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核水 海洋專家指省成本不道德 日領館:IAEA批准才啟動 金屬超標魚非來自捕魚區 - 20230610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二

日排核水 海洋專家指省成本不道德 日領館:IAEA批准才啟動 金屬超標魚非來自捕魚區

【明報專訊】日本擬今年春夏交季起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到海洋。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昨表示,理論上經處理的核廢水已將大部分重金屬污染物拿走,但仍會餘下對人類及環境有害物質,又稱部分國家會將核廢水放在境內湖泊,形容日本決意將污水排出大海屬「不道德的動作」,疑為省時省成本。日本駐港總領事館回覆本報稱,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未有最終報告確認排放沒有問題前,不會啟動排放程序,否認日本嘗試單方面排放核廢水及違反國際法。

城大梁美儀:生物體內累積

停留三五十年

身兼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梁美儀昨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福島核電廠在地震後持續滲漏帶有輻射的污水到海洋,而水中帶有「銫」等重金屬輻射物質會隨食物鏈傳到其他生物,並會累積更多放射性有害物質,形容近日福島海域發現「銫」超標的魚類並不意外。他又指,若進食含「銫」等輻射物質的食物後,部分或會進入身體組織及骨骼,並在體內停留「三五十年」,或會導致基因突變、細胞病變,最嚴重可致癌。

加國人工湖處理 成本較高

梁美儀另表示,核廢水經稀釋及處理後,理論上已將大部分重金屬污染物抽走,但仍餘下「氚」等對人類和環境有害的物質。他又指一般國家是將核廢水排放至本地湖泊,然後在一定年期後重新使用相關水源,認為日本是次做法不道德。

梁美儀隨後又向本報表示,2018年加拿大布魯斯核電廠(Bruce Power)就在五大湖排放含有液態氚的水,他認為一個有責任的政府,應該循這個方向處理核污水。但他表示,在天然湖泊排放污水會浪費土地資源,建造人工湖泊亦要一定成本及時間,估計日本因此選擇「損失最低」的處理方法。

日領館:海域設欄區隔魚類

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回覆本報查詢稱,一旦排放時,氚的濃度會是日核監管局(NRA)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標準的1/40,亦會符合世衛飲用水相關標準的1/7,而氚以外的放射物質濃度會是低於NRA監管標準的1/100。總領事館又表示,日本政府一直嚴格遵守國際法,並參考國際慣例處理核廢水。

對於上月在福島海灣內捕獲一尾「銫」含量超標約180倍的魚,領事館稱,放射元素超標的黑斑魚在已知「銫」濃度較高的區域捕捉,強調該區域不會有一般捕魚活動,當局亦已採取措施,如設置圍欄,防止「銫」濃度高的魚離開相關海域。

相關字詞﹕輻射物 梁美儀 福島核電站 核廢水 日本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