門市人員的推廣愈來愈上手,加上同步在網路行銷上施力,網路銷售大概在上線7~8個月後,業績就出現比較顯著的跳升。李宥宏形容,網路行銷在他看來就像是空軍,可以大範圍壟罩全台灣消費者,帶來新客戶;門市則是地面作戰部隊,幫忙鞏固會員,兩邊必須要同時作戰。

而分進合擊的結果是,去年在門市據點沒有擴張的情況下,來客量卻顯著提升了近40%,等於是在網路銷售成長的同時,實體業績也沒有衰退,「比我們想像好很多。」李宥宏說,雖然當消費者來店頻率變高,平均客單價也下滑了15%,但他認為高頻率有助於提高客戶黏著度,是他更樂見的。

同時以平均來看,去年每個門市等於是用12個月做出了12.5個月~13個月的業績,等於每個銷售人員都透過網路銷售幫自己加薪,自然也讓他們都更確信網路不會影響門市生意。實際上,李宥宏指出,網路業績有高達3~4成是來自門市人員主動推薦客戶去購買的。鄭家喻也觀察到,門市人員的心態已經從最一開始的「不甘不願」,變成「不推不行」,真正認同這樣的作法,也很驕傲自家品牌走在時代的前端。

從不斷試錯的過程找到成功的道路

而當市場在談論實體百貨服飾業績下滑、電商難做的同時,SO NICE在過去兩年卻都交出超過20%逆勢成長的成績單。但也像鄭家喻形容的:「他(李宥宏)不是一個會安逸太久的人。」接下來,李宥宏仍將持續尋找、嘗試更多虛實整合的服務模式、銷售方法,並計畫持續擴大門市據點。

他的信念是:「不試永遠不知道是不是對的。」在不斷試錯、修正的過程中,「每一次你就會愈知道成功的路在哪邊。」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驅動的智慧聯防新世界即在眼前,SAS助全球司法警政機構加速轉型變革
驅動的智慧聯防新世界即在眼前,SAS助全球司法警政機構加速轉型變革
2024.05.10 |

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 IDC 釋出的 2024 全球政府單位趨勢預測,截至 2027 年底,全球將有 50% 政府機關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加速決策支援,藉此提升 10% 市民回應速度與 15% 人民公僕的生產力,也因如此,全球司法警政機構積極提升對人工智慧技術掌握度。有鑑於此,全球知名的人工智慧暨資料分析大廠 SAS 與去年新成立的全球網際空間管理暨產業發展協會(AGCMID, Association for Global Cyberspa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共同舉辦「司法警政AI高峰論壇:啟動智慧聯防新未來」,邀請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法務部調查局、士林地檢署等產官學界代表分享最新的警政司法趨勢、人工智慧實務案例,藉此加速台灣司法警政機構的智慧化進程與國際接軌狀況,穩健邁進數位政府新里程。

產官學界代表討論及分享最新的警政司法趨勢、人工智慧實務案例
產官學界代表討論及分享最新的警政司法趨勢、人工智慧實務案例
圖/ 數位時代

SAS台灣副總經理陳新銓在會中指出:「從台灣政府的人工智慧發展藍圖來看,運用 AI 科技建構智慧調查機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有助於檢、警、調機構即時決策、強化調查效率的未來,高效的調查結果也可以讓民眾有感,發揮數位治理的最大效益。」

SAS台灣副總經理陳新銓
SAS台灣副總經理陳新銓
圖/ 數位時代

人工智慧來助力,台灣司法警政進入高速轉型階段

根據司法院統計數據,光刑事案件,從2021年到2023年短短兩年就增加超過10萬件,龐雜的案件不僅意味著過高的工作負荷,司法警政調查的效率與品質也可能受到影響。為改變這個現況,司法警政機構開始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自動監控、減少案件誤報率,此外,針對新興犯罪手法,如金融詐欺等,也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挖掘異常行為,提升犯罪偵測跟預防能力,進而優化決策下達,大幅提升數位治理能量。

「儘管台灣仍沒有AI相關法規做為行為依據,如科技偵查法等,但是,面對日益嚴峻的犯罪行為,以AI進行分析、偵測、鑑識、法制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這也是AGCMID努力的方向,將積極協助產官學界推動網際空間的各項工作,如協助政策研究、人才培育、產業推廣以及國際合作等。」AGCMID理事長暨大同大學教授林宜隆以資安鑑識這件事情為例說明,需要透過資安預防進行早期預警、透過資安防護持續監控,藉由證據保存加速通報應變,以及透過專業鑑識推動防禦縱深,如此才能完全達成 4P 's Model 全方位主動式防禦機制 (Forensics Computing Science) 。

AGCMID理事長暨大同大學教授林宜隆
AGCMID理事長暨大同大學教授林宜隆
圖/ 數位時代

法務部調查局資安工作站主任鄭健行表示:「數位經濟的崛起、網路犯罪加劇,讓檢、警、調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需要透過數位鑑識機制蒐集證據、分析證據、出具報告以及進行法庭攻防,不過,受到資料規模、資料來源、證據監督、新興科技跟等挑戰影響,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數位鑑識能量。例如,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與深偽技術防制詐欺等。」

四大面向,SAS AI調查平台助台灣司法警政全面提升數位鑑識與調查能力

SAS 為全球AI數據分析領導品牌,並且在全球134個國家服務超過1,600個政府機關,為協助全球司法警政機構加速建構與完善智慧聯防新能力,SAS 推出一站式 AI 調查平台,並透過專業諮詢服務極大化數位鑑識與智慧聯防成效。

「我們的目標是提供簡單易用、快速高效、高產出與值得信賴的司法警政AI應用,例如精準打造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持續監控機制、提升3-5倍情資檢索分析效率、透過智慧案件調查管理,降低 35%-50% 警示誤報率,以及透過AI實現一鍵自動解釋與進行分析預測,因應業務需求/規則挑選適切的AI模型來使用等。」SAS 台灣顧問陳昶佑表示,目前 SAS AI 調查平台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四個面向:

第一:洗錢防制跟打擊資恐

透過 SAS Viya AI 調查平台上的即時、快速流動的情報與可視化關聯網路精準識別可疑威脅或風險、獲取有力證據,同時,以最佳實踐促進國內和國際合作。

第二:詐欺(騙)犯罪調查

司法與警政機構能透過 SAS 的解決方案快速分析大量證據、依風險分級以識別弱勢族群、對新的犯罪威脅發出警報,進而干預、預防或破壞犯罪活動的機會。
為提升調查速度,以及加速後續的辦案跟起訴工作,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保險部透過 SAS Viya AI 調查平台跟進階分析工具建立違規調查系統,成功將案件期限內完成調查的比例從早先的60%拉升到98.7%,將平均案件解決時間從90天縮減成57天,並且在短短七個月的時間追回高達690萬元的保險詐欺金額。

第三:公共安全犯罪調查

透過SAS Viya AI 調查平台,司法與警政機構可以清楚分類犯罪調查資訊,並透過分析內部與外部資訊的方式挖掘出隱藏在大量數據裡的情報;此外,還可透過風險評分與視覺化調查,將風險相關信息放置在地圖和即時儀錶板以利判斷與決策下達。

舉例來說,美國德拉瓦州警察單位利用SAS平台收攏組織記錄、碰撞調查、交通罰單、犯罪事件等數據資料,就算是對轄區不熟的新進警察人員,只要到平台搜尋可疑車輛,即可擁有跟 30 年偵探一樣的辦案知識,讓全州執法部門快速地調查案件、逮捕嫌疑人並保護社區。

第四:兒少虐待與性剝削調查

SAS Viya AI 調查平台可以獨特和創新的方法協助、告知風險評估,讓警政人員可以更加快速地識別與搜尋到易受性虐待的兒童,以及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同時快速評估被害人面臨的風險,並且利用這些敏感調查的資訊做出高效決策。

司法警政AI高峰論壇議程照
司法警政AI高峰論壇議程照
圖/ 數位時代

從產官學界代表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在台灣持續面對數位與犯罪環境的挑戰中,司法及警政單位如何策略性地運用人工智慧工具,將成為建立一個具韌性與前瞻性的調查模式的關鍵。如果能夠恰當地將人工智慧融入司法警政工作,透過這些技術精簡與加速調查流程和增強決策效率,不僅可以提升司法系統的整體效能,也能於公共安全和智慧聯防領域設立新的標竿。期待 SAS 能與各司法警政部門攜手合作,進一步推動科技調查的轉型,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安全、更具保障的社會環境。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