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娜·罗塞蒂_百度百科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英国诗人
收藏
0有用+1
0
克里斯蒂娜 ·吉奥尔吉娜· 罗塞蒂(英文名: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1830-1894)英国诗人,在题材范围和作品质量方面均为最重要的英国的女诗人之一。
她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双重的自相矛盾的感情,一方面它们表达感官上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又含有神秘圣洁的宗教信仰。
中文名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外文名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国    籍
英国
出生日期
1830年
逝世日期
1894年
职    业
诗人
主要成就
最重要的英国的女诗人之一

简介

播报
编辑
克里斯蒂娜 · 罗塞蒂 [1]
她是加布里埃莱·罗塞蒂和弗朗西斯·普利道瑞(Frances Polidori)最小的女儿。加布里埃莱·罗塞蒂是伦敦肯斯学院的意大利语教授,而弗朗西斯·普利道瑞一度担任拜伦的医生和秘书,还是哥特式小说《瓦姆普瑞》(Vampyre,1819)的作者。意大利语和英语是家中共同交流的语言,罗塞蒂其后也用两种语言写诗。罗塞蒂一家鼓励她努力进行创作。
受胎告知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坛上,涌现出两位杰出的女诗人:一位是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即布朗宁夫人(1806-1861),另一位是她。“拉斐尔前派”著名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是她的大哥(她就是哥哥这幅名画《受胎告知》里的圣母玛丽亚的模特)。她天生丽质,常做“拉斐尔前派”画家的模特儿。她的抒情诗平易、纤巧,哀婉动人,富于音乐节奏感,很受读者喜爱。

生平

播报
编辑
罗塞蒂一家是来自意大利的流亡者,他们的父亲是意大利烧炭党人,流亡伦敦后担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意大利语教授。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830年12月5日出生于伦敦,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完全靠家庭教学,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能阅读法语、拉丁语和德语。她的第一首诗作是献给母亲的,写于1842年,七首第一批诗作发表在1850年由“拉斐尔前派”创办的杂志《萌芽》上,署的笔名是埃伦·阿莱恩。
插画中的克里斯蒂娜
从早年起,她就喜欢和她的哥哥——威廉·迈克尔·罗塞蒂与但丁·加百利·罗塞蒂(Gabriel),还有她的姐姐玛丽亚(Maria),四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位——制作和韵诗。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都在与艺术相关的领域里获得了盛名。玛丽亚在但丁研究方面,威廉·迈克尔·罗塞蒂在文学和艺术批评上,而加百列则在诗歌和绘画中。在母亲的辅导下,罗塞蒂早在少女时代就开始写诗,她的外祖父加艾塔诺·普里道瑞(Gaetano Polidori)于1847年为她私人出版了一卷作品。尽管1850年她在拉斐尔前派(Per-Raphyaelite)杂志上曾用笔名爱伦·阿勒耶尼(Ellen Alleyne)发表了她的诗《萌芽》(The Germ),而直到1862年麦克米伦(Macmillan)才出版了她的诗集《魔市及其它诗》(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牢固地奠定了她的诗名。这本诗集中包括了她在1840年左右所创作的大量作品。许多其它书继之问世。《王子的游历及其它诗》(The Prince’s Progress and Other Poems)出版于1875年,像前一本诗集一样,它包括她哥哥加百列设计的插画。1879年,她出版了一本题为《歌咏》(Sing-Song)的童谣集,它在1893年出了增订版。1875年她的成功激励了麦克米伦出版她的诗选集,包括自从早在1860年左右发表在期刊——其中包括在《英国女性杂志》——上的诗。她最后的、拥有主要不朽的诗篇的集子是《一次露天表演及其它诗》(A Pageant and Other Poems)(1881年)。这本诗集收有她令人难忘的商籁体组诗《无名的莫娜》(Monna Innominata),它改写了但丁和彼德拉克著名的爱情诗。《诗篇》(Verses,1893年)是一本宗教诗专集,收入了她为基督学促进会而写的大量祈祷文。

信仰

献身于高派教会,像她的宗教作品所暗示的那样,罗塞蒂在她的宗教见解上并非严格的教派成员,而她的圣经解说也未必保守。《安娜斯·多米尼》(Annus Domini,1879年),《寻求与发现:万物颂浅略研究中的双重序列》(Seek and Find:A Double Series of Short Studies of the Benedicte,1879年),《称之为圣者》(Called to Be Saints,1881年),《书信与精神》(Letter and Spirit,1883年),《时光飞逝:阅读日记》(Time Flies:A Reading Diary,1885年),以及《大海的面孔》(The Face of The Deep,1893年)等构成了她祈祷文中真正的主体。与诗人多拉·格林威(Dora Greenwell)的相识有可能鼓舞了罗塞蒂在作品的这部份集中了大量的精力,多拉·格林威在写作中广泛地涉及了基督的心灵。(罗塞蒂的商籁体诗《秋日的紫罗兰》是为格林威所写的。)此外,罗塞蒂还为成人和儿童写作了为数不多的散文体小说。她的题为《口头禅》(Commonplace,1870年)的短篇小说集的主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联系于在她最早期的诗歌中被发现的先见,尤其是把有关特别的宗教和家庭准则归因于姐妹情谊的观念。

爱情

1854年父亲去世后,克里斯蒂娜成了母亲形影不离的伴侣,并在她姐姐之后皈依了英国国教,是一名虔诚的英国圣公会教徒。尽管她温柔善良,品德高尚,她还是经常认为自己罪孽深重,为此而焦虑不安。据说她曾经用一些小纸条贴在斯温伯恩(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某些渎神的诗歌段落上,但她对哥哥但丁·加布里耶尔却一直保持着忠诚,尽管后者的个人生活与传统道德观相去甚远。
18岁那年,她爱上了“拉斐尔前派”一位名气不大的画家詹姆斯·科林森,由于他是罗马天主教徒,两年后他们解除了婚约。1862年,她深深地爱上了查尔斯·巴戈特·凯利,但最终还是未能与他成婚,这一次的分手是因为凯利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这两次无果而终的恋爱反映在她的许多诗歌中。失去爱情的哀伤常常和一种摆脱不了的死亡纠缠在一起,成为她不少诗歌的主题。由于她健康不佳,她就把这看作是身体上和感情上的受苦受难,而且向往着死亡。她既把死亡看作一种解脱,又把死亡看作是与上帝与那些她曾经爱过而又失去的所有亲朋好友同在的、可能享受到的欢欣时刻。

作品

罗塞蒂的主要作品集有《妖魔集市》(1862)、《王子的历程》(1866)、《赛会》(1881)。她还出版了童谣集《唱歌》(1872),由阿瑟·休斯作精美插图;儿童故事集《会说话的画像》(1874),但最负盛名的还是她的诗歌创作,像稍后的维多利亚时代诗人杰勒德·曼利·霍普金斯一样,她的诗歌显示出一种双重的、自相矛盾的感情,一方面它们表达对感官上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又含有神秘而圣洁的宗教信仰。它们有时在语调上非常多愁善感,但在形式和遣词造句方面却又十分严谨。她的不少诗歌还很有幽默感,这使得她的多愁善感适可而止,并使矛盾趋于平衡。《妖魔集市》无疑是她最好的作品。
从1871年到1873年,罗塞蒂一直受到格雷夫斯氏病(一种内分泌疾病,表现为甲状腺分泌过量)的折磨,这种疾病毁坏了她的美丽,并且几乎夺去她的生命。在宗教信仰的歌舞下,她以勇气和达观面对疾病,继续发表作品,1875年出版一部诗集,1881年出版《庆典和其他诗》,但自病愈后,她几乎完全投身于宗教散文方面的写作。1885年出版的《光阴似箭》是一部诗文混杂的读书日记,是她所有作品中最社稷个人的一部。她曾被视为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继承者,但她1891年患了致命的癌症。1894年12月29日,经受了长达三年之久的病痛后,她在伦敦去世,享年64岁。

争议

播报
编辑
多年来,罗塞蒂的传记作者们受制于她的哥哥威廉姆提供给《1904年诗集》无心的贬损记述。“在作为一位女性诗人的声望上”,他评论道,“她从不放肆,也不会自愿提及她的任何成就:在满屋子的平庸者中她的应答似乎最平庸,就像所有人中那最不突出的。”这幅通过她的少言寡语而将注意力吸引于自身的女性肖像,其力量深深铭刻在其后的许多作家心中,包括弗吉尼娅·沃尔芙的随笔,“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932年)。其后寻察她外表上平淡无奇的一生,有时候会被她克制和虔诚的生活方式弄混。事实是孩子时期的罗塞蒂有着无法管束的脾气,而这即是表明难于确凿地理解在少女时代为什么她表现出了如此缄默的态度。这常常使人联想到她曾经受到过两次不成功的恋爱的深深影响,首先是与画家詹姆斯·科林森(James Collinson),1850年他对天主教的皈依使他成为不再合适于她的伴侣。相似的困难也发生在与诗人、翻译家查尔斯·巴格特·卡莱(Charles Bagot Cayley)之间,他所表现的、已证明为无法接受的原由是他的缺乏信仰。然而,卡莱在他以后的一生中继续保持了和罗塞蒂的接触,在他的遗嘱中把他“最好的书桌”遗赠给她。至今两者最可靠的传记中对于有关罗塞蒂的行为提出了些未必真实的假说。尽管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劳娜·莫斯克·帕克尔(Lona Mosk Packer)在1963年坚持认为罗塞蒂的诗记录了一场发生她在与画家、诗人威廉姆·贝尔·斯科特(William Bell Scott)之间的被放弃的爱情。简·玛尔什(Jan Marsh)推测,诗人父亲的性虐待可能引起罗塞蒂在性情上决定性的变化。显然,伦敦基督学院牛津运动者威廉姆·道德斯华兹(William Dodsworth)的布道形成了罗塞蒂的国教悔罪意识,并深深地影响了她。有好几年,她在海格特反省院感化堕落的女性。她也广泛地游历,1864年和她的母亲及威廉姆到过意大利。但自从1871年患上了格雷夫斯症,疾病不幸改变了她的外貌,她就差不多完全退出任何社交活动了。
无论如何,罗塞蒂并非完全孤立于她的同时代。据说她是艺术家代表作选辑会(the Portfolio Society)的通信成员,它的成员们互相之间传阅着诗稿。在这个群体里她的知交中有两个卓越人物,吉恩·英格娄(Jean Ingelow)和阿德莱德·安妮·普鲁克特(Adelaide Anne Procter)。她的通信还包括她写给诗人奥古斯塔·韦伯斯特(Augusta Webester)的信件。通过她的哥哥加百列,她开始结识——要只是略为了解就好了——诗人和画家伊莉莎白·茜德(Elizabeth Siddal),罗塞蒂似乎并不欣赏她。在晚年时期,罗塞蒂定期接受丽萨·维尔森(Lisa Wilson)的来访,后者自己的诗取自罗塞蒂的风格。
克里斯蒂娜优雅圣洁的歌声,使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为之倾倒不已。阿尔加侬·查尔斯·斯温伯恩在读到她的诗时,惊呼“再没有比这更辉煌的诗作了”,赞叹她的诗里回响着“天堂的明澈而嘹亮的潮声”;弗吉尼亚·伍尔芙称赞“她的歌唱得好像知更鸟,有时又像夜莺”,并且毫不犹豫地把她列在英国女诗人的首位;福特·麦多克斯对她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她“是十九世纪贡献给我们的最伟大的语言大师──至少是英语语言的大师”。

诗选

播报
编辑
1。生日
ABirthday
byChristinaRosetti
Myheartislikeasingingbird
Whosenestisinawater'dshoot;
Myheartislikeanapple-tree
Whoseboughsarebentwiththick-setfruit;
Myheartislikearainbowshell
Thatpaddlesinahalcyonsea;
Myheartisgladderthanallthese,
Becausemyloveiscometome.
Raisemeadaïsofsilkanddown;
Hangitwithvairandpurpledyes;
Carveitindovesandpomegranates,
Andpeacockswithahundredeyes;
Workitingoldandsilvergrapes,
Inleavesandsilverfleurs-de-lys;
Becausethebirthdayofmylife
Iscome,myloveiscometome.
译本1:
生日
原作:克里斯蒂娜 ·罗塞蒂
翻译:曾瑜阳
心如欢唱鸟
润枝筑窝巢
心如苹果树
硕果弯枝条
心如七彩贝
江海自由漂
吾心欢更胜
只因至情到
造我丝绒桌
饰以紫金帛
石榴其上刻
孔雀眼眸多
再盛金银果
草叶相映托
此生方诞辰
唯因至情获
译本2:
生日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素描
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鸟,
它的巢在瀑布边的岩石间;
我的心像一株苹果树,
它枝条被稠密果实压弯;
我的心像一只彩虹色贝壳,
它在静海里拍水向前;
我的心比这些都更快乐,
因为我的爱来到了我身边。
为我没有丝绸羽绒衬垫的高台椅.
把皮毛和紫色的饰物挂上;
在椅背等处雕出鸽子和石榴,
还有具百翎眼的孔雀的形象
再镶上金黄的、银白的葡萄,
叶状箱,以及银白的鸢尾;
因为我生命开始的纪念日,
来到了,我的爱来与我相会。
2。Song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选
When I am dead,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
当我死去的时候,亲爱的
你别为我唱悲伤的歌;
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
也无需浓荫的柏树
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
淋着雨也沾着露珠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见不到地面的青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听不到夜莺的歌喉
在黑夜里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
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
也许我还记得你
我也许把你忘记
3。The lowest place
Give me the lowest place:not that I dare
Ask for that lowest place,but Thou hast died
That I might live and share
Thy glory by thy side.
Give me the lowest place: or if for me
That lowest place too high,make one more low
Where I may sit and see
My God and love thee so.
4。song
She sat and sang alway
By the green margin of a stream,
Watching the fishes leap and play
Beneath the glad sunbeam
I sat and wept alway
Beneath the moon's most shadowy beam,
Watching the blossoms of the May
Weep leaves into the stream
I wept for memory;
She sang for hope that is so fair;
My tears were swallowed by the sea
Her songs died on the air.
[1]5。逗留
用鲜花和绿叶他们使室内芬芳,
馥郁的花香撒满我安息的卧床;
我的灵魂追随着爱的踪迹,四处飘荡。
我从不闻屋檐下鸟儿细语呢喃,
也不闻谷堆边收割人谈笑风生;
唯有我的灵魂每日在守望,
我饥渴的灵魂把别离的人儿盼望:——
我想,也许他爱我,怀念我,为我悲伤。
终于从阶梯上传来了脚步声响,
门把上又重见那以往熟悉的手:
顿时我的心灵仿佛感到天堂的气息
在空中荡漾;那迟缓的流沙 ——
时光也闪现金色;我感到一轮光晕
在我发间辉耀,我的灵魂升华。
6。别了,爱
别了,爱,永别了你所有的法则,
你上饵的钩子不再能把我缠绞,
塞内加和柏拉图叫我离开你那套,
并尽我才智把完美的财富获得。
我曾经走入迷途,不知返折,
你严厉的拒绝刺得我心痛难熬,
却教我懂得,小事别看得太重要,
须脱然无累,因自由更捷人欢乐。
别了,去把年轻的心儿搅荡,
在我这里,你不再能自称权威;
对懒散的年轻人把你的本领发挥。
把你的利箭耗费在他们身上。
迄今我虽然失去了全部的时日,
却不再喜欢去爬那柘树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