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保險基石上勾勒夢想藍圖

文◎許紹猷

0
116

對一般人而言,若夢想的成本低,似乎在理財與開源節流上不足以激起太大的改變;若夢想的成本遠高預期,可能就會直接放棄,讓美夢只停留在美夢。對具有財務規劃專業知識的保險業務員而言,其職責便是將客戶的夢想轉化為看得見、觸得到,並能按部就班達成的目標。

  「我想存錢買一部車」、「我想有一棟自己的房子」、「我想每年出國2次,看看這個世界」、「我想結婚,跟自己心愛的人手牽手一起享受人生」、「我想給我的小孩多一些籌碼,好讓他在充滿挑戰的未來能夠不要太過辛苦」、「我覺得一個人挺好,可以無拘無束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勾勒夢想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甚至在邊想像邊畫藍圖的時候,也會因為對未來的憧憬而愈發興奮與雀躍。想想看,是不是很多人都曾經做過名為「如果我中了頭彩」的美夢,而幻想著彷彿召喚出神燈精靈一般,讓所有願望都得以實現?

  不過,當夢想一一勾勒清晰之後,接下來就會正視到每一個夢想的完成都需要金錢來支撐,當夢想愈豐滿,支撐的力道就相應需要愈強,於是乎原本的夢想就會轉化成「我要在幾歲存到多少錢」這種相對實際的目標。更進一步,會再對照目前自己的收支狀況、可預見的職涯發展等來計算夢想實現的成本,若夢想的成本低,似乎在理財與開源節流上不足以激起太大的改變;若夢想的成本遠高預期,可能就會直接放棄,讓美夢只停留在美夢。

  對一般人而言,夢想實踐的路或許只能走到這一步,但對於具有財務規劃知識的專業人士而言,從目標設定到擬定策略再到選擇工具,都需要經過基礎觀念建立、個人實際狀況層層推演與分析,最後再目的明確地選擇規劃工具,才能為每個人組建起最適合的財務規劃,讓原本僅停留在藍圖階段的夢想,得以轉化成為看得見、觸得到,並能按部就班達成的目標。

全年齡層財務規劃指南

  本次每月特輯訪問3位擅長從財務規劃角度切入談論保險的績優業務員,用專業見解及實務案例,剖析身處各年齡段或在人生不同階段,各自應有的財務規劃原則,包含從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到工作穩定、事業已建立基礎的青壯階段,再到人生收入高峰的中壯階段,以及高齡社會最為關注的屆退及退休階段,不僅為各階段的客戶提供一個可依循參照的方向,也為保險業務員提供在財務規劃中,保險所能夠扮演角色的概念。

  基礎的財務規劃主要是建構在「資金運用」及「風險轉嫁」之上,資金運用可粗略分為增加收入、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需要轉嫁的風險亦如意外風險、各類疾病風險、長壽風險等,且無論在資金運用或是風險轉移之各細項,都還能不斷繼續深入往下探討。

  除此之外,想要有完善的財務規劃,除了建立良好的觀念,也需要知道規劃步驟,如先設定想規劃的目標,當中包含思考想要達成的夢想以及評估自身的現況;再來則是需要擬定如何達成目標的策略或方法,如收支管理的模式、從自身的投資風險接受程度來判斷增加收入的方式,此外亦要在有限的預算之內考量轉嫁人身風險的輕重緩急,最後再來選擇投資工具、管理工具、轉嫁風險工具,並且還要確立定期檢視的機制來保持彈性,即使在環境改變、人生階段改變及經歷重大事件之下,依然有著最適、最佳的規劃。

  財務規劃是一門相當繁瑣細膩的學問,其中保險作為搭建完善財務規劃的基石,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期每月特輯不僅各篇有提供案例,亦附贈《經營「財」「保」,夢想提早》手冊,能供業務員在與客戶溝通時,以更加貼近生活的聊天角度——從財務、理財、投資、生活消費等,帶到重要的風險規劃觀念。

  業務員可依照個人行銷上的擅長之處,如數據力與故事力,結合手冊不同區塊內容,引導、提醒客戶在不同人生階段應具備的重要財務觀念,進而自然地延伸至風險保障規劃;同時,手冊中的專業財務規劃內容,輔助增加業務員的說服力道,讓客戶能踏實踩在名為「保險」的基石之上,勾勒夢想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