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其實在gentry開站前就曾想發表這樣的一篇文章,這也是網站開站的初衷,一切由鞋開始。個人也是個單純愛好者,對這個產業的了解也不能算深入,藉由對鞋的小小認知以及愛好,希望能從購物心得分享提供一些建議,如果能讓大家獲得一點幫助也算是促進經濟發展。

皮鞋這學問,淺到可以如同菜市場買把蔥這麼簡單,卻又可以深到如探尋浩瀚宇宙般無止無盡。所以我們將分段的方式來介紹。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發燒友,但是卻都有需求。不同的需求就造就不同的面向以及深淺。做學問的事情就留給別人,我們先以最快的方式讓你簡單的了解怎麼挑選皮鞋。

要花多少錢?

挑選皮鞋的第一步就是預算以及口袋名單。什麼鞋型哪國製造通通先丟腦後吧!
預算很重要,不是買的貴就是寶,買的便宜就是草。在我看來每個人的價值觀以及環境都不一樣。 有預算才能作規劃。我們建議可以參考幾個品牌。 皮鞋價格從1000到1000000都有,如果內心沒有一個空間,是很難說明的。

預算在3000~6000台幣

Clacks
林果
Allegrezza

在這個區段的好鞋不多,也可以說很多,但是建議還是找專注於製鞋的品牌為主。皮鞋可以當消耗品,但是也要有一些服務及保固。專注於製鞋的廠商總是能夠提供較為完整的服務以及保養知識。

預算在6000~10000台幣

Loake
Grenson

坦白說,這個價格帶絕對是最尷尬的區域,一般如果朋友想買鞋,我都會建議減少預算或者增加預算。當然我能理解許多國外網站網購品牌能夠把價格控制於這區間,不過鞋子我還是真的不建議網購。尺寸對了感覺不對,感覺對了舒適不佳。除非你是已經摸透了該牌所有的細節問題以及難搞的尺寸寬度等。我自己也網購幾次皮鞋,最終的下場通常是親朋好友多了新鞋。

預算在10000~15000台幣

Alfred Sargent
Tricker’s
Moreschi

在這個價格帶範圍的選擇就很多了,不過我們還是以台灣能穿能試的品牌為主。當然上述3000台幣以上的品牌推薦也都有這個價格區間的產品,隨著不同的製法或者特色形成差異。在此先不贅述。
預算15000~25000台幣

Church’s
Crockett & Jones
Ferragamo
Tod’s

在這個區間的品牌,其實很多都已經超越本身鞋子的本質價格,邁向了另一個品牌效應的階段。但是基本上作工都是挺老實的品牌,皮質也不會差,只是已經不是單純需求型的選擇。

預算25000以上到無止盡

Gaziano & Girling
John Lobb
Berluti
Testoni

當你的預算來到了這個階段,追求的可能是某些方面的極致工藝,或者是皮鞋的狂熱者。那我也沒什麼好建議,只能提醒多注意荷包以及品牌的服務程度。 不過請千萬不要把這個階段的鞋子當成神鞋不會壞。我曾看過某牌的客人拿著穿一個月的鞋要換底。我看了他的皮鞋狀態了解了他的工作環境。我只能說買別的牌子吧…太浪費了…
(好吧,爺們有錢)
當您準備好了預算正準備趟上入鞋坑了旅程前,我們衷心的建議你,請穿上平時最常使用的衣褲打扮,另外襪子也請穿正常厚度的襪子再去嘗試。許多人在看鞋的時後都不知道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很大部分原因是當天的裝扮是否符合自己的風格,許多後悔都在此時發生。買了一雙自己衣櫃裡完全無法搭配的紳士鞋,結果當然是不會再去使用。

挑選適合的鞋款

四大鞋型沿伸出千千萬萬種鞋款。基本上所有的紳士鞋款都以四種最基礎型態變化而來。而四種鞋型也皆有不同的特點,以下一一介紹。

牛津鞋款 (Oxford)

最經典的皮鞋款式,也可以說是紳士皮鞋的源頭,鞋帶的孔洞通常從3~6孔都有。
越少鞋帶孔的鞋型越容易讓鞋身看起來比例較為修長,而越多的鞋帶孔則適合小腿以及腳掌比較小的朋友,可以讓下半身比例看起來更為扎實。

牛津鞋款在穿著時需要解開鬆開所有鞋帶再行穿脫,對腳背的壓力也比較高,所以如果腳掌比較厚的朋友得注意挑選。

牛津鞋的特點就是鞋舌為另外縫補而上的鞋款。
德比鞋款 (Derby)

德比鞋款在變化上會比牛津鞋來的更為寬廣好發揮,造型也更為個性化,多數的得比鞋都是以兩到三片以上皮革縫合,所以造型上會有更多層次的感受。鞋帶孔從2~6孔都可以設計。

在穿著舒適性上,德比鞋會比牛津鞋來的更佳舒適些,因為於鞋帶孔是採開放性的縫合法,所以給腳背的壓力會比較小。也因為此設計,德比鞋解鞋帶或者拉緊都會比牛津鞋快速好穿。如果腳背異常厚實的,建議優先朝此鞋款購買。

德比鞋的特點為鞋舌是由鞋面皮面延伸而成。
孟克鞋款 ( Monk )

在台灣其實孟克是最不受歡迎的款式,很多原因在於他年輕化以及個性化倒製,又少了那麼點古典的美感,但是卻是我最愛的一種型式。孟克鞋最大的特點就是取消了鞋帶的設計,改為皮帶式扣法,所以孟克鞋看起來會特別的腫一點。

如果你穿衣的搭配比較偏向俐落窄身的愛好者,那孟克鞋款將是你最好選擇。在穿著感受上,孟克鞋包覆感受最為強烈。他是對整個腳掌施加壓力,所以在購買孟克鞋款建議試穿時一定要超過15分鐘,並且將扣環拉到最緊的狀態。
樂福鞋款 ( Loafer)

這應該是台灣最常販售的鞋款,除了擁有最便利的穿脫特性外,還能營造一點休閒雅痞的感受。挑選樂福鞋款時最重要的是尺寸問題。多數人穿樂福是不穿襪子,所以一般尺寸上都會比原來的皮鞋要小上半號又或者是寬度小一些。

一般樂福最容易讓人感覺疼痛處在於腳面兩旁及腳根,所以試穿時一定要注意這兩個位置的舒適性。

顏色該如何做選擇?

挑選合適的顏色非常的重要。為何鞋子一定要試穿?除了了解穿著感還要知道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所以之前提到,穿著自己最習慣的服裝試鞋。皮色絕對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最常見的皮色為黑/深咖啡/咖啡/栗子色


黑色皮鞋絕對是所有鞋色的首選,如果你第一次買,更建議你先從黑色開始。在泛用性上絕對超越其他種類。黑色皮鞋通常比較難搭配的是搭配淺顏色褲子,所以挑選時也請注意。

深咖啡色皮鞋建議用在越簡單的鞋款少雕花的為佳,深咖啡色如果加上太複雜鞋型又是大量雕花則會稍顯老派。當然如果搭配很得怡大就不在此限。

栗子色 (近紅色)其實在搭配上也相當泛用,不論什麼樣的褲子顏色搭配都還挺簡單,也適合各種型態的穿著。正裝或者休閒都很適用。如果鞋櫃中擁有了三雙皮鞋卻還沒有這個,那麼就優先考慮它吧。

淺咖啡色在搭配上應該是難度比較高的顏色,但是看起來是最容易受到注目的鞋色。如果平常習慣穿著較為淺色的上衣打扮,那可以優先考慮它。如果是第一次購買皮鞋或者結婚要用,強烈建議你先跳過他吧…

該怎麼選皮質呢?

皮鞋可以是各種皮革製成,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生物皮革都可以。這個學問可以講的非常的深。但是對於一般的使用者只要記住幾個特點就可以。這裡先以最大宗牛皮製鞋來討論。

常常看到賣鞋的人聲稱皮鞋為小牛皮(Calf)製,這點也是沒錯,但是這隻牛到底多小?一般只要三歲以下的牛革我們就可以稱他為小牛革,仿間的皮鞋也大多都是以此皮革製成。特點是皮革較薄延展性好。而真正好的小牛皮革則是取自九個月以下的小牛製成。當然價格也相對高。

挑選皮革最好是先看看鞋面的摺痕多不多,深不深。如果鞋面上折痕跡明顯,則建議請店家拿新的再購買,每個人的腳板彎曲幅度不太相同,養出來的摺痕也不會相同,所以各位在試穿皮鞋時,請盡量的保持鞋面的完整,留給之後的顧客較為完整的皮質。

鞋面上如果有刮傷劃傷,也屬於正常現象。一隻牛隻總會有鬧脾氣的時後,所以傷痕在所難免,只要不要是表面脫皮狀態都可以接受。當然如果選擇越高價的皮鞋,皮革完整性就是很重要的一環。

到底什麼樣的鞋底才適合你?

皮鞋最常見的有三種底可以選擇分別為:
Command rubber sole / Dainite Sole / Leather Sole

Command rubber sole (膠底) 適合用在雕花德比鞋、獵靴等等需要額外耐操型的鞋款。 一般正裝鞋比較少人採用此類鞋底,不過如果你是得經常在柏油路上奔馳的外務型人員,初次選購還是先以這樣的鞋底為主。 以耐磨損及耐操屬於最佳表現,不適合用在正式的皮鞋裝扮上。 也有鞋廠不是全膠底,而僅在頭段及鞋根部使用。

 

Dainite Sole (膠底) 如果有這樣膠底選項,以紳士鞋款來說就是膠底首選。特點是踩踏感舒適,也較Commando Sole來的柔軟,厚度也低了些。從鞋側上會比較簡潔。但是遇到下雨天同樣很滑。

 


Leather Sole (皮底) 許多人是非皮底不穿的,皮底的特性就是有良好的透氣性,鞋子的整體質感也會高一些,重量也比膠底輕盈,但是卻最難照顧。應該也不能說最難,而是大多人沒時間去照顧皮底。如果你需要經常跋山涉水跑工地,還是盡量別選皮底。

在此也介紹一下保護鞋底的好招式,其實很簡單,就是改變過去走路的方式。許多人穿皮鞋喜歡用托腳的方式走,讓皮鞋發出喀喀的聲響好像很酷。其實這是最傷害鞋底的原兇。走路的時候只要稍微把腳抬起走,不僅能減少鞋底耗損,還可以降低滑倒的機率。

什麼尺寸緊度合適?英國美國尺碼差多少?

到底多大的緊度為適合自己的尺寸呢? 我個人的建議是”穿下”皮鞋後還能塞進鞋拔這樣的緊度最適合。太緊無疑找罪受,對健康也非常的有礙。太鬆也不行,除了會造成難看且不自然的摺痕外,走路也比較容易發出奇怪的聲響,更容易拖後根。

除了長度尺寸外,也請注意寬度尺寸。錯誤的寬度也會造成古怪折痕以及腳掌的不適。亞洲人腳板普遍都是比較寬,別為了鞋型修長去買了最窄的皮鞋。一雙穿了不舒服的鞋,再好看也沒有意義。

另外在尺寸方便,許多第一次購入皮鞋的會以運動鞋尺寸來抓,這不是正確的觀念。運動鞋與皮鞋尺寸是不能相較的,意大利鞋廠與英國鞋廠也不能完全置換。所以我們才會建議買前一定得試。即便你已經買過十雙同廠牌,還是會有碰到鬼的時後,這在時尚品牌尤其嚴重。

尺寸表其實也只能當作一個參考,如我購買義大利鞋款可能得買EU42,但是買英國鞋款卻是UK6。一般來說英國鞋款會比實際上還要大一些。但也只是一個大約,同一廠牌不同產線也會有尺寸的誤差。

在店上試鞋時,很多賣鞋的會擺上厚毛地毯以及軟墊,讓顧客踩踏。其實這不是很正確的試鞋方式,最好還是能夠踩在硬質的地板或者木板上較能完全體會鞋底落地的穿著感。如果可以的話詢問一下店家是否能在硬質地板上走幾步,走完也不要馬上脫下來,一雙鞋至少得穿上10分鐘去感受。

如何維持漂亮的外觀?

最後當你買了鞋,看到了他美麗的模樣一定非常開心,但是怎麼讓這美麗能夠延續下去呢?當然是保養。站上保養文很多,也許都可以參考一下。

不過這裡先來幾個基礎的保養法:

鞋撐 – 要維持漂亮的鞋型你就不能少了鞋撐,不管多麼勤勞的刷鞋,型狀走鐘了也沒意義。皮垮了就是得拉皮。不是猛化妝。鞋撐的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也都有,如果買鞋的店家有就順手帶上一個。如果沒有的話建議還是買一些庫存,這東西可以用很久幫助很大。絕對是皮鞋必要的投資第一位。木頭沒有比較威,但是也沒比較貴。

鞋刷 – 作為一個爆肝工程師或者加班狂人來說,哪那麼多時間慢慢刷鞋。沒時間刷沒關係,請買一把大的馬毛刷在你出門前刷個兩下消耗不了30秒時間。就我的觀念來說,骯髒的紳士鞋更容易帶給客戶反面的印象。

鞋拔 – 穿鞋請一定要愛用鞋拔,我知道大多數的人穿鞋都是以踩踏方式穿著。其實這對皮鞋結構有非常大的傷害。也是造成皮鞋壽命縮短的元凶。踩踏不只會在鞋後根留下難看的凹痕以外,也會對整個皮鞋口 (套腳處) 造成破壞。新鞋的鞋口都是接近扁長的橢圓形狀,隨著踩踏可能讓型狀越來越圓,到了這個狀態鞋型是維持不住的,很快就可以再付錢買一雙了。

 

責任編輯:王愉賀

(本文經原作者 紳士風尚 授權轉載,本文為摘錄,欲看更多請洽原連結 ,原文標題為 〈挑選一雙適合你的皮鞋 【一】〉;圖片來源:Daniela Cueva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