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理財教室》想用保單節稅嗎?常被追稅的8種NG保單規劃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50,960

CFP理財教室》想用保單節稅嗎?常被追稅的8種NG保單規劃

在家庭財富的傳承上,許多人會用到的理財工具是「保單」,尤其聽到3,330萬元的保險死亡給付可以免課遺產稅時,就會開始盤算用保單規畫來替子女省遺產稅。但實際狀況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沒注意到一些國稅局查稅的參考特徵,很可能事與願違、最後被國稅局通知補繳稅款。

保險死亡給付不是一定可以免稅,先懂國稅局怎麼想

與保單相關的稅負有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和最低稅負。而上述的3,300萬的規定,就是在最低稅負制裡面。雖然保險法112條與遺贈稅法16條之9,都有規定「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死亡給付不納入遺產總額」,但實務上,國稅局還是會依照稅捐稽徵法第12-1條,俗稱的「實質課稅原則」來判斷:你的保單,是真的利用保險來保障生活經濟?還是規避租稅來獲得租稅利益?

經常發生的案例是,長輩在考慮財產傳承問題時,會利用保單、指定子女或孫輩當保險受益人,期待所支付出去的保費、未來的保險給付,可以免繳遺產稅。但實務上,國稅局會從租稅公平和是否符合經濟利益與事實等角度,依照「實質課稅原則」,來對個案檢視保險給付要不要課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易被國稅局盯上的8種保單規畫

那大家一定會疑惑,國稅局所依照的「實質課稅原則」到底是什麼?我們買保險的時候要怎麼注意呢?針對這一點,在規劃保單時首先必須了解的是,國稅局所依據的「實質課稅原則」,如果認定你買的保單符合以下這8個特徵,保險給付還是會被課稅的:

1.重病投保

2.躉繳投保(亦即保費一次繳清)

3.舉債投保

4.高齡投保

5.短期投保

6.鉅額投保

7.密集投保

8.保險給付相當於已繳保險費(此舉違反保險本意)

(詳見表1)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其中除了躉繳投保與舉債投保兩項是可明確認定之外,其餘各項國稅局會依個案狀況認定,並沒有標準的數字可以參考。譬如高齡投保是80歲?還是70歲?鉅額投保是1億以上?還是2,500萬?在過去的案例裡面,上述狀況全都被依法補稅了。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投保保單犯了上述8種特徵中的一項以上時,即使不服國稅局處置而向財政部申請訴願,最後想要如願不繳稅的機率都非常的低。

表1 . 易被國稅局盯上的8種保單規畫特徵
特徵 案例
1.重病投保 中風、罹癌、帕金森氏症…等
2.躉繳投保 保額1,000萬,躉繳1,115萬保費
3.舉債投保 躉繳保費2,308萬,其中26%是跟銀行貸款
4.高齡投保 投保時年齡73歲
5.短期投保 死亡前2年半投保
6.鉅額投保 躉繳保費2,575萬,身故理賠2,451萬
7.密集投保 一年內投保10張年金保險、各達1,075萬
8.保險給付相當已繳保險費 躉繳保費1,200萬,保險給付1,285萬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明顯想透過保單避稅、被追稅機率高

除此之外,國稅局在查核時,還會去調閱繼承相關人等的所得,與財產的資料來當作參考。舉個曾經發生的實際案例來參考:爺爺75歲時,買了4張保單,保費合計約5,900萬元;規劃在身故後,將保險給付合計約6200萬,分配給4個孫子(受益人)。9年後,爺爺身故辦理繼承時(遺產總額約140億),國稅局認定,保險給付要納入遺產總額計稅。除了高齡投保外,這家人被追稅主要的理由是:

1.受益人的父母親,屬於高所得,且擁有相當的財產。

2.受益人不因被繼承人(爺爺)身故,而失去經濟來源,生活陷入困境之虞。

3.認定爺爺是把生前鉅額現金財產,以躉繳保費方式,化成「保險給付」之型態,規避稅負。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除了所提到的8個參考特徵,會被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追稅外,如果當時購買保單的目的就是為了轉化「現金資產」進入保險、進而想要規避日後被課遺產稅的話,這樣就不符原本法條設計保險給付免稅的理念(為保障受益人生活經濟的目的),當然被追稅的機率就非常高了。未來如果你也有想要透過保單規畫來做家族財富傳承時,這些都是要注意的重要「眉角」。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本文作者為理財規劃專家、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台灣理財規劃產業促進會(www.cfp-tfpa.org)成員)

<本文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文章關鍵字 #保單 #節稅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