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服務中介平台 助解日常生活難題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D200303

網上服務中介平台 助解日常生活難題

商業

發布時間: 2020/03/03 15:48

最後更新: 2020/03/11 17:24

分享:

分享:

Toby 創辦人兼產品總監鄭會杰指,希望Toby服務平台能夠成為如蘋果Siri和亞馬遜Alexa般的個人化管家,為大家解決生活上的各種需要。(湯炳強攝)

過往如果需要尋找特定或專業服務,如補習、家居清潔、家具搬運、法律諮詢等,往往都要到訪不同的公司網站進行格價及資料比對,費時失事。這個痛點,就為鄭會杰(Jason)及其服務交流平台HelloToby(現稱Toby)帶來商機。

【疫市營商】逆市擴張非明智 與社會氣氛相違背

Toby平台上擁有超過600多種類型的服務、3萬多名專家,內容涵蓋家居服務、學習進修、娛樂與活動、健美、商業活動等不同範疇。其創辦人兼產品總監鄭會杰(Jason)表示,當初在構思公司名稱時,特意選取一個比較中性的名字,「Toby」除了比較易讀易記,亦希望能夠成為如蘋果Siri和亞馬遜Alexa般的個人化管家,為大家解決生活上的各種需要。

積極裝備 不會一輩子打工

Jason是汕頭人,兒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大學主修金融財務,其後往英國牛津攻讀經濟碩士,畢業後很快就投身金融界。不過,由於家中不少長輩及親戚都擁有自己的事業,在自幼的薰陶下,Jason從小就有了創業的夢想,深信自己不可能一輩子打工。

為了積極裝備自己,Jason先後在初創公司及投資銀行各工作了一年,學習經營業務的方法和溝通技巧,並同時擴展人脈,為將來踏上創業路打好基礎。2016年,Jason決心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於是與兩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友人一起創辦HelloToby網上服務平台。

為方便專家報價,他們因應各項服務逐一設計問卷,讓顧客於網上填寫。透過Toby網上系統,用戶只要回答幾條問題,便可獲得所需服務的報價。Jason表示,用戶所回答的問題,有助準確估計其需要。用戶在尋找專家的過程毋須付費,完成服務後直接向專家付款。而服務專家每次於平台上查看定單和報價,則要向Toby付出一次過費用,但往後就毋須再繳付其他任何雜費或佣金。

Jason表示,用戶所回答的每一條問題,有助準確估計其需要,可幫助收窄服務範圍,最終得出定單,等候專家回覆報價。(湯炳強攝)

「例如近期最熱門的家居清潔服務,顧客一般回答四條問題便可作出定價,包括家居面積、服務時間、會否提供清潔用品等。用戶每回答一條問題,就能收窄服務範圍,最終得出定單,等候專家回覆報價,最多可收到四份報價單。」

清潔服務 達醫療級防疫

目前,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城人心惶惶,除了外出時要提高個人衞生外,家居清潔亦變得相當重要。

Toby平台可協助市民物色專業的家居清潔服務,減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其服務包括普通家居清潔消毒和醫療級防疫及深層消毒。為保障每位客戶的健康安全,家務助理以及專業人員均經過驗證,確保其健康狀況才可以接單,並會在服務期間全程戴上口罩。其醫療級防疫及深層消毒服務已通過歐盟殺菌測試,能夠透過高溫消毒淨化,深層分解病毒、細菌及有機化合物,甚至能有效殺滅冠狀病毒。

Toby所提供的醫療級防疫及深層消毒服務已通過歐盟殺菌測試,能夠透過高溫消毒淨化,深層分解病毒、細菌及有機化合物,甚至能有效殺滅冠狀病毒。(Toby網站截圖)

【新冠肺炎】初創推消毒產品 藉「光觸媒」分解細菌

服務多元化 分散公司風險

此外, Jason坦言,雖然商品服務單一化能有利於強化品牌效應,提升品牌的價值;但Toby寧願分散投資,如果某一領域的中介費用不夠穩定,也能從其他領域補回。以現時為例,Party Room及其他活動製作的業務較受影響,但由於Toby的服務多元化,故能將整體影響減低。

加入評分機制 保服務質素

Jason透露,Toby成立3年半,現已覆蓋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等市場,平均每年營業額達8位數字。由於Toby屬於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專家的供應和服務水平最為重要。平台設有評分機制,在完成交易後,用戶可給予評分和評價,以5分為滿分,團隊會監察各專家的評分情況,若長期只有3分或以下就有可能會被除名,以確保服務質素。

自成立初期,Toby已成為數碼港培育計劃的一分子,早前更獲得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注資,為業務提供飛躍發展的支援。Jason表示,他們除計劃繼續擴張海外業務外,同時期望在本港市場提供較深入的服務,他們期望把有關報價資料,改以列表形式(Listing Based)呈現。用戶只需透過過濾條件,系統就會自動羅列所需服務的資料,務求提升顧客服務體驗。

客戶可自行篩選條件,提高服務信心。(Toby網站截圖)

記者:施雯雯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