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是張復童年時代的一個象徵符號,或者,是屬於他個人童年的時代坐標,其實那被叫做「高塔」的建築物並不如何高聳,只不過旁邊是低窪的魚塘才顯現出它的高大,對此我不禁開始好奇為何張復的童年記憶不是彈弓、陀螺……等小孩子的玩具,而是一個黝黑的建築物。

  小說中高塔的地位就像是中古時代莊園中的教堂,是小孩子們的「信仰中心」,也許所謂的「信仰中心」並不只一個,為何張復要特別提到它一定是別具意義的,由高塔做為中心而輻散出的記憶有張阿錢、張阿錢的兔唇媽媽、嘻嘻鬧鬧的童年玩伴、高塔上晾曬衣服的女人……,從書中敘述的故事讓我意識到在高塔附近發生的故事並不完全是歡樂的、充滿笑聲的,它反而帶了點陰鬱的色彩,從張阿錢腦袋不太清楚的兔唇媽媽「請客」事件、張阿錢逃學事件……不難看出,為什麼張阿錢這個小作者三歲的平凡女孩在本篇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覺得她是作者有意的投射,雖然張阿錢在作者的孩提時代只出現過那麼幾次,但作者童年時代的記憶是模糊的,他只能藉由高塔這個坐標開始想起,然後想起居住其中的人物、事件,藉由張阿錢,我認為作者要懷念的比較是李心潔這位同學,張阿錢中途輟學和李心潔後來失去聯絡相呼應,張阿錢當時有點艱難的生活環境也多少和李心潔後來遭遇的不幸能做連結。小說中採用的是現時與過去對話的方法,從人物中的對話可看出作者童年時代的玩伴們多數已凋零了,人物的凋零相對地將童年的歡笑渲成了陰鬱的色調,渲成和高塔一樣黝黑的顏色,高塔旁邊或許不只是有魚塘而已,魚塘也許象徵著童年相對平淡、平靜的生活,只有高塔能刺得他心裡隱隱作痛,它是個由現實連結而成的憂鬱符碼,以致於它在作者的心中一直是那樣黝黑、孤獨地站立在一片平坦低窪的魚塘之中。

  問我是否有和作者一樣「高塔」的童年意象,答案目前是還沒有,作者寫此書的用意是來追憶一些逝去不返的記憶,包含地貌上的更新、人物上的凋零、價值觀上的改易……,我想高塔這個符碼是要有深厚的情緒才能在心中堆積成層的回憶(不管是好是壞)中被揀選出來,高塔連結雖然是沉鬱的回憶,但高塔能做為作者連結過去的坐標,我覺得他是幸運的。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看到流動的水想到時間的變易不居,他對過去的追溯就像是水綿延千里,有根據也有源頭,張復不若夫子理性,但他找到一個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建築物做為和過去的連結,並讓想像力盡情奔馳,也是其高明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大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