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人拒打疫苗?覆蓋率停滯,可能是這6個原因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54,655

為何美國人拒打疫苗?覆蓋率停滯,可能是這6個原因

23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正式批准通過,輝瑞BNT的新冠肺炎疫苗,從原先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狀態更進一步、正式取得合法藥證,成為全球第一支取得美國完整藥證的新冠疫苗。

8月6日,白宮宣布好消息:過半美國人完成2劑新冠疫苗接種。但同時,1劑覆蓋率卻未見起色,最大原因,是2成美國人拒打疫苗。究竟是哪些因素,令他們裹足不前?FDA終於發給BNT疫苗正式藥證,拒打的人會回心轉意嗎?

美國拜登總統先前誇下海口,要在7月4日獨立紀念日前,讓單劑接種率來到7成。如今,這項承諾早就幻滅,甚至都已經8月了,覆蓋率還沒突破6成大關。

美國從去年12月開打疫苗,1劑覆蓋率一度名列全球前幾名。但近幾個月,當地接種速度持續趨緩。相較之下,只比美國早2週開打的英國,如今1劑覆蓋率近7成;更晚啟動接種的新加坡和法國,也早就迎頭趕上,覆蓋率分別來到75%、65%。

(美國1劑覆蓋率趨緩,被更晚開打疫苗的國家領先。圖表來源/Our World in Data)

美國曾一度創下單日接種達300萬人的記錄,但至今還有40%人口沒打疫苗,最近平均每天只施打70多萬劑。數字差距之大,背後原因也很明顯——很多人壓根沒打算接種疫苗

美聯社公布一份民調顯示,在還沒打疫苗的民眾裡,只有3%說「確定會去打」,高達45%則說自己「堅決拒打」,佔總人口將近2成。這個數字,跟蒙茅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4月的調查結果很近:每5個人裡,就有1個拒打新冠疫苗。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美國人為什麼不打疫苗?美國媒體舉出幾點可能的理由。

理由一:擔心疫苗副作用

除了常見的急性不良反應,如手臂痠痛、發燒,還有血栓等嚴重不良反應外,有不少美國民眾擔心,疫苗恐對身體造成長期不良影響,尤其mRNA疫苗又是新技術。比方說,有些婦女就擔心,打了疫苗會導致不孕症。只是,目前並無證據指向類似隱憂,短期內也無法證實。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怕打完的副作用沒完沒了。雖然可以請假打疫苗,但如果持續不舒服,則得再加請無薪假,顯然打疫苗的成本有點高,寧可暫先不打。為了緩解這個問題,美國也正積極鼓勵企業,讓員工放時間充足的有薪接種假。

理由二:疫苗產製時間太短

還有一些人,則是單純質疑疫苗產製的時間。過去的一般時期,不論是藥劑或疫苗,從研發到上市都得花上好幾年時間。但新冠肺炎疫苗的用途緊急,試驗階段恐不如以往嚴謹,施打也是採用緊急授權,而非FDA正式配發的藥證。以上因素,都讓部分民眾對新冠疫苗的態度保留。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凱瑟家庭基金會過去調查指出,如果FDA正式授予疫苗藥證,不打疫苗的人裡,有高達3分之1會回心轉意。近日,不少專家都敦促政府,應盡快通過輝瑞(Pfizer)與莫德納(Moderna)提出的藥證申請,才能提高更多人的施打意願。23日,美國FDA宣布,BNT疫苗取得全球第一份正式授權的藥證。

(圖片來源/Unsplash)

理由三:不認為病毒有威脅性

這是拒打理由中,最普遍的一個。即便封城超過一整年,依然有些民眾不把新冠肺炎當回事。他們或許明白感染風險的存在,但卻不認為病毒多有威脅性,尤其是年紀輕、身體較好的人,對自己的免疫力似乎都頗有信心。

保守派的共和黨支持者,是其中大宗。如一份調查就發現,共和黨支持者裡有43%人拒打疫苗,民主黨支持者僅5%拒打。過去,也有不少美國民眾拒戴口罩,他們認為,新冠疫情是民主黨和新聞媒體炒作出來的陰謀,目的是剝奪人們「自在呼吸的權利」。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也有一部分人,因為曾經感染新冠病毒,認定自己早就免疫。不過研究指出,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比感染病毒更高,重複感染的現象也確實存在,因此鼓勵民眾仍應施打。

理由四:施打環境仍不夠便利

如今在美國,打疫苗的門檻已經大大下降。近期剛從美返台的貿易業者黃先生分享:「在美國,幾乎每個藥局都可以接種疫苗,免費、而且大都不用預約。」他也說,非美國籍人士,只要到藥局拿出護照,就能免費接種。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許多民眾反映,諸多生活限制,讓他們很難去打疫苗。比方說,有些人住得比較偏遠,若想接種,得額外花錢、花時間,特別搭車去藥局。再比如,有些人平常忙得不可開交,抽不出時間去打疫苗,因而一拖再拖。

民調專家海默(Liz Hamel)告訴Vox記者,政府應該花更多精力,把接種的門檻再降低。「所謂可得性,不只是開放免費接種而已,還包括在安全的地方接種,讓民眾感覺到:我不會因為專程去打疫苗,而使自己陷入任何風險或不利。」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美國有6千多萬人拒打新冠疫苗。圖片來源/Pexels)

理由五:疫苗陰謀論,對政府和藥廠不信任

有些人不見得質疑疫苗,卻不太相信主管機關和藥廠,認為政府和藥廠相互勾結、有利所圖,才會鼓勵大家趕快接種。也有不少人翻起舊帳,痛批藥廠過去紀錄不良、曾經觸法遭罰等,質疑藥廠趁著新冠疫情,想發災難財。

英國市調公司輿觀(YouGov)調查,不打疫苗的人裡,超過50%都相信至少一種疫苗陰謀論。這些陰謀論包括:有心人士透過疫苗,在大眾體內植入晶片;疫苗會改變人類的DNA;還有傳聞說打完疫苗,10年內就會死亡;更有人相信打疫苗後會變成「萬磁王」,身體變得有磁力。

理由六:認為人民有權決定要不要接種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總編輯卡洛(Nicole Carroll)撰文寫道,他自己的弟弟也拒打新冠疫苗。「我相信接種是個人自由,」卡洛的弟弟說:「我們應該有權利決定,要不要讓特定物質進入自己的身體裡。」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即便看了諸多研究與數據,卡洛的弟弟仍對疫苗必要性存疑。他認同政府可以透過不同手段,來保護民眾安危,「比如出動警力、軍隊、提供乾淨的水源等,但這跟要求全民一起去做某件事情(接種疫苗),是不一樣的。」

媒體應積極闢謠、藥廠資料透明化,重建信任

要回應上述質疑,除了媒體得持續扮演好「闢謠」角色,糾正假訊息、傳遞真訊息以外,也有專家認為,政府和藥廠需要更積極贏得民眾信任,比如盡早發配正式的藥證,或大力強化接種宣導。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建議各國政府,應積極將資料透明化,建立民眾信任,才能鼓勵更多人打疫苗。具體做法上,比如將資料開源、開放,甚至建立使用者友善的資訊公開平台,讓大眾更輕易取得相關內容,那麼陰謀論、不信任的觀點,自然也會少一些。

資料來源:CIDRAPVOA NewsVoxUSA Today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