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展报告(2012)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香港发展报告(2012)

201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香港发展报告(2012)是2012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薛凤旋。
作    者
薛凤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6月
页    数
210 页
定    价
49 元
ISBN
9787509734605
副标题
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专辑
以上部分内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提供

内容介绍

播报
编辑
香港在1997年脱离英国管治,回归祖国。香港顺利过渡,成为在“一国两制”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回归祖国15年来,香港社会同心协力,成功抵御了两场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百年不遇的“非典”疫情,巩固和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依然被公认为全球最开放自由的经济体,以及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全国和全世界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仍然名列前茅。明显地,香港成功地落实了“一国两制”。
然而,政权和宪法的变更、全球化既急且深的影响,加上由此产生的制度变化及人才培养步伐跟不上,不同利益集团对改变有不同接受程度等情况,也令香港的经济、社会、政制发展、政府管治等各方面都出现不同的问题,使香港经常置身于各场大大小小的政治性、社会性争论当中。加上,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各类风险明显增多,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的香港,在抗风险能力上未有长足进步,隐忧不断。与此同时,相对于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对自由放任经济理念的普遍质疑、区域经济融合成为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大趋势等,特区政府欲变未变、裹足不前的施政作风,令香港出现不同方面悬而未决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薛凤旋主编的《香港发展报告(2012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专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经济与社会、政制发展和政府管治,以及结论与建议,对香港过去15年来的有关方面变迁作出深入回顾和分析。《香港发展报告(2012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专辑)》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主要就施政方向、经济状况、公共财政、教育、医疗、房屋土地、领汇问题共七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第二部分:政制发展和政府管治,主要就政制、咨询机构、政治体制及公务员体系、法治、最新选情共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第三部分:结论与建议,主要是作精要的问题总结,并就香港未来面对的主要隐忧和机遇提出建议。
由于1997年回归前的体制与经济及社会状况直接影响了回归后的发展,因此在需要的章节里,我们作出合宜和扼要的介绍,作为必要的引子。

作者介绍

播报
编辑
薛凤旋,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暨地理系讲座教授,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取得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
除担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外,薛教授也是多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福州师范大学的荣誉教授;此外,他还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澳门大学的名誉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特约教授与研究员。
薛教授积极参与香港地方以及国家的政治与决策,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区筹委会、选委会,以及特区政府多个咨询委员会成员。

作品目录

播报
编辑
Ⅰ 总报告
1 香港回归15年来经济社会与政制发展回顾、评估与展望001
Ⅰ 回归15年来香港经济社会形势回顾与评估001
Ⅱ 回归15年来香港政制发展和政府管治形势回顾与评估008
Ⅲ 香港未来发展中的隐忧与机遇及政策建议012
Ⅱ 第一部分 经济与社会
2 施政方向016
Ⅰ 历次特首施政报告重点016
Ⅱ 历次施政报告017
Ⅲ 十大基建034
Ⅳ 历次财政司预算案重点035
Ⅴ 理财原则的变化035
3 经济状况037
Ⅰ 总体经济状况037
Ⅱ 产业结构和贸易041
Ⅲ 通胀044
Ⅳ 就业与收入044
Ⅴ 股市和金融业049
4 公共财政053
Ⅰ 概况053
Ⅱ 储备管理055
Ⅲ 人员/管理058
Ⅳ 小结与建议060
5 教育061
Ⅰ 教育体制061
Ⅱ 开支与供求变化064
Ⅲ 课程、学制068
Ⅳ 管理071
Ⅴ 问题与建议073
6 医疗075
Ⅰ 概况075
Ⅱ 开支与需求076
Ⅲ 管理080
Ⅳ 问题及建议082
7 房屋土地084
Ⅰ 公屋、居屋084
Ⅱ 勾地088
Ⅲ 供求变化089
Ⅳ 居住条件与价格变化093
Ⅴ 问题与建议097
8 领汇问题101
Ⅰ 沿革101
Ⅱ 基金持有人结构102
Ⅲ 管理层103
Ⅳ 领汇与民生104
Ⅴ 问题与建议106
Ⅲ 第二部分 政制发展和政府管治
9 政治体制110
Ⅰ “一国两制”110
Ⅱ 特首117
Ⅲ 立法会121
Ⅳ 政党政治129
10 咨询机构149
Ⅰ 行政会议149
Ⅱ 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150
Ⅲ 乡议局152
Ⅳ 区议会153
Ⅴ 咨询委员会156
Ⅵ 中央政策组157
11 政府体制及公务员体系159
Ⅰ 回归前沿革159
Ⅱ 回归后发展159
Ⅲ 问责制162
Ⅳ 副局长及政治助理165
Ⅴ 主要官员能力与民望169
Ⅵ 历届“七一游行”170
12 法治173
Ⅰ 人大释法173
Ⅱ 司法复核175
Ⅲ 法援177
Ⅳ 执法/人员181
13 最新选情183
Ⅰ 2011年区议会选举183
Ⅱ 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185
Ⅳ 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
14 隐忧188
Ⅰ 特区政府欠缺有为,外国政治势力介入189
Ⅱ 行政立法关系紧张189
Ⅲ 激进政治抬头189
Ⅳ “80后”及“本土意识”190
Ⅴ 地产商垄断190
Ⅵ 产业过于单一190
Ⅶ 民生困苦191
15 机遇192
Ⅰ 中国发展192
Ⅱ “一国两制”下中央对香港的特殊政策193
Ⅲ 特区与中央关系200
16 香港政治社会经济的问题及改善建议202
Ⅰ 政治体制不稳定问题202
Ⅱ 用人方面203
Ⅲ 基本住房问题204
Ⅳ 教育问题205
Ⅴ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融合问题207
Ⅵ 特区与中央关系208
Ⅶ 特区行政首长及主要官员任用条件208
图表目录
第一部分 图表
表1-1 香港特区政府2007年推出的“十大基建”进展概览034
表1-2 2009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有关六项优势产业的措施040
表1-3 香港历年GDP实质增长(1994~2010,以2009年价值为准)040
表1-4 香港地区和有关国家/地区经济指标年增长率比较(2004~2010)041
表1-5 香港地区和有关国家/地区资本投资总额占商业总开支比例的比较(2004~2008)041
表1-6 香港地区各经济活动在GDP中所占的比例(2001~2009)042
表1-7 香港对外商品贸易总计数字(2002~2010)043
表1-8 香港每月就业收入人数分布(1999~2009)046
表1-9 香港金融服务行业的增加价值(2000~2010)050
表1-10 香港恒生指数变化(1997~2011)051
表1-11 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清单052
表1-12 香港特区政府开支结构表(1996~2010)054
表1-13 香港特区政府按政策组别划分的公共开支结构(1999~2010)055
表1-14 香港特区政府收入及支出变化(1996~2010)055
表1-15 香港外汇基金资产分布(1997~2010)057
表1-16 香港外汇基金收益(1997~2010)058
表1-17 新加坡淡马锡与香港外汇基金盈余表现比较(2004~2010)058
表1-18 新加坡淡马锡2011年投资结构058
表1-19 香港直资学校学费加幅(2010~2011)063
表1-20 香港教育年度开支(1997~2010)064
表1-21 全香港学龄人口推算数字(2010~2015)066
表1-22 部分赴海外留学的香港学生人数(1971~2001)066
表1-23 部分正于海外及中国内地留学的香港学生人数(2011)067
表1-24 1995年度香港的中学课程069
表1-25 2009年度香港开始实行的新中学课程069
表1-26 自1964年以来的香港医疗改革075
表1-27 香港医院管理局过去财政摘要(1997~2010)077
表1-28 香港医疗服务支出预测(2002~2030)077
表1-29 香港病床数目、住院服务、急症服务及门诊服务统计078
表1-30 香港按病科医疗服务统计数字(2007~2010)079
表1-31 香港医院管理局按职员组别分类的人手状况(2005~2010)079
表1-32 香港政府规定之单身人士及一般家庭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2011年4月1日生效)085
表1-33 1990~2000年代香港兴建的公屋单位面积表085
表1-34 香港政府规定之申请购买居屋资格(2007年)086
表1-35 香港规定之置安心计划购买资格(2011年建议)086
表1-36 香港规定之置安心计划单位面积(2011年建议)087
表1-37 香港按类型及区域划分的永久性屋宇单位总数(1999~2010)091
表1-38 按房屋类别列出的香港人口分布091
表1-39 香港的公营房屋建屋量092
表1-40 香港近年楼价与供款(2009、2011)095
表1-41 国际不同城市的楼价与收入比率(2011)095
表1-42 领汇最大股东名单(2006~2011)103
表1-43 领汇资产提升项目状况(2006~2011)104
表1-44 领汇的历年开支(2008~2011)105
表1-45 领汇10大租户名单(2011)106
图1-1 香港物价指数变化(1992~2011)044
图1-2 香港历年按年龄计算的失业率(1997~2010)046
图1-3 香港按收入分类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1999~2009)047
图1-4 香港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变化(1999~2009)047
图1-5 香港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变化(1991~2010)048
图1-6 香港住户每月入息划分的家庭住户数目变化(1996~2010)048
图1-7 香港基尼系数变化(1971~2006)048
图1-8 香港住户每月入息划分的家庭住户数目占整体百分比变化(1996~2010)049
图1-9 香港住户每月入息划分的家庭住户数目变化(1996~2010)049
图1-10 香港特区政府开支结构图(1996~2010)054
图1-11 2009年部分国家及香港地区的教育经费占GDP比例065
图1-12 香港政府平均每个学生的年度学费支助(1997~2009)065
图1-13 香港在校学生人数(2004~2009)067
图1-14 香港毕业生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068
图1-15 香港政府的土地收入(1988~2010)088
图1-16 香港各年度落成住宅量(1994~2010)092
图1-17 香港各年度批准动工兴建房屋数目(1994~2009)093
图1-18 香港历年物业成交量(1991~2010)093
图1-19 香港住宅楼价指数(1991~2011)096
图1-20 香港楼宇售价指数(1999~2009)097
图1-21 香港楼宇租金指数(1999~2009)097
图1-22 领汇按类别划分的综合续租租金调整率(2005~2011)108
图1-23 领汇租金收益(2005~2011)108
图1-24 领汇商铺位租用率及平均租金(2006~2011)109
图1-25 领汇街市档位租用率及平均租金(2006~2011)109
图1-26 领汇整体租金收益( 2005~2011)109
第二部分 图表
表2-1 立法局/立法会组成(1843~2012)123
表2-2 回归后历届立法会选区议席数量124
表2-3 29个功能组别125
表2-4 199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数据127
表2-5 199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数据127
表2-6 200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数据128
表2-7 2004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数据128
表2-8 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数据129
表2-9 香港回归前民建联在立法局及临时立法会选举结果129
表2-10 香港回归后民建联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31
表2-11 香港回归后民建联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31
表2-12 香港回归前自由党在立法局及临时立法会选举结果131
表2-13 香港回归后自由党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32
表2-14 香港回归后自由党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32
表2-15 香港回归后工联会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33
表2-16 香港回归后工联会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33
表2-17 香港回归前民主党在立法局及临时立法会选举结果134
表2-18 香港回归后民主党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36
表2-19 香港回归后民主党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36
表2-20 香港回归前民协在立法局及临时立法会选举结果137
表2-21 香港回归后民协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37
表2-22 香港回归后民协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38
表2-23 香港回归后前线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39
表2-24 香港回归后前线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39
表2-25 香港回归后公民党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40
表2-26 香港回归后公民党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41
表2-27 香港回归后社民连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41
表2-28 香港回归后社民连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42
表2-29 香港回归前职工盟在立法局及临时立法会选举结果143
表2-30 香港回归后职工盟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43
表2-31 香港回归后汇贤智库在立法会选举结果144
表2-32 香港回归后汇贤智库在区议会选举结果144
表2-33 香港工商专业联盟核心成员一览(均为现任或前任立法会议员)145
表2-34 香港历届立法局/选举爱国阵营和反对派表现(1995~2008)147
表2-35 香港历届区议会选举爱国阵营和反对派表现(1999~2007)148
表2-36 香港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的其他职务(2011)153
表2-37 1991年以来香港区议会议席变化155
表2-38 香港历届委任议员背景(1998~2007)156
表2-39 香港近年出任19个重要委员会的人大或政协名单157
表2-40 香港公务员最多的12个部门(2011)161
表2-41 1997年香港回归后决策局变迁162
表2-42 香港政府历任问责局长列表(2002~2011)164
表2-43 香港政府历任副局长及政治助理列表(2007~2011)166
表2-44 香港民间人权阵线旗下团体171
表2-45 各政治团体Facebook群组人数(2011年8月)172
表2-46 人大历次释法表173
表2-47 香港历年司法复核数目(1997~2010)175
表2-48 香港历年法援申请数目及批准数(1991~2010)179
表2-49 香港历年法援收入与开支(2006~2010)180
表2-50 2011年香港区选爱国阵营得票情况185
表2-51 2011年香港区选反对派得票情况185
表2-52 2012年第四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投票结果187
表2-53 民调对香港历届即将就任行政长官的信心度187
图2-1 特首及管治班子的产生办法115
图2-2 立法会的构成及产生办法116
图2-3 地区咨询机构的变化117
图2-4 香港公务员人数变化(1980~2010)159
图2-5 香港历任特首整体评分(1997~2011)171
图2-6 港人对特区政府满意度(2005~2011)172
图2-7 港人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1997~2011)172
第三部分 图表
表3-1 中国历年GDP(2000~2010)192
表3-2 中国历年进出口额(2000~2010)193
表3-3 中国历年外汇储备(1997~2011)194
表3-4 内地与香港的CEPA推进表195
表3-5 围绕CEPA的粤港合作主要成果195
表3-6 内地与香港CEPA具体成果一览195
表3-7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主要议题回顾(1998~2008)196
表3-8 2011年中央对港经济措施199
表3-9 香港特首述职及中央官员访港2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