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目录
正在收听 :
一分钟了解高速列车 34.3万 45"
高速列车

高速列车(子弹头列车),又称高速火车、子弹头火车,是指能以高速度持续运行的列车,最高行驶速度一般要达到200km/h之上。高速列车属于现代化的高速交通工具,是火车顶尖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可以大幅提高列车旅行速度从而提高火车运输效率。高速列车快捷舒适、平稳安全、节能环保,深受当代人们的欢迎,世界各国都大力支持用新型高速列车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高速列车的主要缺点有:全车造价昂贵、维护成本很高、技术难度极大、基本依赖电力、对铁路系统的要求苛刻。

  • 中文名
    高速列车
  • 外文名
    G-Series High-Speed Train[1]  
  • 其它名称
    高速火车、高铁列车、子弹头列车
  • 主要特征
    能以200km/h以上高速度持续行驶
  • 主要用途
    大幅度缩短列车线路上的运行时间
  • 功能定位
    实现中长距离间的高快速旅客输送
  • 技术强国
    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
  • 国内代表
    和谐号、复兴号、上海磁悬浮列车
  • 所属范畴

概念定义

火车简介

因大部分高速列车的车头都采用流线造型设计,所以又被大众称为子弹头列车或火箭头列车。高速列车是当代多种尖端科技在交通领域上的充分运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下诞生的新型高科技陆地运输工具,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安全舒适和清洁环保等诸多优点。

广义高列

广义高速列车泛指最高运行速度可达200km/h以上的列车。一般认为对陆地交通工具而言,200km/h及以上的行驶速度就能称得上是高速度了。高速机车很早就出现,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210.2km/h的速度;1938年英国野鸭号蒸汽机车创下了202.7km/h的速度。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铁路系统能达到确保高速火车持久稳定地高速行驶的要求。1964年日本新干线开通后,高速铁路(系统)问世并逐年推广建设,高速列车才有了大规模批量生产和实际运用的客观环境,高速列车技术得以真正不断完善走向成熟。由于现今的高速列车已经全面迈进时速300千米以上层次,所以火车的高速度概念逐渐以250km/h为最低标准。[2]

狭义高列

1、高速等级类型列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定义标准不同。1987年UIC国际铁路联盟)规定高速列车是时速不低于200千米的列车。按此标准,目前拥有自主产权高速列车的国家有中、法、德、意、英、俄、日、瑞典等国。在当代中国最新的官方资料或权威著作中,中国高速列车是指最高运行时速不低于250千米、初期运行时速不低于200千米的国家铁路客运列车。按照这个定义,设计中的中华之星动车组、运营中的大部分CRH系列动车组以及CR系列中300和400级别动车组都属于高速列车。高速磁悬浮列车不纳入此范围,但属于广义上的高速列车。[3]
2、高速车次等级列车:高速动车组车次、中国现行的列车班次之一,是最高级别的列车班次,车次以大写字母“G”开头,列车正常情况下的最高运行速度不低于300km/h,且不属于城际班次。有些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城际车次,同时亦是高速动车组,如北京开往天津的C2001车次,速度达到300km/h,是事实型高速车次兼城际车次,但不是车票概念上的高速车次。平时常说的坐城轨、动车和高铁(其实用词不当,应称动车组、高列)即分别指坐城际动车组(C字头车次)、一般动车组(D字头车次)和高速动车组(G字头车次)。[4]

速度划分

(中国)

旧时代

在中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之前,铁路部门常把120km/h以下称为普速、120km/h至160km/h之间称为快速、160km/h至200km/h称为准高速、200km/h以上称为高速,所以那时诞生了很多准高速机车。[5]
正在加载 展开全文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查看更多
打开百度App阅读全文
猜你关注
广告
猜你关注
广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誉V保障计划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概念定义
  3. 火车简介
  4. 广义高列
  5. 狭义高列
  6. 速度划分
  7. 旧时代
  8. 新时代
  9. 国铁局
  10. 相关区别
  11. 区别高速铁路
  12. 区别电力机车
  13. 区别高速机车
  14. 区别动车组
  15. 发展历史
  16. 国内发展
  17. 探索阶段
  18. 成熟阶段
  19. 和谐号CRH系列
  20. 列车型号
  21. 标准提速
  22. 重要常识
  23. 错误称呼
  24. 概念背景
  25. 复兴号CR系列
  26. 国内车型
  27. 故障事故
  28. 建设技术
  29. 相关问题
  30. 速度之最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参考资料详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