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震盪正在動搖中國經濟,也動搖了已經開始依賴中國作為可靠增長引擎的世界經濟。
大型開發商舉步維艱,面臨巨額損失,在堆積如山的債務中掙扎,無力償還貸款。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建築熱潮已經停止,威脅到數百萬家庭的就業和儲蓄。隨著官員採取行動刺激經濟增長,中國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
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內容:
房地產和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廣告
幾十年來,中國經濟依賴人口增長推動的蓬勃發展的房地產業。房地產市場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在這裡投入他們的財富。地方政府也依靠出讓土地獲得收入。
但中國的人口不再像以前那樣增長,而且執行了數年的嚴格新冠限制措施改變了中國消費者。該行業的高風險行為加上政府對這些行為的打擊導致房地產開發商背負巨額債務,新房數量供大於求。
在政府試圖從國家主導的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經濟轉型為國內消費支出主導的經濟之際,房價暴跌,削弱了中國家庭的儲蓄和信心。
有多嚴重?
根據龍洲經訊的一項估計,中國民營開發商的未付帳單總額達3900億美元,這是對經濟的一個重大威脅。
經濟學家們紛紛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很多預測低於政府設定的約5%的目標。
近幾個月來,進出口雙雙下降,第二季度外國對華投資同比下降80%以上。7月中國消費者價格兩年來首次下降,這表明中國家庭支出在減少。
廣告
香港恒生指數上週五進入熊市,較1月份高點下跌逾20%。
哪些公司處於危機的中心?
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本月表示,預計今年前六個月的虧損將高達76億美元。該公司股價暴跌,因為投資者擔心它可能會出現數十億美元的貸款違約。
另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恆大最近在美國申請破產,以進行債務重組。該公司在2021年違約了3000億美元的債務,這是中國房地產行業陷入困境的首批重大跡象之一。
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也蔓延到了中國的金融信託公司,這些公司提供的投資回報率高於正常的銀行存款利率,並且往往是投資於房地產項目。
管理著約850億美元資產的中融國際信託最近未能向投資者兌付。社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一群投資者在該公司北京辦公室外抗議,要求償還資金。
廣告
面對這一切,中國政府在做什麼?
中國的監管機構從2020年開始打擊過度借貸,迫使企業在進一步舉債前要先降低債務水平。
這給恆大和碧桂園等負債累累的開發商帶來了麻煩。標準普爾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中國有超過50家房地產開發商未能還款。
政府最近出台了刺激支出和投資的計劃,但細節仍不明確
中國央行週一下調了一年期貸款利率,大多數企業貸款基於這一利率,但用於抵押貸款定價的五年期貸款利率保持不變。經濟學家此前曾預期有更激進的舉措。
中國的麻煩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廣告
BCA研究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而美國和歐元區的貢獻率分別為22%和9%。
中國消費者支出的下降損害了在華開展業務的公司,例如美國科技企業和歐洲奢侈品集團。中國經濟疲軟也意味著對石油、礦產和其他工業基礎材料的需求減少。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每年購買數十億美元的美國農作物和機械。
儘管如此,迄今為止全球投資者的反應相對平靜。由於中國經濟出現困境,標準普爾500指數最近連續三週下跌,但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推動下,今年仍保持走高。美國和歐洲面臨頑固的通貨膨脹,這些地方的投資者也一直關注其國家央行的下一步利率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