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eho 提供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炎炎夏日,活動消耗量大,使得水份減少,血液變得較為黏稠,而容易產生血栓問題。

但你知道身體缺水,並不一定只透過「口渴」來傳達訊號,其實還有其他症狀來通知我們缺水嗎?

(責任編輯:張嘉芬)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許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有血栓問題,血栓其實就是凝結的血塊,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中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過去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有這樣問題,其實年輕族群也越來越多,而且會發生的其中一個關鍵「沒有做好補充水分」。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與醫學指南,身體缺水會導致血液增稠,增加血液凝塊的風險。只是人體本來就有調節功能,但當到了夏天,活動量消耗量又較大,使得身體中的水分減少,進而產生血液黏稠,加速血球老化,嚴重時容易形血血栓,引發其他併發症。

只是身體水分不足時,不一定是靠口渴傳達缺水訊息,而是透過各種症狀來提醒我們「身體缺水」。

1.上廁所頻率減少

水攝取夠頻繁排尿是必然結果,保持身體水份充足,胱儲平均可以儲存 200-400 CC 尿量就會想上廁所,換算下來,在 24 小時內大約排尿 6-7 次,算是正常的次數。但如果少於這個次數可能就要注意,是不是水分攝取不足。

2.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研究發現,只要失去體重 0.72% 的水分,會影響記憶與情緒。其中將 101 位受試者,分別安置在30℃ 的室內 4 個小時,分別測試相對應的情緒、記憶力。

結果發現,沒喝水的受試者流失體重 0.22% 的水分,活力度變低,也更容易焦慮、心情低落。其實從過去英國研究也發現,學齡兒童僅補充少量的水(25 ml),能提升視覺搜尋能力及專注力。如果大腦能獲得充足的水分,腦部就能擁有更多的能量,強化腦部,提高記憶功能。

不能等到口渴再補充水分。圖片來源:Heho 提供

3.體味味道增加

人體的汗本來就帶有鹽分,但當身體水分足夠,汗水中的鹽分自然較少,因此排出來的味道相對較淡。但當身體水分不足時,鹽分的濃度會提高,加重身體發出體味。

4.睡眠品質不佳

一份刊登在《睡眠雜誌》的研究發現,如果睡眠不足,在隔天起床感覺到不舒服或疲倦,就應該要多喝水。因為身體缺水是造成淺眠、睡睡醒醒的原因之一,因此睡前可以喝少許水、花茶或稀釋過的果汁。 因為人在睡眠中,水分依然會代謝蒸發,當身體水分不足時,代謝率會下降,並且會讓人燥熱,影響睡眠品質。

5、氣喘與過敏症頻繁發作

當身體缺水時,免疫系統會產生大量的組織胺,使身體發出乾渴的訊號,並重新調節體內的水分供需;一旦組織胺進入肺部,小支氣管會痙攣收縮異常,此時呼吸道就會變窄,使得空氣無法順暢進出,而引發呼吸困難或氣喘等現象。 此外,臨床醫學研究發現,大量喝水有助於改善過敏症狀。這說明身體長期缺水是導致過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適度喝水一天至少 2,000 cc

面對水分不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喝足夠的水,一天至少要喝 2,000 到 2,500 cc 的水,血壓偏高者一天則要喝 2,500~3,000 cc,但如果是腎臟病病患的水分攝取則要有所控制。 喝水時建議以純水為主,一天 2,000 c.c.的水要分多次喝,建議最好的喝水時間在早上起床後,幫助排除夜間積留在體內的毒素入夜後身體循環變慢,就要減少水分攝取。

想看更多「健康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中暑還分「陽暑」、「陰暑」?中醫師教你分辨你是哪一種,對症消暑更有效

每天 1 杯含糖飲料心血管風險增 20%!研究調查 10 萬人:天然果汁更危險

除了曬黑、皮膚癌,紫外線也有益處!日本骨科名醫教你每天「怎麼曬太陽」護骨骼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天熱水喝太少「血液濃稠」易血栓!身體 5 大缺水徵兆快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