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的秘密!「吃死自己」的學問 - 書房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大胃王的秘密!「吃死自己」的學問

大胃王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塑造的?圖/freepik
大胃王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塑造的?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到底是食量大的人天生就有順應性很強的胃,或是胃在他們積年累月拉撐下改變了(如同某些種族的三倍唇盤)?他們是一開始就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還是習慣性忽視大腦的訊號?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這就意指:愈常飲食過量,就會愈來愈飲食過量。

很湊巧,我朋友認識丹馬克(Eric Denmark,美國排名第七的大胃王),所以幫我們安排見面。(他們是透過dLifeTV劇組認識的,這是介紹糖尿病人生活的電視節目。油炸麵包大胃王比賽的紀錄保持人竟然患有糖尿病,這也算是職業大胃王比賽的另一大謎團。)我問丹馬克,成功的饕客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塑造的?似乎兩者皆是。

丹馬克記得小時候去麥當勞,他一人就把一盒二十塊炸雞的家庭餐吃光。不過,梅茲根據與X食者聊天時的印象,認為先天因素勝過後天因素。「這是身體結構的問題,」他告訴我:「他們的胃在休息時並不比常人的大多少,但是它們盡可能鬆弛的能力卻令人難以置信。胃就是一直擴張、擴張、再擴張。」

儘管丹馬克也同意梅茲的說法,認同基因比較重要(因為他說:「很少有人可以吃六十份熱狗,不管他們多麼努力」),但是他認為天生具有彈性的胃只是基礎,只是起步點,要成為專業的話,還需要日常的練習與訓練。「我覺得,」他告訴我:「這和你有多想讓身體超越你從未想過的程度比較有關。」儘管丹馬克天賦異稟,但他並未旗開得勝。

第一次參加比賽時,他只吃下不到三磅的食物,而第一名吃了六磅。(敘述這段經歷時,丹馬克根本沒提到是什麼食物。哪一種食物似乎無關緊要,反正三、四分鐘之後味覺就疲乏了;過了那個階段,任何東西都差不多一樣令人反胃。)

我問丹馬克為何身體的安全機制沒有發揮作用,尤其是嘔吐。事實上,的確有。「這聽起來很噁心,」他說:「妳知道的嘛,就是把吐出來的東西吞下去,然後繼續吃。」大胃王大聯盟評審把嘔吐定義為某瞬間有食物從嘴巴「跑出來」,而不是從胃裡「往上跑」。「就像馬路上有減速板,你還是照樣開過去,只是心理作用啦。」沒錯。

大胃王參賽者都遵循一種調節飲食法,最便宜且最不會發胖的訓練食材就是水。丹馬克一次能喝下大約兩加侖(約七.五公升)的水。剛開始進入職業生涯時,他連一加侖(約三.七公升)都喝不下。做為參考(也是警告)點,要記得基艾貝格用死屍的胃做實驗時,「一加侖」就是胃開始破裂的時候。這樣的訓練有部分是心理訓練,除了把胃撐大,灌水也可以讓參賽者適應特別飽脹的感覺。

梅茲有個理論,但尚未證實,灌水或許可以用來治療消化不良—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會胃痛,儘管他們看起來很健康。二○○七年某研究顯示,和健康、無消化不良症狀的志願對照組相比,消化不良的患者只要喝相當少量的水,就有飽脹感。這些人能否參考職業大胃王的經驗,藉由對胃的調理,逐步訓練讓自己能舒服的吃多一點?「我認為這應該值得一試。」梅茲說。

另外,支持漸進撐胃理論的,還有來自吃東西的另一端:挨餓。名為馬考斯基(Markowski)的外科醫生指揮官在一九四七年《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一篇論文中提到,他曾治療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囚,戰囚為了獲得足夠的熱量和營養,必須吃下大量品質低劣的食物才能生存,這導致他們的胃撐大。他推測,長期將胃撐大,可能會使胃變得虛弱,這可以解釋為何他們有時只不過吃了相當少的一餐,胃就會破裂。

如果真的是這樣,想必大胃王參賽者的胃也應該會破裂,然而並沒有。我本來以為那些戰囚的胃已萎縮才導致破裂。關於這點,我問過梅茲,他對人們少吃幾餐或少吃一點,胃就會萎縮的見解,並不同意。他說,當人們說他們少吃一點之後很容易就飽了,是因為食量變小;而且刺激荷爾蒙及製造酵素的反饋迴路也罷工了。

讓我驚訝的是:胃容量大的人不見得會肥胖。《肥胖外科手術》(Obesity Surgery )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病態肥胖的人和非肥胖對照組的研究對象相比,胃的大小並沒有顯著差異。人的體重取決於荷爾蒙、新陳代謝、熱量消耗及熱量燃燒,而不是胃的容量。除了比賽之外,丹馬克堅持不吃過量,即使他從沒覺得吃飽過。他指出,吃飽停下來不管要花多大意志力,要繼續不停的吃,需要的意志力更大。

更讓人驚訝的是,醫學文獻上找不到任何大胃王胃部破裂的案例報告。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一開始的L先生和我的原點。大體說來,並不是吃了多少東西會讓你沒命,而是你吃的是什麼—尤其你吃的是整整十打、裝在乳膠套裡的古柯鹼。我們等一下就來看看。

下一篇:貓狗天生不吃穀類 寵物乾糧背後真相

(本文摘自瑪莉.羅曲著《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天下文化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