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你還在回醫院領你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用藥嗎?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不會吧!你還在回醫院領你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用藥嗎?

不會吧!你還在回醫院領你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用藥嗎?
Photo Credit: Taki Steve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從民國84年起健保局實施「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已經20餘年了。此處方的設立可以讓病情穩定的患者不需為了拿藥,舟車勞頓,花費等待的時間至原處方醫院拿藥。然而即使健保局20年來持續宣導,全台卻還有7成上下的患者仍持處方箋至原醫院領藥。

文:蘇軒醫師(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理事長)

你在哪領取你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用藥?

天啊!該不會還在醫院領吧!?

自從民國84年(1995年)起健保局實施「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已經20餘年了。此處方的設立可以讓病情穩定的患者不需為了拿藥,舟車勞頓,花費等待的時間至原處方醫院拿藥。只需憑處方箋就能至家裡附近的社區藥局拿處方箋,而且跟醫院開的藥是完全一樣的。

然而2014年都會型醫院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釋出率平均值僅28.19%。山地離島偏遠醫院(含金門、苗栗、彰化、南投、嘉義、朴子、新營、旗山、恆春旅遊、澎湖、台東、花蓮、屏東醫院)2014年釋出率平均值更只有22.76%。

健保局經過20年的宣導,全台還有7成上下的患者仍然持處方箋至原醫院領藥,只有20-30%的患者至社區藥局領藥(註1)。在現況是「領的藥目前幾乎是完全一樣」的狀態下,只有20-30%患者至社區藥局領藥,筆者真的覺得匪夷所思。

以醫師的角度,穩定的慢性病患者,3個月回診一次已經非常足夠了。以病人的角度,每個月在社區藥局領與原先一模一樣的藥,還能獲得即時詳細的衛教說明,這樣子的基層醫療照顧已經十分完備,然而全台只有20-30%患者享受這種基層服務,其中的問題值得大家探討。

你為何要至大醫院領你的處方箋呢?

首先請問各位鄉親,你為何要至大醫院領你的處方箋呢?

「醫院的藥比較好?」

「在醫院領藥比較心安?」

「沒有在醫院領,下次掛號掛不進來?」

「外面藥局沒有醫院開的藥?」

「每次去藥局都要我隔天再來拿藥,不即時?」

每一張處方箋的每顆藥都有一個健保代碼,藥師必須憑這個健保代碼調劑處方,不然無法跟健保局申請健保費。問題來了,這個健保代碼是以藥物「商品名」設計的,同成份的學名藥,不同藥廠的藥,商品名不一樣,健保代碼不同。也就是說,醫院開的藥拿至藥局去領,藥局為了要能申報健保費,只能調劑完全相同的藥物,因此幾乎不會有醫院領A藥,藥局領B藥的狀況。

再者,醫院領藥櫃檯工作量繁重,即使是「藥來速」的櫃台也須等上5-10分鐘,這還不含開車、坐捷運、繳停車費、兒女請假陪同的成本。去家裡附近的藥局走路就搞定。在大醫院很少有藥師能好好跟患者指導用藥知識超過20分鐘的,在社區藥局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讓民眾了解個人化的用藥安全與須知,而且能建立「家庭藥師」的概念,為每個社區的居民把關健康。

各種好用的工具

以醫療科技整合的概念下,藉由手機網路,在家隔壁領藥會變得更加輕鬆。

1
Photo Credit:問8
衛生福利部食藥署有開放一個App「領藥快易通」(註2)。可讓民眾在手機上跟社區藥局預約領藥,等預約完成藥局配好藥,再由手機通知患者至社區藥局領藥,方便快捷。可惜是介面設計複雜上手不易。

也有軟體公司開發類似的軟體如「RefiO社區藥局領藥App」(註3),介面比較簡潔,全台合作藥局也多。能快速預約領藥,甚至提供專業藥師到府配藥。

2
Photo Credit:問8
RefiO 社區藥局領藥。

個體藥局也有提供類似的服務可見新一代的藥師也在關注這個趨勢,比如竹南的瑞士藥局(註4)就有自家開發的App提供附近民眾使用。

3
Photo Credit:問8
瑞士藥局。

推廣結合科技與基層醫療照顧的服務,是「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的要務,慢性病處方箋的領藥習慣,是可以靠科技來提升品質,改善民眾的不便。類似的整合服務在其他產業已經做得很好,比如說高鐵訂票系統,已經能在手機上訂票付款,而且能夠直接用手機上的票據條碼進站,完全不用至高鐵站取實體票,節省旅客約30分鐘提早到站的時間。如果你還在現場排隊買票,那你的時間還真的是浪費了,應該把時間留給自己與家人,不是浪費在排隊等車的上面。

回顧2014年的報告,只有20-30%的民眾把握住了自己的時間生命,沒有浪費在繁瑣的領藥過程中,至社區藥局領藥。現在還能靠科技、手機,讓社區藥局領藥更加便捷。你還要去醫院領你的處方嗎?

(註1)公部門醫院藥師談臺灣醫藥分業
(註2)食藥署開發「領藥快易通」 預約領藥免排隊
(註3)Refio官網
(註4)瑞士藥師藥局

本文經問8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