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參觀中國的某些寺廟要收費?

小弟幾年前曾有福建之行。去到福建廈門的南普陀寺參觀,沒想到居然要收費!請問參觀寺廟收費在中國是否為普遍現象?什麼情形下會收費?
关注者
12
被浏览
6,304

8 个回答

不知道你说的几年前到底是几年前,南普陀寺现在是免费的。

一、关于中国寺院收费的现状

1.有一部分寺院是免费的,这是目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寺院正在由收费改为免费。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目前大多数不收门票费用,典型代表有五老峰南普陀寺、天台山国清寺、庐山东林寺、成都文殊院、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泉州开元寺等等。

2.也有部分寺院不收取高额的门票费用,但是会收取一定的香花券,同时一般会赠予三支清香。我们以10元人民币为界,1-10元以内的都属于香花券范畴,此类寺院占绝大多数。典型代表有五台山诸寺、普陀山诸寺、苏州灵岩山寺、哈尔滨极乐寺等等。

以上两种寺院收费合理。个人认为无可争议。


3.门票收取10-50元的寺院也不少,此类寺院通常都为名寺,如北京雍和宫、曹溪南华寺、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等等。此类寺院大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的修缮、保护都需要费用支撑。

4.门票收费80元以上的是不合理的,此类一般为旅游景区,收费很贵,噱头、商业化运营、盈利需求等因素综合导致,宗教意义不大,典型代表有:登封少林寺、扶风法门寺、三亚南山寺、无锡灵山寺等。

港澳台地区的寺院我一所都没有去过,无法提供数据和相关案例。

二、关于客观的看待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正确区别寺院和景区;第二,正确区别门票和香花券;第三,正确识别寺院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

第一,关于寺院和景区。存在三种状况:单纯的寺院,景区里的寺院,单纯的景区。单纯的寺院一般不收费或者收费较低;景区里的寺院,一般都需要缴纳景区费用,不可否认,名寺几乎都在名山大川内,参观部分寺院需要购买景区门票,如佛教四大名山内的诸寺,需要购买所在山的门票;单纯的景区,有一部分景区为了有噱头赚钱,贴了宗教的边,弄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盈利,门票还弄得高高的,此处不再额外举例。

第二,正确区别门票和香花券。

寺庙普遍性收费应该源于“文革”之后。在“文革”中,宗教活动基本被禁止,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寺庙建筑,很多因其历史与文物价值而得到保护,被“博物馆”化,并因此有了收费制度。
佛教寺院原来都让信徒游客自由进出,不必买票的。20世纪70年代末,玉佛寺作为上海第一所正式对外开放的寺院,为控制人员流量,方便信徒进庙过宗教生活,便釆取了赠发门票、凭门票进入的办法。后来寺院和主管部门研究认为, 进庙人员按佛教规矩要用香、花、灯、水、果供养佛、菩萨,便把这种门票叫做 “香花券”,这样既符合佛教的习惯,又维持了寺庙的秩序,有利于管理。日长时久,以后各地和上海的其他寺院也仿效这种做法,各佛寺道观从此都把门票叫 做“香花券”了。
《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花香,而散其处。”后用“香花供养”表示虔诚的敬礼,用“香花券”来称呼香客供奉菩萨的凭证。

10元以内的香花券,个人认为是有必要的。超过这个数,不利于宗教的弘扬与传播。

第三,正确识别寺院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一些古老的寺院大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的修缮、保护都需要费用支撑。不可否认,国内的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很多都与寺院有关,或者说,很多寺院都与文物有关。即使剥离宗教,单纯的从文物的角度来看,参观也是需要付费的,国内如此,国外也如此。打个比方,12世纪开始建造的比萨城大教堂斜塔180元人民币,11世纪建造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61元人民币,17世纪的日本奈良东大寺98元人民币,这些费用都是文物的费用。

三、宗教门票的治理

2017年国家宗教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必须坚持非营利性质。” 2018年中国佛教协会发布了《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也提出了“有条件的寺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门票减免优惠的方式。”

相信在可见的未来,寺院收费的情况会趋于合理。

另,国外的有点底蕴的寺院也是收费的。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等。

其实

说是寺庙

实际上是寺庙外观的旅游景点……

或者说是借助寺庙名声创建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