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討論項目表決不足1/3議員 財會主席:多辦公室睇進展 - 20230814 - 要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要聞

15討論項目表決不足1/3議員 財會主席:多辦公室睇進展

【明報專訊】本報除了統計議員出席立法會大會投票情况,亦統計財委會議員出席情况。財委會今年會期至今共通過57個項目,涉及撥款額共1408.7億元,全部表決人數均超過法定門檻,不過有17個須於財會討論的項目參與表決議員明顯較少,當中15項僅少於三分之一議員表決。財會主席陳振英解釋,如項目沒有爭議及毋須記名表決,大部分議員通常留在辦公室「(透過電視)睇住會議進展」。新思維狄志遠憂慮,部分表決太少議員在席,會令市民質疑議員懶惰、「很快通過(撥款)」。

財委會有82名議員,開會法定人數門檻為9人。本報透過財委會會議片段,統計今年57項表決時實際在席人數,均超過法定門檻。不過,綜觀17項須在財會討論的項目,當中15項表決時在席議員不足全體委員三分之一,包括涉及115億元的公務員加薪方案、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撥款。涉149億元的「簡約公屋」撥款是唯一有在財會討論而表決時過半議員在席的項目,該項目須記名表決。

憂市民質疑懶惰 狄志遠倡增記名表決

財會一般將毋須討論的項目安排在議程前段,40個項目表決時均超過半數委員在席,明顯多於須討論的項目。由於會議片段鏡頭未能覆蓋整個會議室,部分會議有4至5個座位為「死角」,惟不影響統計結果。

陳振英表示,倘項目沒有爭議及毋須記名表決,通常主要是關注該議題及希望表態的議員在席。他強調表決時在席人數只是某一時間的「定格」,不代表議員不在,相信不影響市民觀感。狄志遠則憂慮遭市民質疑議員懶惰。他指記名投票令議員有壓力,須在席表態,市民亦可清楚議員取態,會考慮提出更多記名表決。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