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估收入逾七千億 - 東方日報
產經

華為估收入逾七千億

華為手機Mate 60 Pro大賣,帶動銷售收入增長加速。 華為手機Mate 60 Pro大賣,帶動銷售收入增長加速。
華為手機Mate 60 Pro大賣,帶動銷售收入增長加速。
今年看升9% 產品銷售勝預期 前路仍艱險
中國戰略科企華為逐漸從美國重錘打壓中恢復元氣,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透露,預計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即按年增長至少加速至8.97%,為2019年後最快,「終端業務好於預期」一語反映大熱手機Mate 60 Pro為這家飽受美國制裁的中國科企注下一劑強心針,也與中央8部委打造一批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製造高端品牌遙相呼應。
胡厚崑發表2024年新年致詞,說「經過數年艱苦努力……公司經營基本回歸常態……前路依然艱險,歷史始終眷顧那些有信念的人。」
所謂艱險,大概是「地緣政治、經濟周期的不確定性,技術制裁、貿易壁壘的持續影響,正深刻重塑着全球產業鏈結構和商業規則」,寄語各經營責任單元「既要鼓舞信心,也不要盲目樂觀,要做好風險識別,尤其要管理好存貨風險,改善營運效率」。
加快應用程式「鴻蒙化」
他以不少筆墨敍述華為在對華相對友好的新興國家取得不同成就,某程度上也是中國外交的縮影,如在中國「撼贏」日本奪得合約的印尼雅萬高鐵,華為僅用120天就蓋完沿線通訊網絡;應拉美客戶之要求在不足一個月內擴大網絡容量。
資訊和通訊科技(ICT)服務的增長是華為近年捱過難關的關鍵,胡厚崑提到,今年ICT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健」、數碼能源和雲業務實現「良好增長」,同時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競爭力顯著提升;華為在歐洲的儲存器業務團隊扭轉不利的營商環境,「贏得了客戶的『非常滿意』」。
英偉達發售中國版GPU
展望來年,他寄語ICT部門得發揮在運算、儲存、網絡等優勢,以系統工程能力支援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與智能升級,「做穩公司的壓艙石」;運營商業務(向電訊商賣基站等設備)得支撐客戶網絡流量填充、業務創新和網絡演進,而終端即消費電子部門,要繼續致力打造「王者產品」,並加快流動應用程式(App)「鴻蒙化」,增強華為產品生態系統之建設。
另一方面,早前點名華為是「勁敵」的美國招牌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則發售一款為中國市場特製的圖像處理器(GPU)「GeForce RTX 4090 D」,其性能被「閹掉」一成,主要是減少了適用於加快人工智能(AI)運算工作的元件,以應付美國政府對華尖端晶片技術管制。
然而,中美角力持續下,中國亟需提升製造業的附加價值,鞏固經濟根基。工信部等下發政策指導意見,推動傳統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轉型,同時加快企業、產業和區域之品牌建設,持續保護老字號,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製造」高端品牌。
政策除了以先進標準谷傳統製造企業進步,加大對製造業技術改造資金支持,並探索建設區域人工智能(AI)數據處理中心協助傳統製造業升級。
華為年度收入一覽華為年度收入一覽
華為年度收入一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