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珊10日後進行活體移植手術 拯救11歲短腸症兒子 (22:32) - 20240511 - SHOWBIZ - 明報 Our Lifestyle

曾瑞珊10日後進行活體移植手術 拯救11歲短腸症兒子 (22:32)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11日

曾於2006年參選港姐的曾瑞珊育有一對仔女,11歲大仔甘珞龍(甘甘)患有短腸症,出世3天時便因「扭腸」要做手術,6歲前已做過6次大手術。過去11年多,甘甘也沒有用口進食,一直靠靜脈輸液機輸入營養液維持日常生活。2020年12月,曾瑞珊為了甘甘移居台灣,等待腸臟移植手術的機會。今年的母親節,甘甘終於等到「重生」的機會,他與媽媽曾瑞珊將在5月21日進行母子活體小腸移植手術,醫生會將曾瑞珊的三分二小腸移植到甘甘體內。

台灣的「活體小腸移植」仍在臨牀測試,第一案例在去年5月,是妹妹捐給家姐,第二案例則是媽媽捐給兒子。曾瑞珊與兒子甘甘將成當地的第三案例。曾瑞珊以「打大佬」形容今次手術, 她回憶半年前從醫生口中得知「活體小腸移植」,經了解後沒有猶豫,義無反顧地接受這個醫療方案。面對手術,曾瑞珊輕鬆不緊張,只擔心留下長疤痕。「我和甘甘會做活體移植手術,從我身體割出三分二(約150至200厘米)小腸,然後轉接到他的身體內,我的肚子將留下一條10厘米疤痕。對我這個愛美的媽媽來說,其實很擔心,但現在醫學昌明,有那麼多美容院,將來才慢慢處理。我一直也說『自己個仔自己救』,我有能力救兒子就不希望等待別人幫助。決定做手術後,我們做了很多測試,甘甘的血液有比較特別的遺傳因子,幸好我們在血型及各方面也脗合。」

患有短腸症的小朋友,最後多數因肝衰竭離世。曾瑞珊說甘甘的肝酵素值一直在臨界點不太好,如不動手術,維持現狀其實等於退步。「我以優質的魚油作輔助,希望他的肝不要太快衰竭和硬化。要是到了肝衰竭要換肝的時候,他換腸也沒用。而且他長時間不進食只靠營養液,隨着年紀愈大,身上背着的那袋營養液也愈大,更長時間影響他的正常社交生活。現在我們做手術也不代表完結可以康復了,手術後才是新開始,是好是壞也不知道,但起碼不是原地踏步。我希望他可以吃東西或嘗試其他治療,肯改變才會有奇蹟出現。」

為了給兒子最好狀態的小腸,曾瑞珊一直小心飲食,同時安排兒子在3月時進行手術處理好口腔問題,為日後可以用口進食做好準備。甘甘最初知道是由媽媽捐小腸時曾一口拒絕,擔心媽媽會死。知道向來跟爸爸關係較好的兒子原來如此惜自己,曾瑞珊一度感動落淚。「女兒也哭傻了,問為何不是爸爸捐。我花了一段時間解釋,因為爸爸的血型跟哥哥不脗合,不能捐。」手術日子臨近,曾瑞珊對自己說︰「這12年來,你做得好好,將大家覺得沒可能的事變成有可能,讓兩個小朋友成為快樂幸福的人。你在媽媽的角色上已做得非常好,不用再自我懷疑或理會別人的評論。你是最好的﹗手術後,你的美麗人生才剛開始,期待5月後滿血回歸﹗」

欲知專訪詳情,請留意明天(12日)明報娛樂版。

(即時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