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索尼

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展开5个同名词条
索尼(日语:ソニー,英语:Sony;曾译为“新力”),成立于1946年,是日本的一家跨国综合企业,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港南1-7-1,由井深大盛田昭夫共同创立。公司致力于以创新技术推出娱乐产品,产品业务涉及家用视听产品、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个人音频产品、专业广播电视器材以及电子零部件和其他领域 [19] [138-139]
1950年,索尼发布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G型”,由此正式展开录音机、收音机等电子产品的开发销售。1955年,推出日本的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发展晶体管技术。1968年,推出特丽珑(Trinitron)彩色电视,使索尼电视在全球热卖。1979年,推出世界首个随身听WalkmanTPS-L2,创造了耳机文化。通过多元化的商业投资,发展出音乐、影业、金融等业务,以家用游戏机PlayStation进军游戏市场 [47]。2021年,重组内部结构,从索尼公司更名为“索尼集团公司” [13]
索尼多次上榜世界500强 [113]、全球企业2000强 [115] [117]世界品牌500强 [120] [137],公司连续六年(2019-2024)被智库机构“Ethisphere Institute”评为“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之一 [140]。集团名下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连续八年(2015-2022)获“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长青奖” [141]
公司名称
索尼
外文名
Sony Group Corporation
ソニー株式会社
Sony
成立时间
1946年5月7日
总部地点
日本东京都港区港南1-7-1
经营范围
电子娱乐金融信息技术
公司类型
大型跨国集团
公司口号
BE MOVED与make.believe
年营业额
130208 亿元 [81](2023年财年数据,单位:日元)
员工数
114400 人(2019年)
净利润
9706亿日元 [81](2015年)
社长兼CEO
吉田宪一郎
中文口号
创新源于好奇 梦想成就未来
英文口号
make.believe
官    网
http://www.sony.net/

公司历史

播报
编辑

初创阶段

1945年9月,为了在东京创办新公司,井深大和樋口晃、太刀川正三郎等人前往东京,选择日本桥区的百货公司“白木屋”作为办公场地,以“东京通信研究所”的招牌开始运营。在此期间,公司主营收音机维修等方面的工作,井深大邀请时年24岁的盛田昭夫加入公司。随着新产品“真空管电压表”开始向日本政府机关进行供应,公司业务由此步入正轨 [18]
1946年5月7日,以盛田家族的19万日元作为启动资金,井深大与盛田昭夫成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岩间和夫在次月加入公司 [18-19]。由井深大起草的创始章程中,提出成立公司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自由阔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通过优秀的技术为日本文化做出贡献” [20]
随着产品的销售势头强劲,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办公地点,一段时间内在不同区域不同位置搬来搬去。1947年,公司搬迁至东京品川区御殿山的破旧仓库。由于仓库比较简陋,经常漏雨,员工们在下雨时上班也需要打伞 [18] [21]
第一款产品电饭煲
1947年拍摄,从左到右是盛田昭夫、井深大
1947年夏季拍摄,从左到右为樋口、岩间、井深、盛田
搬迁至工厂时,公司内部的环境
索尼的第一个磁带工厂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标志

开发播音设备

1946年,东京通信工业接到驻日美军的业务,开始将旧军用无线机改造成广播用的无线中继接收机,以此修复日本过去的NHK播音室 [18]。基于此契机,东京通信工业尝试制作能够普及使用的磁带录音机,由工程师木原信敏主导开发。1950年,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G型”上市,东京通信工业由此取得“磁带录音机(Tapecorder)”的注册商标,磁带产品品牌定为“SONI-TAPE” [19] [22]
1951年3月,普及型录音机“H型”上市,进一步对产品重量等方面进行改良,随着同期日本推行视听教育、盛田等人展开录音机使用方法的普及等,教育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22]
1953年8月,东京通信工业向美国西部电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名下机构有贝尔实验室等)支付2.5万美元(约900万日元)的晶体管专利使用费,开始展开晶体管收音机的研发制造 [23]。1955年8月,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上市 [24]。后续推出的多个晶体管收音机系列型号均取得了市场成功,将收音机从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持有方式转变为以个人为单位的持有方式 [25-26]
磁带录音机“G型”
晶体管收音机“TR-55”

更名“索尼”

1955年,东京通信工业为推动美国市场发展,制作了新的产品商标“SONY(索尼)” [28]。该词由表示声音的拉丁文词根“sonus”和含义为“聪明可爱”的“sonny”两个词组成而来,旨在让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容易地读出和记住这一名称 [27]。随着晶体管收音机的出口销量增长,“SONY”这一商标逐渐比东京通信工业更为人所知。1958年,公司名正式从“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变更为“索尼株式会社”,以谋求新的发展;12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25]
1960年2月,索尼美国公司成立,索尼由此将业务重心从国内市场转移到国际市场 [29]。11月,索尼首个研究实验室开始动工 [31]
"Sony"标志的演变
以“Sony”为名展开的市场推广活动

电视产业布局

基于晶体管领域的技术优势,索尼开始将业务重点聚焦于电视产业。1960年5月,晶体管电视机“TV8-301”上市,但因价格高昂、经常故障等缘故,高销量的同时也有着高退货率,亏损较多 [30]。1962年4月,晶体管微型电视机“TV5-303”上市,在日本和美国市场均取得商业成功 [32]
由于两款产品均为黑白电视,索尼技术团队开始进行彩色电视显像管技术的研究 [32],然而因开发费用过大,索尼的财务状况一度陷入危机。1968年,特丽珑(Trinitron)彩色电视“KV-1310”发售。因画面表现出色,使索尼迅速度过危机 [33]。在此期间,索尼开始拓展电子产品以外的业务。1961年4月,为扩建陈列室,不动产管理公司“索尼企业”成立 [35]。1968年,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合资建立CBS/SONY公司 [34]
晶体管电视机TV8-301
晶体管微型电视机TV5-303
特丽珑彩色电视KV-1310

深化电子产品

20世纪60年代,索尼发售家用黑白录像机“CV-2000”。70年代后,索尼开始以普及家庭录像机为目标,于1970年与JVC松下等企业共同推出盒式录像带标准“U-matic”。1971年,发布其标准产品“U-matic”磁带、U-Matic彩色录像机VP-1100等,销量不佳。1975年,推出更小、更便宜的录像带标准“Betamax ” 和基于该标准的家用录像机“SL-6300”,由此快速占领家用录像机市场 [36-37]。1976年9月,JVC推出VHS规格的家用录像机,与Betamax展开长达十二年的“标准化战争”,最终以1988年索尼生产VHS产品,Betamax逐步退出市场而结束。另一方面,索尼团队开始进行摄像机的研究,并在1980年推出“8mm格式”及相关摄像机产品 [38]
1968年开始,索尼一直在生产和销售基于飞利浦紧凑型磁带标准的盒式录音机。1979年,索尼基于录音机产品“TCM-100”进行制作,推出世界首个随身听WalkmanTPS-L2。该产品自1980年2月开始在全世界销售,并在1980年11月开始全球统一使用“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语为品牌,直到1995年为止,“Walkman”已经在全球销售突破1亿5千万台 [39-40]
家用1/2英寸Betacam录像机SL-6300
摄影机HVC-F1
随身听TPS-L2

发展数字化音频

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时任CBS/SONY唱片公司社长大贺典雄的主导下,索尼团队开始进行音频数字化的研究工作,与同期的激光视频唱片先行企业飞利浦展开合作。1980年,双方合作推出规格提案“小型唱片数字音频系统(通称CD系统)”。1981年,国际数字音频光盘协会(DAD)将该提案列为国际统一规格。1982年10月1日,索尼发布CD播放器“CDP-101”。1984年11月,推出便携式CD播放器“D-50”。1985年,实现“CD-ROM”的规格化 [19] [41]
此后,索尼将数字技术用于开发新的磁盘和磁带介质。1988年,发布磁光盘(MO)。1992年,推出迷你磁光盘(MD)标准。1995年,与飞利浦共同推出DVD标准 [41-42]
CD播放器CDP-101
便携式CD播放器D-50
迷你磁光盘MDW-60

多元化产业

1988年,索尼收购CBS公司属下的CBS唱片公司(1991年更名为索尼音乐娱乐公司)。1989年11月,以公开买进股票方式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91年更名为索尼影视娱乐公司)。随着两宗大型兼并,索尼在电影、音乐两个领域拥有了大量软件资产以及全球性的经营基础 [19] [34]
1993年11月,索尼公司与索尼音乐娱乐合资成立索尼电脑娱乐(后更名为索尼互动娱乐),布局家用游戏机业务。1994年12月,在日本推出PlayStation游戏机并取得商业成功。截至1996年5月,累计销量超过500万台,成为索尼继随身听后的又一成功产品 [43-44]。1995年,成立索尼通信网络公司(后更名为索尼网络通信),次年推出网络连接服务“So-net” [19] [45]。1996年,推出Cyber-Shot数码相机“DSC-F1” [19];1997年,以VAIO品牌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 [46];1998年,成立索尼保险规划公司,在次年更名为索尼损害保险;2001年,成立索尼银行,与爱立信合资成立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2004年,成立索尼金融控股公司 [19]
2000年,索尼在电子、游戏、娱乐、金融四大领域取得空前成功,电影事业群发行的《蜘蛛侠》《卧虎藏龙》等热门影片,使电影事业群成为索尼的重要获利来源 [47]
索尼影视娱乐公司
索尼音乐娱乐公司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PlayStation游戏机
VAIO笔记本
索尼爱立信

面临危机

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网络泡沫化后,一连串的决策错误以及电子产品价格不断压缩等因素,使索尼的各方面业务遭受严重受挫。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财政年度报表,公司巨额亏损的消息披露后,索尼危机开始浮现台面,索尼股票连续2天跌停25%,并诱发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纷纷跳水,带动日经指数大幅下跌 [47]
2005年3月,日本索尼董事会任命美国索尼负责人霍华德·斯金格出任董事长兼CEO,并于2005年6月22日正式经由股东大会通过最终投票,成为索尼史上第一位外籍领导人。在他主导下,索尼将电子、游戏、娱乐产业列为重点产业,推出游戏机PlayStation 3、电视品牌BRAVIA等产品,并对内部运营及市场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47],然而仍无法遏制索尼的股价下跌 [48]
2012年4月,平井一夫接替霍华德·斯金格,担任索尼董事长兼CEO [48]。平井一夫上台之后,快速剥离了索尼化学等非核心业务,重组业务集团,并且把复兴电子业务(主要包括:相机、摄像机、游戏机和手机)作为主要工作。在索尼内部,他还推行了“一个索尼”的战略,让以往各自为战的部门联合起来,把优势资源用于核心产品 [49]。2012年2月,索尼回购索尼爱立信股份,将索尼爱立信完全子公司化,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 [50];4月,以22亿美元收购音乐公司百代 [1];9月,与奥林巴斯宣布就成立业务与资本联盟达成协议 [51]。2014年,拆分电视业务,成立索尼视觉产品 [52],将笔记本电脑业务出售给产业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 [53]。2018年平井一夫宣布卸任前,索尼已走出亏损,并在2017年财报已实现整体盈利 [54]
2016年,平井一夫在北京的“索尼魅力赏”大会致欢迎词

发展现状

2019年,索尼将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IP&S)、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HE&S)和移动通讯业务(MC)重组为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EP&S),索尼视觉产品公司和索尼视听产品公司合并组成索尼家庭娱乐和音频产品公司 [55]。2020年,成立中间控股公司索尼电子公司,整合其电子产品与解决方案(EP&S)部门的三个业务(影像产品与解决方案、家庭娱乐与音频、移动通信)——及相关的全球销售和市场营销、制造、物流、采购和工程平台业务 [56]
2021年,索尼公司更名“索尼集团公司”,索尼电子公司更名“索尼公司”,整合原本的索尼电子公司、索尼影像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索尼家庭娱乐和音频产品公司和索尼移动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57-58]。截至2023年3月31日,索尼集团公司2022财年共收入115398亿日元,六大主营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音乐业务,影视业务、娱乐、技术及服务业务,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均实现稳健发展 [59]
2024年5月,索尼集团发布2023财年全年业绩,披露其销售收入达130208亿日元。在2023财年,索尼集团各项业务表现稳健,游戏业务主要得益于非第一方游戏软件及游戏内付费销售增长;音乐业务在录制音乐和音乐发行的流媒体付费订阅服务销售增加;影视业务有多部影片上映带来的销售增加,以及Crunchyroll的付费订阅用户增加;用于移动产品的图像传感器的销售增加;汇率的积极影响等 [81]

公司治理

播报
编辑

董事会

董事人员(截至2024年5月13日)
姓名
委员会身份
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
审计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
秋山咲惠
薪酬委员会成员
温迪·贝克尔(Wendy Becker)
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
岸上惠子
审计委员会成员
约瑟夫·克拉夫特(Joseph A. Kraft Jr.)
审计委员会成员
尼尔·亨特(Neil Hunt)
威廉·莫罗(William Morrow)
薪酬委员会成员
(以上资料参考 [60]

管理团队

姓名
职位
吉田宪一郎
公司代表执行官、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十时裕树
公司代表执行官、执行总裁、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索尼互动娱乐临时首席执行官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公司执行官
主管知识产权、事业战略、商业开发、业务开发平台和移动业务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企业执行官
主管研发中心和AI协作
索尼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索尼AI公司代表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清水照士
高级执行副总裁
主管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代表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罗伯·斯特林格
(Rob Stringer)
高级执行副总裁
主管音乐业务(全球)
索尼音乐集团董事长,索尼音乐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
安东尼·文奇奎拉
(Anthony Vinciquerra)
高级执行副总裁
主管影视业务
索尼影视娱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村松俊亮
高级执行副总裁
主管音乐业务(日本)
索尼音乐娱乐(日本)公司总裁、董事会代表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乔恩·普拉特
(Jon Platt)
高级执行副总裁
主管音乐发行业务(全球)
索尼音乐发行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槙公雄
高级执行副总裁
主管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
索尼公司代表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远藤俊英
高级执行副总裁
索尼金融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代表董事
神户司郎
高级执行副总裁、公司执行官
主管法务、合规、隐私、企业公关、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关系事务
安部和志
高级执行副总裁
公司执行官
主管人力资源和总务、集团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推广、秘书部
中国总代表
小寺刚
执行副总裁、首席信息官兼首席数字官
主管数字化转型战略、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
企业数字化转型办公室 高级总经理
(以上资料参考 [60-63]

组织结构

截至2024年5月13日索尼集团的组织结构图展示,索尼集团依据六大业务进行组织细分,分别为 [64]
  1. 1.
    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索尼互动娱乐(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2. 2.
    音乐业务:索尼音乐集团(Sony Music Group)、日本索尼音乐娱乐(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japan)
  3. 3.
    影视业务:索尼影视娱乐(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4. 4.
    娱乐、技术及服务业务: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
  5. 5.
    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6. 6.
    金融服务业务:索尼金融集团(Sony Financial Group Inc.) [64]
除以上主要公司外,索尼还存在多个关联公司,例如:美国索尼电子公司、索尼全球教育、日本索尼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索尼银行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等 [65]

财政情况

播报
编辑

财年报告

历年年度财年报告主要数据(货币单位:亿日元)
年份
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
备注
1961
185.58
17.2
7.2
财年计算为上年度的11月1日到次年度的10月31日,例如:1961财年的计算周期为1960年11月1日至1961年10月31日
1962
229.61
21
11.24
1963
277.75
22.78
10.63
1964
333.46
36.74
14.7
1965
370.19
45.95
16.68
1966
469.4
59.88
27.47
1967
584.03
80.81
42.52
1968
712.13
83.87
45.18
1969
1091.82
161.79
84.61
1970
1500.81
203.68
102.65
1971
1946.86
261.52
137.86
1972
2469.65
372.34
187.73
1973
3160.44
487.1
251.34
1974
3985.85
536.77
225.18
1975
4118.24
427.65
168.93
1976
4685.89
641.37
309.26
1977
5128.14
599.65
348.98
1978
5423.16
336.49
258.74
1979
6527.3
781.23
177.16
1980
9051.5
1221.66
686.43
1981
10640.37
1464.11
669.01
1982
11323.61
1157.33
458.2
1983
11320.77
720.8
297.91
1984
12849.24
1399.89
714.31
1985
14482.9
1428.17
730.21
1986
14795.51
480.62
412.44
该年度财报汇算日期开始调整,故1986年有额外5个月财报汇总,时间为1986年11月1日至1987年3月31日
6230.8
232.1
132.54
1987
15948.26
675.29
372.36
1987年开始,财年计算为当年度的4月1日到次年度的3月31日,例如:1987财年的计算周期为1987年4月1日至1988年3月31日
1988
22036.01
1626.28
724.69
1989
29475.97
2975.46
1028.08
1990
36955.08
3021.81
1169.25
1991
39316.02
1769.04
1201.21
1992
40012.7
1306.4
362.6
1993
37442.85
1069.62
152.98
1994
39905.83
-1666.4
-2933.56
1995
45925.65
2353.24
542.52
1996
56631.34
3703.3
1394.6
1997
67610.04
5257.24
2220.68
1998
68041.82
3380.61
1790.04
1999
66866.61
2232.04
1218.35
2000
73148.24
2253.46
167.54
2001
75782.58
1346.31
153.1
2002
75060.08
2178.15
1155.19
2003
75306.35
1331.46
885.11
2004
71913.25
1456.28
1638.38
2005
75105.97
2264.16
1236.16
2006
82956.95
717.5
1263.28
2007
88714.14
4752.99
3636.56
2008
77299.93
-2277.83
-1022.14
2009
72098.49
285.28
107.82
2010
71775.89
1967.25
-2224.06
2011
64930.83
-656.63
-3976.64
2012
67955
2265
415
2013
77673
265
-1284
2014
82159
685
-1260
2015
81057
2942
1478
2016
76033
2887
733
2017
85440
7349
4908
2018
86657
8942
9163
2019
82599
8455
5822
2020
89994
9719
11718
2021
99215
12023
8822
2022
115398
12082
9371
2023
130208
12088
9706
(以上资料参考 [59] [66-75] [81]

股市

1958年12月,索尼(股票代码:6758)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76]。1961年2月11日,索尼召开临时董事会,决议发行新股票以增资,向美国市场公开募集200万ADR股票,以此来提高索尼在美国的知名度;6月,索尼ADR(股票代码:SNE)正式发行,开盘价格为17.50美元,发售后1小时内200万股全部售出,以24美元的价格收盘 [77]。1970年9月,索尼ADR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76]。截至2023年3月31日,索尼已发行股票总数达1261081781股,股东人数395668人 [101]
2006年,因营业净利的大幅萎缩,索尼股价连续两天出现25%跌停,诱发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纷纷跳水、带动日经指数下跌,美国《商业周刊》称这是全球的一堂震撼课——“SONY SHOCK”(索尼震撼) [78]。随着业绩扭亏为盈后,2018年9月,东京交易所交易的索尼股价上涨至60美元,攀升十年来新高 [79-80]

主要股东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主要股东情况
股东姓名
拥有股份数(千股)
控股比例
日本Master Trust信托银行(信托账户)(注1)
234,657
19.0%
花旗银行存托(注2 )
117,454
9.5%
日本托管银行(信托账户)(注1 )
88,689
7.2%
22,916
1.9%
20,435
1.7%
SSBTC客户综合账户(注3 )
19,055
1.5%
挪威政府
19,038
1.5%
GIC Private Limited
18,165
1.5%
16,644
1.3%
纽约梅隆银行(注3 )
14,600
1.2%
(注1):每位股东持有的股份由投资者托管,包括证券投资信托中的股份。
(注2):ADR(美国存托证券)的受托银行,故而花旗银行为名义持有人。
(注3):主要经营欧美机构投资者所有股票的投资业务,为相应机构投资者的股票名义持有人。
(以上资料参考 [101]

公司业务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5月,索尼集团主营六大业务板块:游戏与网络服务业务(G&NS);音乐业务(Music);影视业务(Pictures);娱乐、技术及服务业务(ET&S);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业务(I&SS);金融服务业务(Financial Services)。六大业务板块分别由相应公司直接或间接进行管理和业务规划。此外,索尼相关公司也有涉及无人机、AI等新业务的规划,但未在财年报告中有所体现 [81-82]

游戏与网络服务

索尼互动娱乐是索尼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销售PlayStation系列产品及配件,提供游戏数字商店“PlayStation Store”、订阅服务“PlayStation Plus”等服务,此外也涉及对游戏工作室的收购与游戏开发 [83]。截至2024年3月,游戏与网络服务销售业务收入为42677亿日元,约占2023财年总销售收入的33%,营业利润为2902亿日元 [81]
硬件与服务
名称
介绍
PlayStation
PlayStation 5
PlayStation系列主机是索尼互动娱乐最早推出的游戏产品,自1994年推出初代PlayStation后,在十几年间推出PlayStation 2(2000)、PS one(2000)、PlayStation Portable(2004)、PlayStation 3(2006)、PlayStation vita(2011)、PlayStation 4(2013)、PlayStation VR(2016)、PlayStation 5(2020年)等。截止2023年12月,最新机型PlayStation 5销量已突破5000万台。
PlayStation Plus
PlayStation Plus
PlayStation Plus是2010年推出的收费订阅服务,旨在为玩家提供可免费游玩的PlayStation游戏,此外还有在线多人游玩功能和各种会员专属福利等。
PlayStation Store
PlayStation Store
PlayStation Store是索尼专供的游戏数字商店,内置于PlayStation系列主机,提供可购买与下载的PlayStation游戏。
PlayStation游戏系列
圣塔莫尼卡推出的《战神》系列
索尼互动娱乐名下存在多个第一方工作室,例如Polyphony Digital索尼电脑娱乐圣塔莫尼卡工作室(SIE Santa Monica Studio)、顽皮狗、游骑兵工作室(Guerrilla Games)等,相应工作室开发的游戏系列组成PlayStation主机上的部分代表性游戏,如《跑车浪漫旅》《战神》《神秘海域》《最后生还者》《地平线》等游戏系列。
(以上资料参考 [44] [83-85]

音乐

索尼音乐业务由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和索尼音乐发行公司负责。前者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展而成,开展艺人签约、唱片制作等业务 [86];后者由索雅音乐版权公司发展而成,负责音乐的出版发行 [87]。截至2024年3月,音乐业务销售收入为16190亿日元,约占2023财年总销售收入的12%,营业利润为3017亿日元 [81]

影视

索尼影视业务由索尼影视娱乐公司 (SPE)进行统筹,其业务涵盖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采购和发行;电视网络;数字内容的创作和发行;影片制片厂的运营;以及新娱乐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开发。电影集团制片机构包括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美国银幕宝石影片公司(Screen Gems)、美国三星影业(TriStar Pictures)、3000影业(3000 Pictures)、美国索尼动画电影公司(Sony Pictures Animation)、第六阶电影公司(Stage 6 Films)、福音电影公司(AFFIRM Films)、索尼国际制片(Sony Picture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美国索尼经典影视公司(Sony Pictures Classics) [88]。截至2024年3月,影视业务销售收入达14931亿日元,约占2023财年总销售收入的11%,营业利润为1177亿日元 [81]

娱乐、技术及服务

该业务涵盖索尼的五项产品和服务业务,即:消费电子产品、专业产品、智能手机、索尼奥林巴斯医疗解决方案、索尼网络通信 [82],最初由各索尼公司进行管理统筹。2021年4月1日,索尼电子公司、索尼影像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索尼家庭娱乐和音频产品公司和索尼移动公司合并为“索尼公司”,业务结构由此重组,形成统一管理体系。除以上公司被合并外,索尼全球机械加工与操作公司、索尼网络通信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等在治理结构上由“索尼公司”进行管理 [57] [89-90]。截至2024年3月,娱乐、技术及服务业务销售收入达24537亿日元,约占2023财年总销售收入的19%,营业利润为1874亿日元 [81]
名称
介绍
消费电子产品
Alpha 7R V 全画幅微单相机
该类产品面向家庭及个人消费者,具体分类为:
数码影像产品:微单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电影机/数码摄像机、储存卡、麦克风及相关产品配件
家庭影像产品:BRAVIA电视机、家庭影音系统、4K/2K播放器、家庭影院投影机
家庭音响产品:家庭影音系统、高保真音响组件、无线扬声器
音频产品:耳机、MP4/MP3播放器、无线扬声器、高解析度音频设备、数码录音棒
专业产品
HDC-F5500 摄像机系统
该类产品面向电视台、教育院校、酒店地产等企事业机构,通过产品支持提供现场制作、演播大厅、新闻报道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具体分类为:
专业摄像机:演播空和广播摄像机、数字电影摄像机、摄录一体机、PTZ 摄像机系列、可扩展系统遥控相机
音频:专业音频、麦克风阵列系统、专业扬声器
广播和制作:专业监视器、录像机和记录器、切换台和直播系统、专业记录媒体
医疗:监视器、录像机和存储、IP 成像平台、打印机和打印介质
专业显示:商用显示器、LED 显示屏、专业投影机、家庭影院投影机
存储和内容管理:使用光盘数据存储
智能手机
索尼 Xperia 5 V
索尼的智能手机业务始于2001年合资成立的索尼爱立信,在此期间索尼爱立信发行了多款翻盖式手机。随着2012年将索尼爱立信子公司化后,作为移动产品及通信业务发展,后被并入娱乐、技术及服务业务,智能手机品牌名为“Xperia”。
索尼奥林巴斯医疗解决方案
外科手术用内窥镜系统“VISERA ELITE III”
2013年,索尼与奥林巴斯合资成立“索尼奥林巴斯医疗解决方案公司”,主要负责外科医学、手术室和其他医疗领域方面的产品开发。2022年9月,由3家公司合作开发,支持4K、3D、IR观察等功能的外科手术用内窥镜系统“VISERA ELITE III”正式发售。
索尼网络通信
索尼网络通信
索尼网络通信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主要负责光纤宽带、移动虚拟专用网络、互联网/物联网解决方案等通信服务业务,此外对集成服务、智能办公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资料参考 [91-98]

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集团(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Group)成立于2015年,以搭载图像传感器为核心,发展包括微型显示器、各类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激光器等在内的设备解决方案业务 [99]。截至2024年3月,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达16027亿日元,约占2023财年总销售收入的12%,营业利润为1935亿日元 [81]

金融服务

索尼金融集团(Sony Financial Group)成立于2004年,负责对索尼相关子公司(人寿保险公司、非人寿保险公司、银行和其他公司)进行管理控制,从事保险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相关业务 [100]。截至2024年3月,金融业务销售收入达17700亿日元,约占2023财年总销售收入的13%,营业利润为1736亿日元 [81]

社会活动

播报
编辑

青少年教育

在“为了下一代”的口号下,索尼利用其产品、内容、技术、员工优势和合作伙伴关系,在世界各地开展社会贡献活动,并致力于通过支持儿童教育和在大规模灾难中提供紧急救援来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 [102]
索尼开展儿童好奇心培养教育计划“索尼CurioStep”,通过STEAM研习会等向娱乐领域延伸的科学活动,以及博物馆参观、科学竞赛等活动,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支持儿童成长与发展 [103]。在日本,推出“KANDO体验项目”来解决日本社会儿童教育不平等的问题 [104]。在中国,索尼于2013年创立了“梦想教室”项目,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提供兼具软硬件特色的“梦想教室” [105]
2017年,针对青年群体推出“绿色征程”索尼大学生环保营活动,面向高校环保社团,通过专业讲师培训指导、环保专家授课、环保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绘制绿地图等形式,对青年环保骨干进行系列培训 [106]
索尼在华企业员工志愿者在各地开展支教活动

儿童救灾基金

2016年,索尼和非政府组织救助儿童会共同创立了“儿童紧急灾难和恢复基金”,为突发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危机提供紧急支持,并为儿童提供中长期恢复支持 [107]
基金捐赠明细
时间
事件
基金捐款额
2024年1月
3800万日元
2023年10月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活动
561万日元(员工募捐+配对)
2023年10月
500万日元
2023年5月
2万美元(268万日元)
2023年3月
1万美元(136万日元)
2023年2月
3283万日元(包括员工募捐+匹配)
2022年12月
2万美元(277万日元)
2022年10月
1万美元(148万日元)
2022年9月
3万美元(415万日元)
2022年3月
对乌克兰及周边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
3577万日元(员工募捐+配对)
2021年12月
菲律宾台风
300万日元
2021年8月
500万日元
2021年1月
100万日元
2020年11月
越南菲律宾台风
400万日元
2020年8月
1380万日元
2020年1月
澳大利亚森林火灾
380万日元
2020年1月
印度尼西亚洪水
100万日元
2019年10月
1000万日元
2019年3月
非洲东南部热带气旋伊代
200万日元
2018年9月
300万日元
2018年8月
200万日元
2018年7月
300万日元
2018年7月
500万日元
2017年9月
500万日元
2017年7月
7月九州北部暴雨
200万日元
2016年4月
2500万日元
(以上资料参考 [107]

救灾捐款

时间
事件
捐款额
2024年4月
台湾东部地震
1.5亿日元
2024年1月
诺托半岛地震
约1.3亿日元
2023年10月
以色列和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
约3.19亿日元
2023年8月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的野火
20万美元(大约2900万日元)
2023年2月
叙利亚蒂尔基耶地震
约七千九百万日元
2022年12月
印度尼西亚地震
约21,500美元(约298万日元)
2022年3月
乌克兰和该地区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
约660万美元
2021年12月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台风
约445万日元
2021年7月
100万元人民币
2021年7月
欧洲洪水
约380万日元
2020年8月
约4030万日元
2020年1月
澳大利亚丛林大火
约520万日元
2019年10月
台风海贝思
约4500万日元
2018年12月
约130万日元
2018年9月
9·28印尼地震
约500万日元
2018年8月
印度洪灾
约2500万日元
2018年7月
7·5日本西部暴雨
3799万日元
2017年9月
9·19墨西哥地震
约2000万日元
2017年7月
7月九州北部暴雨
200万日元
2016年4月
4·14熊本地震
11000万日元
2015年4月
约3100万日元
2014年8月
约3500万日元
2013年11月
约5700万日元
2013年6月
印度洪水
约260万日元
2013年4月
约3200万日元
2012年10月
约10万美元
2012年2月
索马里抗旱难民援助
约500万日元
2011年11月
泰国洪水
约3200万日元
2011年3月
约20.2亿日元
2011年2月
约5万新西兰币
2010年10月
泰国洪水
约37000美元
2010年7月
巴基斯坦洪水
约115000美元
2010年4月
约1400万日元
2010年1月
约6700万日元
2009年9月
苏门答腊地震
约200万日元
2009年9月
菲律宾和越南的台风
约560万日元
2008年6月
约550万日元
2008年5月
约19000万日元
2008年5月
约2000万日元
2007年12月
孟加拉国旋风锡德
约500万日元
2006年5月
印度尼西亚爪哇地震
约2700万日元
2005年10月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震
约4千万日元
2005年8月
约19000万日元
2004年12月
苏门答腊地震
约21000万日元
2003年12月
伊朗巴姆地震
约15万美元
2003年10月
美国南加州森林火灾
约10万美元
2001年12月
阿富汗难民援助
约1亿日元
1999年10月
台湾地震
约3470万日元
1999年8月
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
约3150万日元
(以上资料参考 [108-109]

新冠肺炎援助基金

2020年,索尼在华企业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2月,宣布追加捐款至3000万日元,其中包括索尼公司通过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捐赠的1500万日元 [112]。截至2020年3月3日,索尼集团及在华企业捐赠大约4750万日元,帮助中国抗击疫情 [109]
2020年4月,索尼设立了1亿美元的“索尼全球新冠肺炎援助基金”,用于为“医疗”、“教育”和“创意产业社群”三个主要领域的人们提供援助 [110]。截至2022年4月,已向约5600个团体提供了总额约6500万美元的支援 [111]

荣誉记录

播报
编辑

企业排名

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
年份
排名
2008
第75名
2009
第81名
2010
第69名
2011
第73名
2012
第87名
2013
第94名
2014
第105名
2015
第116名
2016
第113名
2017
第105名
2018
第97名
2019
第116名
2020
第122名
2021
第88名
2022
第116名
2023
第140名
(以上资料参考 [113]
其他相关榜单
年份
评选机构
榜单
排名
2017
全球企业2000强
第449名
2018
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协会
美国实用新型专利授予机构300强
第18名
2020
福布斯
全球企业2000强
第58名
胡润世界500强
第96名
2021
福布斯
全球企业2000强
第35名
胡润百富
胡润世界500强
第105名
2022
福布斯
全球企业2000强
第56名
胡润百富
胡润世界500强
第142名
2023
福布斯
全球企业2000强
第57名
胡润百富
胡润世界500强
第169名
(以上资料参考 [3] [113-119]

品牌排名

年份
评选机构
榜单
排名
2005
世界品牌500强
第52名
2006
第53名
2007
第54名
2008
第54名
2009
第56名
2010
第53名
2011
第16名
2012
第66名
2013
第59名
2014
第94名
2015
第86名
2016
第97名
2017
第111名
2018
Interbrand
全球品牌百强榜
第56名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500强
第100名
2019
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
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
第144名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500强
第97名
电商消费3C数码品牌TOP 10
第10名
2020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500强
第84名
艾媒金榜
2020年5月中国十大智能电视品牌
第4名
2020Q1中国智能手环品牌
第15名
2020Q1中国十大智能音箱品牌
第5名
福布斯
全球品牌价值100强
第47名
2021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500强
第91名
2022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500强
第98名
2023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500强
第92名
(以上资料参考 [2] [4-8] [11-12] [120-137]

企业文化

播报
编辑
企业宗旨
用创意和科技的力量感动世界
价值观
梦想与好奇心、多样性、正直与真诚、可持续发展
(以上资料参考 [17]

企业事件

播报
编辑

遭受攻击

2014年12月9日,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在线商店周一遭受黑客攻击,导致两个多小时无法登陆。索尼尚未收到任何有关信息泄漏或被窃的报告。上个月索尼影视娱乐的计算机网络遭到攻击,有人怀疑是朝鲜黑客所为 [9]
从2014年圣诞平安夜开始,索尼公司的在线游戏平台PlayStation和微软的游戏平台Xbox就遭到黑客攻击。到2014年12月26日下午仍未恢复。黑客组织“蜥蜴小组”(Lizard Squad)宣称对此负责。 [10]

资料被盗

2011年4月25日消息,索尼PlayStation网络受到攻击,迫使公司重建网络。今天索尼透露说,黑客已经获得用户信息,可能包括信用卡号码。PlayStation网络共有7700万用户,4月27日网络再度遭攻击,索尼被迫关闭网络。
索尼已经通知PlayStation网络用户,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付费历史和生日)被一位“非法人士”获得。上周,该“非法人士”攻击索尼网络并导致服务中断。索尼用户信用卡号码可能也被掌握。
2011年5月6日,索尼CEO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首次就PlayStation网络入侵事件向公众道歉。同时,索尼发言人称,该公司将会向那些在此次事件中暴露个人信息的用户提供身份盗用监控服务。索尼表示此次计划只针对美国用户,同时它正在考虑为其他国家的PSN和Qriocity音乐服务用户提供类似的计划。但是,索尼并没有提到,个人信息同样被盗的索尼在线娱乐(Sony Online Entertainment)的用户是否也将会享受到类似的计划。

内存垄断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在10月中宣布对SRAM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先前已接获传票的厂商包括三星电子、柏士半导体(Cypress)、美光三菱电机。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要求索尼公司提供SRAM相关销售资讯,索尼公司表示公司将全面配合调查。

合并争议

2006年7月13日,位于卢森堡的欧盟初审法院推翻了欧盟2004年对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合并案的批准,使得索尼博德曼(SONY BMG)这家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面临被拆分的危险。欧盟初审法院在这项历史性判决中表示当时批准这笔并购的欧盟委员会仅仅对并购的后果进行了非常草率的检查,委员会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从法律上证明“并购前两者一起不存在主导市场的地位,而并购后亦不存在此种可能”。
欧盟法院的判决意味著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将重新向欧盟提交并购计划,而新的计划中将包括市场状况。欧盟委员会将重新审查日本索尼音乐和德国BMG的合并。

召回事件

2005年底,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DELL)公司,连续传出笔记型电脑爆炸意外,并引起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官方的调查。
2006年8月15日,戴尔公司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电子产业中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性电池召回通知”,召回范围包含约410万颗由索尼公司(Sony)制造的戴尔锂离子电池,在此之后,苹果电脑(Apple)、东芝(Toshiba)的Dynabook、联想(Lenovo)的IBM-ThinkPad、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夏普(Sharp)、捷威(Gatway)陆续宣布召回笔记型电脑电池。9月29日,索尼公司决定大规模启用“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回收在全球生产的笔记型电脑用锂电池,并提供免费更换新品的服务。
索尼表示召回的原因,是在极度罕见的情况下,相关的电池芯中有微小的金属屑会接触到电池芯的其它部位,从而产生短路。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电池组会断电。然而在某些极为罕见的条件下,这种内部短路会引发电池芯过热和可能的起火。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会因为不同电脑制造商使用的电脑系统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2006年10月19日,日本索尼公布“2006会计年度第1季财报”,由于受到“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冲击影响,财务长大根田 伸行(Nobuyuki Oneda)表示,全球可能总共需要召回960万颗Sony制笔记型电脑电池,将给公司带来大约510亿日元的损失,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00亿至300亿日元。
2016年2月29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已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召回部分进口的VAIO笔记本电脑用的电池组,生产日期为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型号为VGP-BPS26。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内地受影响的电池组数量为10617块。此次召回范围内的电池组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混入金属异物,在个别情况下存在过热导致烧坏隐患。

防拷软件

2005年十月,任职于Sysinternals的Mark Russinovich 揭露了索尼博德曼(Sony BMG)所销售的音乐CD,使用了一种称为rootkit黑客技术,在未知会使用者的情况下,安装数位版权管理软件(DRM)到使用者的电脑中。这套软件是由英国公司First 4 Internet所开发,称之为Extended Copy Protection(简称XPC)软件,一般使用者难以侦测与移除。在许多国家当中,这在未告知使用者径自安装软件是违法的行为,并且造成使用者系统的严重安全危害问题,同时影响使用者系统的效能。

CCD争议

自2004年后,开始索尼所生产的Cyber-Shot数码相机,2002~2003年之间推出的机型持续发生CCD感光元件自动故障问题,2005年10月5日索尼发布了因为一个关键的制程错误导致了除了索尼自身外,甚至采用Sony CCD感光元件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富士(Fujifilm)、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理光(Ricoh)、奥林巴斯(Olympus),需要回收上百种不同的数位影像商品。
此次故障原因之分析,一致指向连接CCD芯片和外框之焊接线发生老化导致脱落所造成,此问题约在使用者持续使用该器材一~二年之后才会逐一浮现。据了解此次存在缺陷的产品是由SONY半导体位于日本九州生产线所制造。两个主要的原因导致CCD缺陷的结果:一是该生产线调整了焊接线设备之设定,结果导致导线与电极的接合力度减小;另一个问题则是CCD表面玻璃封装黏合剂劣化,随著时间增长腐蚀了导线接合部位,进而造成CCD的故障。

产品质量

2005年10月,索尼提供的CCD摄像元件质量缺陷导致七大日系数码相机厂商出现质量问题,索尼需要为100多款产品提供免费维修的,并遭到合作厂商的集体索赔。当年12月,索尼6个型号数码相机因质量问题被浙江省工商局责令停止销售并立案调查。索尼就相机质量先后发表三次声明,虽然委婉地公开承认了产品不合格的事实,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但却以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为理由拒绝召回问题数码相机,只表示“如果用户希望退货,索尼(中国)也将给予办理”。
2006年,索尼的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聚焦于笔记本电池的问题、PS游戏机的兼容问题等。2008年,则主要集中于笔记本产品,例如主板、电池等。2009年后,涉及电视、相机等多个产品线。在315消费者维权网上,索尼的产品投诉也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否认破产

2013年8月18日夜间有网友发布央视新闻频道的“截图”,称索尼申请破产,截图显示,新闻主标题是《索尼公司申请破产》,副标题则是《索尼电子业务全线溃败》,正在播出的字幕为“索尼的帝国已经瓦解,产品毫无亮点”,该截图一发出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多数网友对此将信将疑。此图片实际上有很大漏洞,因为CCTV新闻从不会使用幼圆字体,后被证明是假图。
索尼中国通过官方微博对破产的新闻进行了否认,索尼表示,“索尼宣布破产”是谣言,八月初的季度财报显示索尼产品、业绩都表现出色,索尼还表示,“九月初柏林IFA大战,瞧好吧您呐”,这似乎也暗示索尼将在IFA上推出新品,实际上,此前就有消息称索尼将在IFA上推出全线笔记本新品以及智能手机新品,手机新品可能正是支持4K级视频录制的Honami,而关于笔记本新品还没有更多消息。

总部大楼出售

北京时间2013年3月16日消息,日本电子巨头索尼公司于当地时间周五完成了以11亿美元将美国总部大楼出售给以不动产开发商Chetrit Group为首投资团体的交易。
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SL Green Realty最早为这项交易提供了最高期限为三年的9.25亿美元全额贷款,而具体的数额则会根据索尼还会在这幢大厦中停留多久而定。然而,中国银行随后介入了索尼的这笔交易中,并同意以高级贷款的形式向其提供6亿美元债务融资。而在其余的3.25亿美元债务融资中,有1.75亿美元的初级贷款金额被SL Green Realty转让给了私募股权公司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旗下的执行债务基金,这一金额可能被提高至2.5亿美元。

变卖总部大楼

为了配合业务大重组,索尼正在变卖一些非核心资产和地产筹集资金。被转让者包括作为发家之地的东京御殿山地区的大楼。索尼这次转让的东京的地产中,包括了著名的总部NS大厦。转让的收入将达到150亿日元,约合1.47亿美元。
2014年3月7日,索尼达成交易,以161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位于东京的旧总部以及附近的一座大楼出售给住友不动产公司(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索尼称,该交易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4月至6月财季增加大约100亿日元营业利润。其出售的大楼此前是医疗业务与与消费产品无关的众多业务人员的办公地,1990年至2007年期间是索尼的总部。

出售PC业务

索尼表示,在包括全球PC产业的巨变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其决定“停止PC产品的计划、设计及开发”,出售PC业务以集中精力发展包括手机和平板在内的移动产品线。索尼已与JIP就有关出售该业务订立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展开尽职调查,并洽谈业务转让的详细条款及条件。索尼与JIP的交易将于7月底前完成,届时,JIP旗下的新公司将开始致力于在日本销售VAIO系列PC,该公司计划为该业务招募250到300名索尼员工。索尼将持有新公司5%的股份索尼同一天公布的财报显示,受出售笔记本电脑业务等影响,2013财年预计将出现1100亿日元(约11亿美元)亏损,这将是索尼连续两年出现经营赤字。

出售电子书

继出售PC业务后,索尼于2014年5月宣布关闭电子书业务卖,将其出售给加拿大电子阅读器制造商Kobo公司。2004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采用“e-ink”显示器的批量生产电子阅读器,开启了电子书时代,但由于由于内容生态落后,业务难以为继据科技媒体engadget报道,索尼正在进行业务移交,并宣布在英国,奥地利和德国,Kobo应用程序将被预装在索尼的Xperia智能手机和Reader设备上。世界各地的索尼电子书商店Reader Store也将陆续关闭。

违法处罚

2021年10月12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中“广告不得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条款,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罚款100万元。 [15]

中国裁员

2014年10月31日,索尼集团公布了201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集团高层公布了关于移动业务改革的措施,其中包括索尼移动公司将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移动业务规模,即将实施的、涉及全球1000名员工的裁员计划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700-800人)。与此同时,索尼移动将停止针对中国市场特定手机型号的开发,但会考虑提供全制式的型号。11月4日,面对即将到来的裁员,数十名索尼移动公司员工在北京索尼移动通信大厦前拉横幅进行抗议,要求公司“公开透明”,但索尼官方否认了“暴力裁员”的说法。随后,索尼方面回复媒体,目前补偿方案还未最后确定,但最终方案一定会优于法律规定标准。

起诉

2022年8月,英国消费者权益倡导者Alex Neill代表900万消费者对索尼PlayStation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以高价游戏和游戏内购“欺骗人们”,要求其赔偿50亿英镑(403亿元人民币)。 [14]

微博账号禁言

2023年1月,认证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的账号@索尼中国被禁言,被禁言的具体原因,微博方面暂未给予说明,索尼中国账号页面则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在被禁言前的数个小时,索尼中国仍持续更新动态。 [15]

索尼旗下Bungie工作室裁员

2023年10月,据知情人士透露,索尼旗下游戏工作室Bungie解雇了一批员工,具体人数不详。知情人士称,该工作室刚刚将《命运 2》资料片《The Final Shape》的发布时间从2024年2月份推迟到了6月,而Bungie的下一款游戏《Marathon》则推迟到了2025年。索尼于2022年初以 36 亿美元收购了Bungie。索尼的游戏业务部门PlayStation今年以来已多次裁员,部门主管Jim Ryan也表示将于2024年3月退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