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非主义_百度百科

泛非主义

全世界黑种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思潮
收藏
0有用+1
0
泛非主义是全世界黑种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思潮。早在帝国主义忙于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同时,受民族自决口号影响的泛非主义思潮及其表现形式泛非运动就已兴起,其领袖是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
首次泛非大会于1900年在伦敦举行,至1974年第六届达累斯萨拉姆大会,先后召开六次大会,影响遍及非洲加勒比欧洲美洲。泛非主义不但强调民族解放,也强调世界上无论哪里的非洲人后裔,都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并需要互助合作。因此,历届泛非会议的召开,不仅对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先进人物起了启蒙和推动的作用,而且组织了大陆以外的黑色人种大力声援非洲的独立运动。几乎所有非洲大陆早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都曾是泛非主义者。
中文名
泛非主义
外文名
Pan-Africanism
目    的
黑种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
代表人物
爱德华·威尔莫特·布莱登
主要地区
非洲和北美

运动

播报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北美的黑人中不断出现争取平等权利和要求非洲各族人民实行自决的运动。杜波依斯以此为宗旨,主张召开泛非大会。
1919年2月,他与塞内加尔的布莱兹·迪亚涅共同主持了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泛非大会。与会者共57人,其中有12名代表来自非洲。大会要求巴黎和会“改变非洲的现状,如有可能让非洲各族人民也实行自决”,并请求协约国以非洲原属德国的殖民地为基础,建立一个在国际监督下的由非洲人管理的国家。
此后,杜波依斯亲自主持了历届泛非大会,被尊为泛非运动之父。
1921年8~9月,第二届泛非大会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举行,会议要求使落后民族在别人监护下实行地方自治,直到实行完全自治。
1923年底,第三届泛非大会在伦敦和里斯本召开。会议提出非洲人有管理本地区、拥有土地资源和参加法庭陪审的权利,并提出禁止奴隶买卖、普遍裁军和禁止战争的要求。决议宣布,如果不能实现上述要求,黑人有权以武装自卫来反对白人的武装镇压。
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的泛非主义者也在活动,其领导人是M.M.加维。加维主张返回非洲,在非洲建立黑人国家,作为所有黑人的祖国。
他组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追随者多达200万人。该协会于1920年在纽约召开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世界黑人权利宣言》。
1921年宣布成立非洲共和国,提名加维为临时总统。加维还组织黑星轮船公司,把部分美洲黑人运回非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蓬勃发展。
第五届泛非大会于1945年10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会议选举杜波依斯为大会主席,并推举K.恩克鲁玛、J.肯雅塔、彼得·亚伯拉罕斯等非洲民族主义领袖参加领导工作。这次会议在要求自治方面表现了新的斗争精神,大会通过的《告殖民地人民书》重申所有的殖民地都要从外国帝国主义的政治或经济控制下解放出来,殖民地各族人民要有权选举自己的政府,不受外国的约束。
1974年6月,由美洲的泛非主义者发起,在J.K.尼雷尔的支持下,在达累斯萨拉姆召开第六届泛非大会。会议号召非洲以外的黑人的高级知识分子参加非洲的建设,反映了非洲以外的黑人后裔对非洲命运的关心。泛非主义运动反映了非洲人民要求团结统一,非洲人的问题由非洲人自己来解决的强烈愿望,是非洲各国和非洲统一组织遵循的最高原则。

主要代表人物

播报
编辑
爱德华·威尔莫特·布莱登,被称作泛非主义之父。
夸梅·恩克鲁玛,加纳总统
卡扎菲,利比亚领导人

特点介绍

播报
编辑
作为黑人种族和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泛非主义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种政治运动。在其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显现出鲜明特色。分析泛非主义各阶段的特点,有助于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泛非主义的历史发展轨迹及趋势。
早期泛非主义的时间界定为1900~1945年。此时期泛非主义具有3个特点:
(1)泛非主义诞生在美洲,早期的运动重心也在海外,而海外非洲裔则是当时泛非主义运动的主力军;
(2)在理论上批驳种族主义,推翻对黑人种族的污蔑和歧视,是这一时期泛非主义斗争的主要内容;
(3)早期泛非主义运动尚不成熟,其发展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