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害死黑面琵鷺|天下雜誌

「戒急用忍」害死黑面琵鷺

保育鳥類失去棲息地、沿海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爭奪……,濱南工業區第二次環境影響評估一旦通過,台灣將賠上大量公共資源。為什麼它能得到政府高層的支持?值得嗎?

    其他

預訂設立在台南七股濕地生態敏感區的濱南工業區,即將結束第二次環境影響評估的階段。在層峰高度政治關切的壓力下,一般預料會順利過關,可能最快在年底會正式通過而動工。不過,雖然以這種方式進行這樣投資案,並不合乎理性經濟政策的考量,但為什麼能得到高層政治如此的支持?

 濱南工業區計劃,將包括東帝士的七輕投資案,以及燁隆的大鋼鐵廠計劃,土地將主要來自國營事業台鹽的鹽田土地,以及將緊接的七股潟湖填土得地。

 這個投資案,實際牽涉到大量公共資源的補貼。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一、任意給予這大片海岸線土地的使用權;二、土地以現行公告地價廉讓;三、應允為其建水庫、並以遠低於成本的價格供應大量水資源;四、貸款以及租稅方面等優惠。

 但是這將牽涉到國際保育鳥種黑面琵鷺棲息地的破壞,台灣沿海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以及南部水資源的重新分配與爭奪戰,影響甚廣。

 

大量補貼值得嗎?

 

 這麼大型的投資案,是否值得如此的補貼?就產業政策的考量而言,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廣告

 補貼應該用在扶植「新興工業」,或特定功能,如研發、產業升級、節省能源等。但石化與鋼鐵業,都是非常成熟的產業,並且污染度高、能源及水資源要求高,正是台灣不應該鼓勵的產業。投資項目也談不上產業升級,雖然不必要禁止,但絕對沒有要求大力補貼的理由。

 這個補貼大型投資案的模式,官方的說法與依據,是在「投資環境惡化」的說辭下,為了讓企業「根留台灣」,而只以投資金額大小來做補貼準則的「振興經濟方案」。

 但是,「根留台灣」如果是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政府應該對台商對外投資採保留態度,並鼓勵國內的各種投資。然而,政府對於對外投資,不單不反對,並且採取鼓勵的態度,對於特定地區更是如此。如「南進政策」中的東南亞,以及尚存邦交國等(金錢外交的一部份)。

廣告

 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國大陸。也就是說根留台灣不是重點,勸阻或降低對大陸投資,才是主要政策目標。

 因此,台塑去美國建立另一個石化王國,不曾引起太多注意,但是投資海滄與否,就成了當時報紙的頭條新聞。也就是這「大陸牌」,使得台塑六輕案終於順利通過,並得到政府各種的讓步與優惠補貼。

 

「大陸牌」大籌碼

 

 由此可見,近年來補貼大型投資案的真正動機,其實是為了支持戒急用忍的大陸政策。而這樣的大陸政策,給大企業向政府討價還價的寬闊籌碼!

 是否為了「國家安全」,台灣必須有如此的大陸政策?因而對大企業的不合理補貼,就成了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設計大陸政策,然而何種形式的經濟政策,才最符合我們的利益?

廣告

 同時,現行大陸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問題,更是日益浮顯。去年台灣出口到香港的比例,終於超過輸出到美國的比例,而幾乎每個(尚未去大陸的)大企業,都在策劃去大陸的投資方案。

 因此,政府用補貼方式要求大企業不去大陸的措施,即使就戒急用忍的政策目標而言,恐怕到頭來,也是白忙一場。只是在這之間,我們卻要付出相當昂貴的代價。(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科所研究員)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