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自由化 變相減息 

利率自由化 變相減息

21/08/2019
利率自由化 變相減息

摘要

【鍾秀霞】人民幣離岸和在岸價近期跌破7算的紅線,美國更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市場測忖,在中美貿易戰升溫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會否持續以貶值匯率來保住經濟增長。

人民幣離岸和在岸價近期跌破7算的紅線,美國更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市場測忖,在中美貿易戰升溫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會否持續以貶值匯率來保住經濟增長。

外匯反映的是國力的強弱,雖然美國聯儲局減息,但中國經濟正在面對增長放緩及貿易戰的打擊,人民幣因而步步轉弱。事實上,近期有不少亞洲國家的央行已經陸續減息,中國也未有跟隨。

人民銀行未必主動減息

筆者相信,中國人民銀行未必會主動減息,但很可能會利用利率市場化來增強貨幣政策的效果,例如推出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LPR)形成機制,並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8月20日起每月公布由18家商業銀行通過市場報價產生的LPR。

何謂利率市場化?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多年前香港的按揭市場仍然盛行P按(Prime rate,即最優惠利率),只有當P按上落時,才會影響到按揭利率。後來H按(Hibor rate)漸漸流行,反映的是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如果貸款的需求增加,利率便會向上;相反當需求轉弱,利率自然向下,按揭利率從此便較為浮動。

中國的貨幣政策,目前也朝這個方向邁進,在如今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利率下調,將會是受到市場力量所左右,而不是政府干預的結果。

銀行的存款利率沒有變動,而貸款利率卻有可能下調,便有可能削弱中國銀行業的淨息差收入。同時,美元兌人民幣走強,一些借入了大量美元計價債務的企業,將會面對還款成本增加的壓力,首當其衝的是內地房地產企業。 

外資須計入匯率因素

人民幣轉弱,對股市也會帶來一些影響。假設一家在A股上市的中資企業,以人民幣計價的話,其盈利增長達20%,可是折算回美元之後可能只是15%增長,對外資而言必須計入此因素。而對在本港上市的H股而言,也是同樣道理,計算市盈率(PE)時,須兌換回港元,變相削弱了盈利、推高了市盈率。

自2005年開始,人民幣每年以5%左右的幅度升值,當年投資中國相對簡單,即使股價沒有任何變動,單是匯價已賺取了5%一年。此後隨著中國的經濟起了變化,外資在中國的投資也變得複雜起來,當局容許人民幣雙向發展,既可升值也可貶值,不再是一條直線,外資除了須擔心經濟放緩之外,也須計入匯率風險的問題。

情況就如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之後,英鎊兌美元錄得顯著大跌,單是匯價問題,已令很多外資感到很頭痛。到了今天,英鎊已處於多年的低位,筆者有朋友最近便趁機買入英國物業,兌美元變相是打了個折頭。假若日後英鎊回升,即使物業價格的走勢不變,折算回港元後,投資者也會有賺,更不用付出額外的稅務支出。當然,這個操作的前提是投資者看準時機,正確預測英鎊將會見底回升。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investMAN》專欄 21/08/2019

本港零售業放緩的深層次原因

28/08/2019
本港零售業放緩的深層次原因

摘要

【鍾秀霞】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幣徵收新一輪關稅,中國也不甘示弱,在岸及離岸人民幣步步走低,並向7.2算進發。表面上,中美貿易戰對股票市場的直接影響並不大,原因是中國上市股票,有高達九成的收入都來自中國本土,然而貿易戰對市場氣氛的打擊卻是無可否認的。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