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名人症候群,你也有嗎?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5,703

哈名人症候群,你也有嗎?

裴勇俊、王建民、林志玲…… 為什麼崇拜名人比你想的還聰明? 什麼個性會最「粉絲」? 你的追星指數又有多高?

尖叫、尖叫、不停尖叫,推擠、推擠、繼續推擠……,如果不是此起彼落的相機「喀嚓」聲把人拉回現場,否則真讓人有種逃難的錯覺——這是當裴勇俊來台第一晚,步入圓山飯店大廳時,被影迷團團包圍的景象。

雖然有計程車司機批評場面「起」(瘋狂),可是對來自新加坡、日本、香港,當然還有台灣的影迷們,卻宛如被祝福的一刻,因為喜愛的偶像就在眼前對他們揮手露出招牌微笑,每個人的心都被攫住。

穿著影友會專製的T恤,年過半百的廖女士靦腆笑道,她以前也是循規蹈矩的主婦,自從認識裴帥後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勇俊的魅力!」

別笑他們瘋狂,想想,你有喜歡的偶像或名人嗎?也許是明星、球員、企業家或政治人物……?

當你看到或聽到有關喜歡的偶像或名人的任何一點消息時,會不會目不轉睛緊盯報導,或一字不漏地注意聽,因為那是一件讓你覺得很愉快的事?你對偶像、名人的生活熟悉不已,好像他是你的鄰居或密友,對他的了解可能比你對朋友的認識還多?

如果是,恭喜你加入正在蔓延中的現代流行病「哈名人症候群」(celebrity worship syndrome,CWS)俱樂部!

美國的心理學家賀朗(James Houran)曾結合英美兩國的研究團隊,調查分析出哈名人症候群,用來指對有錢人或名流有不健康興趣的精神狀態。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流行病。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賀朗在《新科學家》雜誌指出,對名人的崇拜不是截然二分,迷或不迷,而是一個光譜,由輕到重。

他的研究團隊設計出一個「名人態度量表」,把「崇拜者」分主要三類:

■娛樂型社交(entertainment social):只是普通級的粉絲,相當溫和無害。例如,喜歡聊喜愛的名人的八卦。他們是一群出於忠誠,而加入粉絲俱樂部或買些紀念品之類的東西。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屬於這群。

■強烈個人型(intense personal):覺得自己跟名人、明星之間有一些連結,對名人的著迷程度較強烈且有奇怪的情感,例如,會把喜歡的名人視為自己的靈魂伴侶。大約10%的人屬於這一型。

■瀕臨病態型(borderline pathological):例如,心存「只要裴勇俊看了我的情書,他就會跟我結婚」的想法。調查中指出,有1%的人是真正的名人崇拜者。他們在調查中表示,如果幸運地見到喜愛的名人,對方要求他(她)做違法的事,他(她)可能照辦。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個性預測你是哪種粉絲

賀朗等人更進一步發現,從崇拜名人的行為類型,可以看出你是怎樣的個性,而且有些人特別容易哈名人,甚至上癮。

例如,出於娛樂或社交因素而崇拜名人的人,個性傾向於外向——善於社交、活潑、精力充沛、喜歡冒險。他們可不是在家乖乖看電視,而是相信人與人之間要親近互動。

對明星有強烈、個人興趣的人,個性可能比較神經質、容易緊張、情緒化。

至於瀕臨病態的崇拜程度,跟容易衝動、反社會人格、自我中心等特質有關。這類型的人一旦生活出於某些原因跳脫常軌,可能因此困陷。

調查也發現,過度哈名人的人,有色情狂的徵兆,妄想和不能接近或不感興趣的人有段韻事。

哈名人的程度可能從第一階段,跳到下個階段,但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人變得更崇拜偶像。

學者也沒有把握預知誰比較容易得哈名人症候群。它可以影響任何年齡、不分性別,也跟智商無關,很會考試唸書的人也不見得就不迷偶像。不過,2003年有篇研究發現,名人崇拜者更容易相信這個世界是公平且正義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而賀朗等人懷疑,對名人開始感興趣可能起因於個人想尋求認同或滿足感。崇拜者就會認真吸收偶像的生活細節,以至於開始覺得跟偶像有情感上的連結,而可能導致之後病態的好奇——賀朗等人稱為「吸收—上癮」模式。

這個模式預測,當人在尋找人生方向時,例如徬徨少年時,應該容易對名人有興趣。所以當孩子搖頭晃腦聽著周杰倫、蔡依林的歌時,你不必太吃驚,因為他處於形塑個人認同的階段,會崇拜名人是正常的。

但當經歷失去所愛的人,這類情感失落的危機時,資訊吸收會進展到上癮階段。

憂鬱焦慮的危機

雖然,單純崇拜名人並不會讓人失常失能,但它確實把人推到比較容易失常的危機中。心理學家正開始懷疑,崇拜名人可能會導致憂鬱、焦慮跟精神疾病等。而且這種行為是持續進行的,一旦開始後,學者專家目前還不知道怎麼制止。

甚至出現「跟蹤名人」(celebrity stalking)的現象。有些人守候門口,讓偶像不敢出入;或連垃圾桶都不敢拿出來,因為有的「粉絲」會翻找偶像用過的東西、寫過的字條等。

有些粉絲還深信他們和喜愛的名人之間有特殊關係。一旦他們的愛慕之情被名人拒絕,可能由愛生怒,出現瘋狂行為,例如持續騷擾、暴力威脅他們崇拜的名人。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吳佳璇指出,迷到無法自拔的人,可能在現實生活中跟其他人沒有親密關係,很多愛無法均勻釋放或轉移到他處,結果喪失自我、生活失能。

「如果你有愛人的能力、能獨立思考,可能不會那麼迷,」她提醒。

這也是為什麼有學者擔心,哈名人症候群可能顯示,一般人發現想像和名人交往,比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來得容易。尤其電子媒體的傳播效果強大,讓人誤以為自己跟名人之間有連結,使得假想關係更容易破壞實際關係。

追星,演化的模仿本能

難道崇拜名人真的不可取嗎?演化生物學家可不這麼想。

在遠古時代,有威望的人包括成功的獵人和長者。雖然時代變遷,我們現在已經不需狩獵,但心理機制還是會告訴我們,凡吸引眾人注意者、成功者,是值得模仿的。而名人的好名聲跟財富,自然是許多人想模仿進而擁有的。

不過,除非知道成功人士的哪項特質跟他的成功有關,否則難知從何模仿起。所以,有的演化生物學者認為,崇拜者會採取「廣泛模仿」的策略,盡可能找出偶像的所作所為,然後模仿。為了達到此目的,崇拜者必須親近偶像,了解他的私人狀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也有演化生物學者懷疑,名人崇拜其實是為了監督名人。因為社會給名人很多特權,名人享有很多好處,我們應該持續監督他們,確定他們沒有名不符實。所以,談論八卦其實是在「管理」他們的聲譽。

跟著名人實現夢想

崇拜名人某種程度也類似宗教熱忱。有學者發現,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特別傾向對名人文化感興趣,可能是名人對某些人的意義跟教堂對信仰者的意義相同。

研究哈日風的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分析,宗教的動機其實就是一種著迷。因為有宗教,讓日常、世俗的生活,可以有非日常的一面,宗教聚會、儀式、朝聖等,讓信仰同一宗教者更有凝聚力。

而在世俗社會中,當有一群人共同迷戀某個人(或物),他們開始聚集(例如,組成影友會、歌友會),繼而有儀式、舉辦活動,「迷」就達到最高潮,有一種神聖感。

「迷,某種程度上是健康的,是心靈的寄託、很高層次的實踐,」李明璁說。

就像精神指引,名人可以鼓舞人心,或至少幫助我們聚集意志來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甚至有動機去實現夢想。

像今年中被《富比士》雜誌選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名人、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曾經歷貧窮、性侵、種族歧視等磨難,成為全美的媒體女王,她本身就是個有號召力的品牌,她愛看的書,被追隨者視為改善生活或宣洩情緒的出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看明星、追逐名人也是一個想讓生活更戲劇化的慾望。因為平常生活一成不變、平靜無奇,可是透過追逐明星的生活,日子變得更有趣。

「『迷』是人的熱情的一種展現,」李明璁認為,如果一個人已經喪失迷戀某種人事物的能力,表示他(她)的熱情有限。適度著迷,無傷大雅。

約翰‧藍儂曾說過,披頭四比耶穌還受歡迎。崇拜名人這件事,影響或許有正有負,但,不可否認地,它的力量真偉大!

名人的影響力有多大?

研究發現,名人了結自己的生命後,會有人模仿、跟著自殺。

例如,女星瑪麗蓮夢露自殺後,當月美國的自殺率上升12%。

有學者認為,這種自殺現象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因為民眾太過認同名人。

例如,他們可能心想:「連瑪麗蓮夢露這麼享有財富跟名聲的人都無法忍受生命,那我憑什麼?」

自我測驗:你有多追星?

美國的心理學家賀朗(James Houran)曾結合英美兩國的研究團隊,調查超過600人,設計出一個「名人態度量表」,檢測一個人對名人有多迷。

想知道你的追星指數有多高嗎?試試回答以下由賀朗等人設計,在《Psychology Today》刊出的量表:

Q1:我通常不由自主地學習我所喜愛名人的習慣、嗜好?

Q2:我喜歡和跟我仰慕同一個名人的其他人討論、聊聊?

Q3:假如我喜愛的名人遭遇什麼不幸的事,我覺得感同身受,事情好像也發生在我身上?

Q4:我樂於看、讀或聽我喜愛的名人所做、所言等,因為那會讓我覺得很愉快,是很棒的經驗?

Q5:我擁有我喜愛的名人的照片或紀念品,而且我把它們放在固定的地方?

Q6:當我喜愛的名人死了,我也會覺得自己如同死亡一般?

解答:

如果你在第2、第4題答「是」,你的追星情況可能在娛樂、社交層次,屬於無害的逃避主義階段。

如果有第1、第5題的做法,你可能在深入私人的階段,你跟名人的連結更親密。

如果有第3、第6題的感受,你可能跟喜愛的名人之間的連結太強,對他(或他們)太過度認同。

文章關鍵字 #追星族

您正在閱讀

《大聲喊LOHAS!樂活族》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