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16 

國防焦點

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 提升戰力
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
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 提升戰力1
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 提升戰力2
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 提升戰力3
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 提升戰力4

記者陳彥陵、蘇育玄/臺北報導

 為提升國軍運動成效,國防部昨日說明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自112年起共有4類13項體能鑑測項目,供官兵按照職務屬性、身體素質及軍種特性等訓練需求選擇,期藉由多元化的項目與方式,協助官兵訓練,提升國軍整體戰力。

明年起新增6項

 國防部昨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由訓練參謀次長室軍事訓練處處長劉慎謨少將及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運動科學推廣中心主任蕭嘉銘上校,針對明年國軍基本體能多元訓項進行說明,亦安排專業人員動作示範,並邀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處長吳柏翰教授,解說多元訓項的優點及重要性,以助官兵提升運動訓練表現。

 劉處長指出,國軍現行基本體能訓練計有俯地挺身、引體向上、仰臥起坐、3000公尺跑步、5分鐘跳繩、5公里健走及800公尺游走等7項,自明年起,新增壺鈴平舉、平板撐體、仰臥捲腹、20公尺漸進式折返跑等6個項目,藉由增強上肢肌群、腹部核心肌群及心肺耐力,有效強化官兵執行射擊訓練、裝備運載與陣地轉換等戰術動作能力。另訓練要項新增柔軟度,透過坐姿體前彎及抓背等訓練項目,提升官兵關節活動範圍、協調性,降低運動傷害,增加運動訓練表現。

標準高於參照之平均數據

 劉處長表示,國防部考量戰備演訓任務,分析日常作息所需上肢、腹部核心、心肺耐力、柔軟度等身體能力,擬定多元體能訓測項目。如步兵在戰場上需要執行射擊及運動聯繫,常要變換動作與位置,需要用到心肺耐力與腹部核心肌群,依據這些戰訓任務所需設計課目。新增項目合格標準參照美軍、體育署、內政部及美國運動醫學會測驗常模,並依國軍官兵執行戰備演訓及日常生活所需之體能訂定,這些標準均高於平常參照之平均數據。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