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經歷:個人業績或團隊績效一直得不到突破,好像陷入了死胡同一樣,明明多次試著復盤,卻還是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陷入了思維盲點的陷阱。

當我們在思考一件事情時,必然是依循個人具備的知識與思維慣性,不可能憑空出現一條過去未曾想過的思路。既然思維有了定式,就難免會出現盲點,自我檢視時也是這個道理,就好比循著同一條路巡了好幾趟,關鍵點卻根本不在那條路上,又怎麼找到問題呢?

所以,當我們找不到問題所在或者解套方法時,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而是應該求助於外力。最直接的就是向團隊主管求助,讓主管直接點名問題所在和正確的思路方向;又或者間接一點,透過書籍、課程,開拓既有的視野,進而拓展出新思路。

不過,又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會受到其年齡、閱歷、學經歷、出身背景、環境等因素影響,可以說是人人不同,若想一一細數業務員的所有盲點,可以說早就已經數不清了。因此,團隊主管除了針對常見的思維盲點採取對策以外,還需要瞭解該如何發現夥伴盲點、消除盲點,甚至是預防類似盲點誕生。

 

業務新人與新科主管,常見的5類思維盲點

無論銷售或管理,各個環節都有其經營思維,自然也有各自容易出現的盲點,特別是對於新人或新科主管而言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的身分才剛轉換,思維來不及跟上變化。以下列舉幾項業務員容易出現的思維盲點:

保險價值未落實:剛進入保險業的新人,因為還沒有建立紮實的保險認知,還將保險當作一個「占人便宜」的銷售工作,因而不敢放開來展業,有的怕丟臉,不敢找緣故客戶;有的正好相反,因為怕被拒絕乾脆只找緣故;也有人因為覺得面對緣故可以輕鬆、隨便一點,結果未能成交,甚至可能因此觸犯了法規。

這類情況,其實都是因為保險的價值尚未落實,才會導致新人沒有正視這份工作,繼而做出許多不尊重行業的行為,需要團隊或主管大力落實,才能扭轉新人夥伴的思維觀念。而當夥伴重視保險工作後,自然也不會再犯下這些錯誤。

同儕相處成慣性:不同年齡層與身分環境之間,相處的模式截然不同,但是有些年輕人習慣將同儕間的交流方式,帶到年長者甚至中高資產客戶身上,自然就會顯得沒大沒小、不懂禮貌,但是在年輕人心中,這才是真實、親切、令人喜歡的做法。業務員必須明白,每個人的認知不盡然相同,一味的以己度人並不可取,而是要根據每個人的認知進行調整。

陷入了舒適圈中:有時因為人脈、銷售策略、時事話題等因素發揮效果,業務員會有一段相當順遂的發展期,但要是因此死守一個辦法,一旦人脈用盡,或者市場環境變動,原本的方法很快就不那麼好用了,如果到時才開始轉型,恐怕效果不會很好。

身分轉變未落實:很多新科主管在剛晉升時,對自我的定位依然是「業務兼主管」,大部分的時間依然用在個人業務銷售上,但其實主管的工作更加困難,也較難控制是否成功,因此工作重心應該要逐漸往管理方面轉移。

建議業務員在晉升之前,先花一些時間觀察主管,對主管的工作內容及模式進行瞭解,並且與先思考成為主管後該怎麼做,不但能夠降低因身分轉變帶來的思維盲點,還能夠成為一個不忘初衷的好主管。

增員定位不清晰:很多主管在成立團隊時,或者在開始做增員時,還沒有想好自己具體想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團隊,增員對象的具體要求因此也比較模糊,結果往往是增員了不對的人,還需要慢慢扭轉夥伴的做法和觀念。

因此,最好從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團隊定位有明確的概念,才有時間對增員條件精雕細琢。另外,主管也必須要有「團隊規矩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認知,招募那些能夠接受團隊文化及規矩的人。

每個人的思維不同,因此造成的盲點也是多種多樣,難以細數,上述也只是列舉幾個常見的盲點類型,更詳細的舉例與解析,都在本次〈每月特輯〉的後續文章中。但是盲點畢竟難以窮舉,因此主管除了對症下藥以外,還需要具備發現夥伴盲點的眼光,以及降低夥伴思維盲點的制度與文化。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