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原因?運動膝蓋痛怎麼辦?5步驟舒緩膝蓋痛 - 康健雜誌
膝蓋痛-跑步膝蓋痛-膝蓋痛看哪科-深蹲膝蓋痛-爬山膝蓋痛-騎腳踏車膝蓋痛-膝蓋痛運動-蹲下膝蓋痛-久坐膝蓋痛-爬樓梯膝蓋痛-盤腿膝蓋痛-走路膝蓋痛-久站膝蓋痛 -下樓梯膝蓋痛
瀏覽數 170,430

膝蓋痛原因?運動膝蓋痛怎麼辦?5步驟舒緩膝蓋痛

膝蓋痛是常見的身體小毛病,常見的膝蓋痛原因包括運動傷害、扭傷拉傷、退化性關節炎等,哪些運動容易導致膝蓋痛?膝蓋痛要看哪科、怎麼舒緩?常見的膝蓋痛原因一次看懂。

台安醫院復建科主任鍾佩珍表示,膝關節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且不分年齡,但膝蓋偏偏又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年輕時就該保養好膝蓋,免得年紀大了還要承受換人工關節的手術之苦。

膝蓋痛原因有哪些?

膝蓋痛的原因五花八門,不論是單純的意外事故或是複雜的全身性疾病都可能造成膝蓋疼痛,常見的膝關節疼痛原因包括運動傷害、意外事故(車禍、劇烈撞擊)、扭傷拉傷、肌腱炎、痛風、類風溼性關節炎以及退化性關節炎等。

除了致病因子外,還有幾項風險因子會提高膝蓋損傷的機率,包括肥胖、缺乏運動、骨質疏鬆、腿部或膝蓋周圍曾受過傷以及年齡老化等。

哪些運動容易膝蓋痛?

運動是保養膝蓋的最好方法,但不當或過度運動反而會使膝蓋受傷,事實上膝蓋每分每秒承擔的壓力遠超我們想像,根據統計,躺下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零,起身和走路時約為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是3~4倍,跑步是4倍,打球和上籃是6倍,蹲和跪是8倍。試想一下,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240公斤,如果是蹲跪,則要承受到480公斤之多。鍾佩珍解釋,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愈多,軟骨磨損的機率也愈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有了膝蓋承重的觀念,現在要釐清的便是容易造成膝蓋疼痛的運動,最常見的膝蓋運動傷害叫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又稱為「跑者膝」,主要是因為髂脛束在運動過程中不斷磨擦引起的炎症反應,研究指出女性也較容易得到ITBS,可能是因為部分女性臀部傾斜,容易導致膝蓋無力。

跑者膝的高風險運動顧名思義就是長跑,此外跑步初學者突然增加運動量也容易離換跑者膝,除了跑步外,腳踏車如果沒有妥善調整座椅位置,也可能引發跑者膝。

跑者膝是長期磨損所導致,還有一種狀況是膝蓋承受劇烈的撞擊或是強大力道扭轉而造成傷害,例如半月板撕裂、十字韌帶斷裂以及側副韌帶損傷等。這類型的傷害大多發生在籃球以及足球運動員身上,且受傷通常較重,甚至會影響運動員的職業生涯。

膝蓋痛看哪科?

如果有膝蓋痛的問題,可前往骨科或復健科就診,因為膝蓋的問題較複雜,單純的運動傷害復健科即可治療,但若傷害到半月板軟骨就需要骨科醫師治療了。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膝蓋疼痛,此時就要尋求風濕免疫科的醫師協助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膝蓋痛位置有什麼差別?

膝蓋疼痛位置以及症狀對於判斷病情非常重要,以下列出7種膝蓋疼痛症狀以及合併症。

  1. 跑者膝:跑者膝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膝蓋外側腫脹和疼痛,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將膝蓋彎曲45度,若有明顯疼痛感就有可能是跑者膝。
  2. 半月板破裂:半月板破裂的症狀包括疼痛、膝蓋腫脹影響步行,患者甚至能在膝蓋處聽到異常的聲音,如果半月板破損的邊緣滑入膝關節,還會出現異物感。
  3. 十字韌帶斷裂:十字韌帶斷裂的症狀包括膝關節疼痛、腫脹、關節腔內出血、關節活動受阻且無法伸直。症狀發生的當下會感覺到劇痛或是膝蓋突然軟掉,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自述聽見膝蓋出現「啪」的聲音,緊接著倒地不起需要人攙扶才能移動。
  4. 退化性關節炎:發病初期關節處會有炎症反應,伴隨關節周遭紅腫疼痛,嚴重時關節的靈活度喪失併發關節僵硬與沾黏。患者的關節動作大幅受限,影響日常生活。
  5. 膝蓋肌腱炎:膝蓋肌腱炎的特徵包括膝蓋前方疼痛、改變姿勢疼痛(久坐後起身、長時間運動後坐下等),此外跑步、跳躍也會使疼痛加劇,除了疼痛外還會伴隨發熱及腫脹。
  6. 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症狀為膝關節僵硬、腫脹及積水,合併症狀則有體重減輕、全身倦怠、發燒以及皮下結節等,嚴重併發症包括全身器官受損、全身關節損壞、骨質疏鬆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7. 痛風:主要的症狀是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的症狀包括疼痛以及紅腫,慢性發作的表現為關節痛風石,如果未妥善治療可能造成關節變形。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膝蓋痛可能是3種疾病導致

非運動傷害的膝蓋疼痛可能與以下幾種疾病有關。

  1. 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也就是所謂的骨關節炎,成因包括老化、家族基因以及長期使用,患者關節囊老化,使原先分泌保護關節的滑液量減少,連帶中間緩衝的軟骨因為損耗,最後演變成骨骼間的摩擦而形成退化性關節炎。
  2. 痛風關節炎:痛風是人體內「普林」出現代謝異常的疾病,會使體內尿酸失衡引發高尿酸血症,除了先天異常外,後天原因包括飲食、酗酒以及肥胖。
  3. 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因為免疫出現異常開始攻擊人體內的正常組織,大部分會先侵犯關節處,嚴重時會引起全身關節損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膝蓋痛怎麼舒緩?

針對運動傷害的部分,近年來多倡導PEACE原則:

  • Protection 保護:受傷後應減少負荷、限制活動1~3天,減少組織出血,防止傷勢擴大,並降低傷勢惡化的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休息也要適量,因為長時間休息會影響組織的強度和品質,若疼痛緩解後,可開始進行適當運動。
  • Elevate 抬高:把受傷的部位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這樣能促進回流,減少、消除腫脹反應。
  • Avoid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避免消炎處理:受傷後的發炎反應能幫助組織進行修復,但消炎藥會抑制發炎,同時也會減緩修復,讓傷口修復時間拖得更長,但並非絕對不使用消炎藥,可以諮詢醫師建議使用。
  • Compress 加壓:利用彈性繃帶等對傷口進行加壓,有助於改善關節腫脹和組織出血。
  • Educate 衛教:鼓勵病人主動處理傷痛、教導正確觀念,可以幫助傷口恢復得更好,應避免過度依賴針灸、電療等被動式復健或不必要的治療與手術。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論是運動傷害或是疾病造成的不適,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休息,並循正規醫療管道做治療,遵守醫囑進行復健,復健的過程非常辛苦,但完整的復健能把復發率降到最低。痊癒後建議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做些肌力強化運動,可延緩關節老化並降低未來膝蓋受傷的機率。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