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開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 - 鍾雲霓醫師
鍾雲霓醫師 鍾雲霓醫師
手術後常見的症狀
術後疼痛
疼痛程度因人而異。與術後線材造成異物感,或糞便通過傷口時造成的拉扯疼痛感有關,傳統手術後疼痛最長大約持續30-60天;微創痔瘡手術不但疼痛較傳統手術減半,且術後的排便後疼痛大約7-10天,且服用止痛藥幾乎皆可緩解。

術後傷口感染
不常見,感染與膿瘍形成比例小於5%。
微創痔瘡手術後即可正常排便,糞便通過時可能會與線頭和傷口摩擦,但只要如廁後以溫水沖洗,定時服藥及使用抗菌藥膏,不至於擔心感染問題。
術後一個月盡量不要熬夜或過度操勞,因為感染多半和免疫力有關,在較疲憊、熬夜的情況下,較容易出現感染問題。術後若遠行至東南亞或對岸等水質、飲食或菌種和台灣本島不一樣的地區,也可能會增加一點點感染風險,所以我們會視情況讓病人延長服用抗生素約兩週。

一般若發生感染會出現在術後18天左右,傷口大致上已恢復,早不該疼痛不適,卻突然在肛門旁單點上感覺越來越痛,有種長痘痘的脹痛感,此時便很可能是感染,得盡速與醫療院所聯絡。

術後傷口出血
大出血比例小於 0.5%,和個人傷口恢復力快慢有關;少數出血量大時,需要重返手術室做檢查,或加以縫補。

少數病人可能因為免疫力不佳、傷口癒合慢,合併特異拉扯傷,所以安排手術時,請務必避開最忙碌的人生階段,例如:會計師請避開會計年度、老師請避開期中期末,以維持正常恢復力。

另外,術後7-10多天,腫脹期帶來的侷限感和異物感,若加上患者便秘情況,蹲坐在馬桶上太刻意將便意排除,未完全脫落的縫線與新生組織拉扯,便可能摩擦滲血。所以必要時請適時服用軟便劑,以免橫生枝節。

一旦出現術後排便後拉扯傷出血,接下幾天請特別注意,並和醫療團隊保持聯繫。:

1.軟便劑先不要急著加強(如:sennoside),以免突然轉變為腹瀉、更傷傷口;若現在是mgO2# 每天2次,請加到每天3-4次;必要時可先早、中、晚餐前5:00吃,晚餐後在考慮8:00再追加一次。目的是讓大便軟和稀,通過時減少磨擦和拉扯,讓傷口長好。

2.請採用少渣飲食,吃嫩葉不吃菜梗,多吃香蕉、奇異果、火龍果;補充仙草、愛玉、果凍、布丁...等晶凍狀水,讓大便濕軟、通過肛門時減少磨擦和拉扯,給傷處時間長好。

3.排便後出血時,請盡快躺平休息,減少傷處一直腫脹拉扯,幫助傷口癒合

這裡也要特別提醒您,若有抽菸或抽電子菸習慣,請務必戒菸或減量。文獻顯示,即便是戒菸三至五年,局部循環和血管彈性也尚未恢復成一般人的狀態。香菸內的複雜組成會破壞血管壁、使傷口恢復不良;一旦傷口長不起來,出血和感染的比率也會大幅上升,不可不慎。

組織腫脹
術後組織腫脹依個人體質不同,可能會持續幾週,但腫脹期間並不會感覺疼痛,腫脹情況會隨時間漸漸改善,適時搭配溫水坐浴、幫助循環可協助消腫。

肛門的質地很像嘴唇,外是細皮,內是易腫的黏膜。如果您今天是跟人打架打到嘴唇鈍挫傷,嘴唇肯定腫得像香腸;而我們今天是動肛門手術,術後又得經過排便衝擊,這麼一想,腫脹突出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被打成香腸嘴時,你不會預期自己一輩子都腫這個樣子;同理可證,術後腫豬頭時,您也不必擔心自己一直腫成這樣。會退的!退腫高峰於術後10天上下,14天左右開始明顯消退。

短期糞便沾染、屁股擦不乾淨
傷口恢復期因組織腫脹,造成肛門暫時性閉合障礙,這種情形近似於打架後嘴唇被打腫了,閉不完全所以滲漏口水;雖不多見,且會隨著組織消腫而完全改善。

術後短暫解尿困難、尿滯留
發生率大約0.1%,發生時可能需要以藥物,或單次導尿來治療。
術後1-3天內的尿滯留,容易發生在男性病人身上,尤其是中年以後的男性攝護腺若稍肥大,更易發生;主要由於男性尿道比較長,倘若痔瘡很大,術後周邊組織因恢復期腫脹、無法放鬆而牽連尿道。
這時可以先試著頻繁坐浴溫水、幫助消腫,也可能請泌尿科醫師評估,開立暫時放鬆尿道的藥物。
 
 
晚期恢復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少數併發症
肛門狹窄
較會發生在傳統手術病人身上。非常少數的病人體質特殊、因術後疤痕組織增生而可能造成肛門狹窄,若發生時,可以漸漸擴肛的方式改善,或以手術再做小規模修整。

術後疤痕、贅皮增生
有些病人的體質對可吸收縫線有排斥反應,而造成縫線處贅生小肉芽組織;也可能在糞便摩擦、拉扯後生成疤痕,所以就算手術傷口再細緻、平整,在恢復期拉扯摩擦之下,還是很可能激發疤痕與肉芽生成,造成外觀上的不平整。所幸肛門的疤痕生成率雖不低,疤痕重塑性卻也很大,大部分疤痕都會隨時間漸漸平整,不會造成病人的問題。

一旦有疤痕增生問題,我們一般會陪伴病人等待8-12個月,原因是,增生疤痕之處若太早進行修整,很可能因為中心點還有旺盛的疤痕反應而在修疤後立刻再長疤;一般疤痕處等待將近一年、褪成贅皮形式時,才是最適合修整的時機。

修整疤痕相對是小事,有時敷個麻膏、用極細的針劑打一點點局部麻藥,就能邊聊天邊修美,也像點痣一樣,沒有甚麼恢復期的顧慮。所以若真的很在意,我們定能盡力協助你。
 
這裡也要強調,痔瘡手術的目的不在讓肛門外觀變得多完美,沒有痔瘡不適症狀,只單純為了肛門美觀而來的病人,也很可能因為體質問題、增生疤痕而無法達到完美效果,若無法接受,不建議接受手術。

如您或家人有疑似症狀,歡迎預約諮詢鍾醫師,我們提供一對一親切隱私的服務。

預約諮詢

痔瘡復發
一般手術後8-10年復發率約5%以下。
然而,痔瘡產生和飲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若不改善飲食排便習慣,將提高術後復發率;倘若病人有慢性病、抽菸習慣或排便習慣不良,將提高復發機率。

有的病人會擔心再懷孕增高復發率,事實上經我們微創痔瘡手術後、再經產的病人,復發率還是不高,有信心禁得起考驗。

肛裂
術後新生的黏膜細緻柔嫩,術後3-6個月盡量避免大便乾硬,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肛裂,自己嚇自己。大多數的肛裂2週以內可自行復原。

因便祕反而輕微糞便滲漏
因術後疼痛、不敢解便而造成糞便堆積於大腸內。
硬大便卡住肛門,而使得高壓力的糞水從旁邊縫隙滲漏。術後服用糞便膨鬆劑、糞便軟化劑會有助於情況改善,無法改善時得暫時藉由肛門指診將阻塞的乾硬便排除。

延遲性傷口出血
大約發生於術後7-16天,發生率小於2%。可能與術後痔瘡血管新生的過程有關。多半在使用塞劑和藥膏的情形下可自行痊癒。

術後可以吃甚麼?
蛋白質、VitC、VitB12
術後是傷口修復的重要時期,一般原則是著重蛋白質的攝取;飲食上沒有絕對禁忌,能攝取魚湯、肉湯等新鮮蛋白質,都能幫助傷口鍵結;適時補充維他命C、維他命B12,可以幫助纖維母細胞、結締組織,及黏膜屏障修復。
 
腸道攝取為重點
如果怕術後糞便量太多,可以從粥和湯開始,多充湯湯水水,避免糞便乾硬;之後再漸漸進階補充奶蛋魚肉豆蔬果。有些病人很期待能從點滴多給予的營養,但文獻證明能自行攝食,經由腸胃道吸收還是最理想的營養攝取方式。
 
營養補充品
如果真的想幫助傷口再長快一點,可以補充富含Glutamine(麩醯胺酸)的營養品,可幫助修復黏膜、降低細菌遊走的機率,一般新鮮牛、雞、豬肉中,和優格、乳製品中,富含這項營養;補充Arginine(精氨酸)補充品,可改善免疫力,協助掌管免疫的T細胞更加活化,一般核果、豆類、花生、魚蝦、雞胸肉、豬肉中有這些營養。
 
益生菌
術後投以抗生素可預防傷口感染,但同時也會殺死腸道內益生菌。
有些病人術後排便習慣會跟術前不同,就跟抗生素改變腸道菌種有關。但只要飲食維持適當纖維,必要時補充益生菌,就能恢復常態。
 

術後可以用甚麼?

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長因子,是人類最早發現的生長因子之一。它是一種訊號物質,細胞表面的接受器一旦接收到它,就會啟動機制,促進DNA合成和細胞增生,也因此能促進術後傷口癒合。

這類噴劑或敷料,使用在傷口尚未癒合時效果最好,傷口癒合、長出上皮之後,生長因子的角色就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對剛擦傷的傷口、損傷的皮膚或黏膜,如:嘴破;術後或醫美光療後等待癒合的部位,使用生長因子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