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 39 家企業出走,科技公司上演《出矽谷記》的劇本原來這樣寫!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一個月 39 家企業出走,科技公司上演《出矽谷記》的劇本原來這樣寫!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科技公司“出矽谷記”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近年許多科技企業都紛紛離開矽谷,有的遷移總部,如甲骨文、 Palantir,有的表面上總部仍留在矽谷,但實際上其他州辦公室的員工總數早已超過總部,如工作通訊平台 Slack、金融科技公司 Marqeta 等,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則是本人直接搬到奧斯汀,並在附近籌建另一座超級工廠。

為什麼許多科技公司紛紛出走,遷到德州奧斯汀,又為什麼仍有企業選擇留下?(責任編輯:賴佩萱)

從史丹佛大學,到惠普和仙童半導體,再到今天遍布舊金山市、半島,乃至一整個灣區的大小科技公司——自打上世紀 50 年代,矽谷已然成為了美國乃至世界的科技首都,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的大本營。

然而,時間快進到 2020 年,大量的科技公司正在出走矽谷:以惠普為代表的第一代矽谷企業,以及甲骨文、特斯拉等知名公司,都已經宣佈出走,將總部遷往德州——更具體來說,是遷往奧斯汀,紅色(保守)德州最亮的藍色(自由派)城市。

矽谷的分裂,其實從美國社會的撕裂即可看出

根據奧斯汀商會統計,僅去年 11 月一個月內,就有 39 家網路、製造、零售和投資等各類公司遷往奧斯汀。

矽谷公司集體出走這一事件,甚至被很多人稱為「出矽谷記」(tech exodus)。它們的應許之地,除了德州之外,還有佛羅里達、科羅拉多、內華達等……

造成這一現象的,除了擺在檯面上的加州房價、稅收、監管環境因素之外,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就像美國在過去幾年展現出來的系統性分裂一樣,矽谷也在分裂。

誰走了?誰留了下來?從這些公司的對比中,你或許也能觀察出不同矽谷公司(特別是他們的創始人和管理者)已經展現出的文化、意識形態上的分裂。而這種分裂,伴隨著四年前川普的上任和自那以後愈發嚴重的美國社會整體的撕裂,早已有表徵浮現。

從甲骨文到特斯拉,不難發現,這些率先出走的大公司,都有著一個共同點:他們對於加州由來已久的自由派文化,在矽谷愈演愈烈的反巨頭、反壟斷思潮,以及民眾普遍支持自由派主張等根源性文化無所適從;對於加州注重政治正確、保護弱勢群體、推動性別和族裔多元化的諸多政策也並不感冒

四五年前,還僅僅只是一些人因為無法和公司倡導的文化兼容而離開;到了今天,一些頂級公司不再掩飾它們反對矽谷盛行的自由派意識形態,決定搬離這裡。

Palantir 業務範疇與矽谷相斥,本與矽谷水火不容

Palantir 就是一個典型。因為毫不保留地和美國政府在軍事、移民、監控類項目上深度合作,這家大數據公司在矽谷一直是是眾矢之的,現在總部已經從 Palo Alto 搬到了科羅拉多州。

除了創始人兼董事長 Peter Thiel 一直支持川普,Palantir CEO Alex Karp 自從公司創立以來也在疏遠矽谷,在和美國政治核心地帶更近的新罕布什爾州的家里遠程工作。他在去年接受 Axios on HBO 採訪時指責矽谷有著單一文化,對異議者缺乏寬容

比如說,曾經有 Palantir 的員工因為公司和移民海關執法局(ICE)簽訂的服務合同找到他抗議,一些最資深、最優秀的員工甚至因此辭職。Karp 認為,這些人還是太年輕了,他並不認為給劣跡斑斑的 ICE 提供服務是一個錯誤。

與此相對比的是,Google 員工也曾經集體反對公司參與美國國防部的人工智慧項目。超過 3100 人簽名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要求 Google 撤出美國國防部項目 Project Maven,稱不希望自己開發的技術用在戰爭領域。

最終 Google 退出了這個項目,而恰恰是 Palantir,轉手就接下了國防部這個大單。

馬斯克從骨子裡就反矽谷!各種言論可推敲一二

馬斯克則是最知名的一位逃離的大佬。不僅他本人搬到德州,而且特斯拉也在奧斯汀興建分部。

他與矽谷的矛盾似乎更為直接:在去年的新冠疫情期間,Alameda 縣政府宣布了居家隔離和停工令,但馬斯克無視此令,強行讓位於 Alameda 的特斯拉工廠復工,還在 Twitter 上放狠話「有種就來逮捕我」。

該行為當時招致了大量的批評,不少人認為馬斯克這種舉動根本就是漠視員工的健康和安全。馬斯克甚至還曾發推文稱,「對新冠病毒感到恐慌是愚蠢的」,以及他曾預測,到 2020 年 4 月底,美國境內新冠病毒的新增案例「可能接近於零」。

馬斯克總是那麼反骨?>>>【狂人の事業經營學】從瀕臨破產到成為全球首富,馬斯克親自分享成功 6 大法則

強行復工後,馬斯克更是成為反對隔離令、認為疫情是場騙局的人的英雄人物。這一行為的最大支持者,就是川普。當天早上,川普發布推文寫道:「加利福尼亞州現在就應該讓特斯拉以及@elonmusk 復工,這完全可以快速而安全地實現!」

雖然 Alameda 縣政府最終向特斯拉妥協,批准其復工,但與矽谷漸行漸遠的馬斯克已然決定離開。特斯拉也已經在奧斯汀附近籌建一座新的超級工廠。今後如果某一天,特斯拉將總部搬到奧斯汀,或者任何其他地方,相信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甲骨文離開矽谷不意外!創辦人是川普鐵粉

另外一個毅然離開的就是甲骨文公司,它正在把總部從矽谷遷往奧斯汀。不過對於甲骨文的離開,人們並不驚訝。

在矽谷支持民主黨的主流聲音裡,甲骨文的創始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卻是川普的鐵桿支持者。他甚至在自家豪宅幫川普舉辦過募款活動,引發員工不滿。數百員工後來罷工,抗議艾利森的這一行為悖離公司核心價值,甲骨文 CEO 薩夫拉‧卡茨(Safra Catz)也是唯一一位加入川普政府過渡團隊執行委員會的大型科技公司高管,並為支持川普連任捐贈了超過 13 萬美元。

Twitter 選擇留在矽谷,積極審查假訊息

野孩子出走了,留下的公司,則一直在強化著自己骨子裡的文化。比如 Twitter、Google、Airbnb、Lyft 等。

Twitter 給人的印像一直是最崇尚矽谷文化的公司之一。在新冠疫情初期,Twitter 是最先發布員工居家辦公令的公司之一,並且做法比其它公司都更激進和頗具前瞻性,後來也宣佈在今後也會無限期支持員工居家辦公,理由是疫情徹底改變了工作的方式。

在灣區,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自由派擁躉佔多數,他們也認可醫療專業人士的意見,願意配合防疫政策。所以 Twitter 這個政策一出來,就贏得不少叫好。Twitter 作為一家在網路上和整個美國社會極具影響力的公司,這種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防疫政策,甚至比政府更加超前的做法,也起到了一種表率作用。

Twitter 作為一家公司所展現出的意識形態,和它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Jack Dorsey 不無關係:Dorsey 是今天矽谷少有的,敢於和川普所率領的另類/極端右翼群體硬碰硬的矽谷大佬,不止一次公開以個人和作為 Twitter CEO 的身份,表達對虛假訊息和其所導致的社會撕裂的不滿。在所有的網路公司中,Twitter 是第一家主動對虛假訊息展開行動的公司

Twitter 對這些訊息激進的審查行為,理由是這些訊息不僅污染了網路,甚至會對社會和人身安全造成實質性的威脅,也的確招致保守派支持者和一部分網路中立主義者的不滿。

Airbnb、Lyft 遭加州監管仍留下,和「文化認同」有關

作為更年輕的公司,Airbnb 和 Lyft 可以說也受盡了舊金山市和加州政府更嚴苛的監管環境的打擊。

Airbnb 曾經在舊金山等重要市場遭到監管部門的質疑和制裁,影響到其核心商業模式的正常運行,甚至危及到最關鍵的房主用戶群體的維護。特別是在去年疫情期間,加州的防疫政策對旅遊酒店行業造成了嚴重打擊,確實讓 Airbnb 過的很艱難。

Lyft、Uber 等叫車服務也是同樣,作為北加州的本土企業,在快速增長的創業初期也曾遭遇打擊,直到去年大選期間,還在因為 Prop 22 法案對業績可能造成的嚴重打擊而犯愁。

Google 更不用說了,屢次因為員工的呼籲和反對,更改自己的商業決策,例如上文提到的「Project Maven」事件。

那為什麼 Twitter、Airbnb、Lyft 和 Google 沒有像前面提到的其它公司那樣,離開加州這塊是非之地,去到稅收更低、監管政策更友好的地方?

只要是營利公司,都會考慮成本。但仍有一些東西,比如對矽谷的文化認同,對於這些公司更為重要。

可以看到,出走的公司,和他們的孵化地矽谷以及留下的公司之間,已經有了一道互不認同的深溝——就像過去幾年在整個美國各個階級、群體、地區都出現的深溝一樣。

奧斯汀有什麼引人之處?

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這些出走的公司,紛紛選擇了奧斯汀?

雖然出走的公司們紛紛表示厭惡了加州的自由派文化,但諷刺的是,吸引這些出走的公司的,反而是奧斯汀——紅色德州王冠上的一顆藍色寶石。奧斯汀出名的原因之一,正是它在整個德州特立獨行的嬉皮風格。

Palantir 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Joe Lonsdale,把自己的風投公司 8VC 總部搬到了奧斯汀。他發推表示:「身邊圍著一幫左派嬉皮士就是不錯的想法,你能享受到很好的文化、音樂和食物。只是希望別全讓他們來管理這個州。」

如果你去過奧斯汀,待過足夠長的時間,應該可以感覺到它的包容性——沒有什麼矛盾是一曲搖滾音樂和一塊正宗 BBQ 肋排不能解決的。正因為奧斯汀處於一個紅州的中心,長時間的存在和發展讓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能夠在奧斯汀和周邊地區大體共存

和矽谷類似,奧斯汀有著較高質量本地教育資源,也成為了德州科技行業聚集的城市,又因為臨近德州丘陵地形的起點,得到了「矽丘」的名字(也有人因為德州農業發達稱其為「矽場」Silicon Ranch)。

這輪矽谷公司集體出走之前,包括亞馬遜、AMD、谷歌、蘋果等科技公司在奧斯汀都已經設有大量員工的辦公室或工廠。而就像加州大科技公司的員工離職創業成就了矽谷一樣,奧斯汀本地的科技業繁榮,一部分功勞也同樣可以歸於這些大公司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戴爾,它的總部就設在大奧斯汀地區。通過戴爾成為百萬富翁的員工被當地人幽默地稱為「Dellionaire」——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離開了戴爾,二次創業,將奧斯汀變成了德州的科技重鎮。

奧斯汀在成為科技聚落前,其實是個文化中心

和舊金山類似,奧斯汀吸引科技從業者,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本地的藝術氛圍十分濃厚

在成為科技中心之前,奧斯汀已然是德州的文化中心。上世紀 80 年代有人將紐約的音樂節開到了這裡,參照希區考克電影《西北偏北》。它後來演變成了美國一年一度的音樂和電影盛會「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簡稱 SXSW。

上世紀末,SXSW 在音樂和電影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多媒體板塊。而隨著本地科技業的發展,大會受到了全美乃至全球科技公司的重視,這一板塊的內容多元化程度逐漸提高,包括了數字媒體、互聯網科技、遊戲等大量類目,後來改名為「互動」板塊(SXSW Interactive)。

今天的西南偏南大會,既有專業內容,嘉賓陣容的權威程度甚至超過消費電子展(CES),又和其它文化類板塊基本同時召開,加之同期本地藝術和消遣累活動層出不窮,對於參會者來說又成了半個「火人節」(Burning Man)——總的來說,已經成了美國數字從業者必去的年度大會。

奧斯汀將成為下一個矽谷?

既有和矽谷類似的開放文化,又有德州保守派大本營沖抵矽谷的自由派氣息,奧斯汀簡直太對這些出走的公司的胃口了。更別提它還有低稅收、低成本的營商環境。

根據 BestPlaces.net 的統計數據,舊金山的總體生活成本是奧斯汀的 2.3 倍,住房成本是奧斯汀的 3.7 倍。房產中介平台 Zillow 顯示奧斯汀的典型房產價值為 44  萬美元左右,比全美 26 萬美元稍高一些,但遠不及舊金山 138 萬美元的誇張水平。

這意味著科技公司在奧斯汀需要支付的最終人力成本遠低於在舊金山灣區

2020 年已經讓在家辦公成為了新常態,許多公司甚至宣布對在家辦公的永久支持,很多員工自己就已經搬到了更便宜的地方。畢竟,德州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於商業公司的「特許經營稅」徵稅比例也非常低,對於年營收低於 118 萬美元的公司不收稅,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的公司只收取應稅部分的 1%——實操中基本不會超過 1%,可能達到 0.5%,甚至更低。

可能在逃離矽谷的科技公司和從業者眼裡,奧斯汀就像是一座更理想的矽谷。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在分裂的大時代裡,奧斯汀不會成為下一個矽谷,或者它會被湧入的科技公司改造成什麼樣。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科技公司“出矽谷記” 〉。)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