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_百度百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汉语成语
收藏
0有用+1
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拼音: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及其门客《吕氏春秋·尽数》。 [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户枢:门的转轴;蠹:蛀蚀)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外物的侵蚀。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 [1] [4]
中文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拼    音
liú shuǐ bù fǔ hù shū bù dù
近义词
流水不腐,户枢不朽
出    处
《吕氏春秋·尽数》
注音字母
ㄌㄧㄨˊ ㄕㄨㄟˇ ㄅㄨˋ ㄈㄨˇ,ㄏㄨˋ ㄕㄨ ㄅㄨˋ ㄉㄨˋ
语法结构
复句式
语法属性
作主语、宾语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战国·吕不韦及其门客《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

成语典故

播报
编辑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2]
吕不韦在《尽数》这篇文章中讲的是人的养生之道。他说,人类研究四季的更替,万物的变化都是为了辨明万物的利害,以避害趋利,有益于生命的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比如,太甜、太酸、太苦、太辣、太咸这五种东西充斥全身,就会使生命受到损害。太高兴、太愤怒、太忧愁、太恐惧、太悲哀,太热、太燥、太湿、大风、大雨、大雾这六种气候扰乱了身体,同样会使人的身体受到损害。因此,大凡养生,根本还是在于安神去害,这样做疾病就不会发生。 [2]
生存环境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比如,在轻水地带生长的人多生秃顶和颈瘤,在重水地带生长的人多是肿腿和瘸子,在甜水地带生长的人多姣好美貌,在辛水地带生长的人多长痈疽和痤疮,在苦水地带生长的人多患鸡胸和驼背。
饮食养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大凡进食的原则,不要过于饥饿,也不要吃得过饱,要按时进食,五谷杂粮不可偏食,切忌贪求浓烈味道和醇厚的酒浆。饮食时要愉快欢畅,细嚼慢咽,要体态端正,不要扭曲。 [2]
俗话说劳动益寿,运动延年。流动的水不会腐败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朽生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在于它们不断运动的原因,人体和精神也是如此。身体不活动精气就不流通,精气不流通气血就会郁积。气血郁积在头部就会患头胀或头风,郁积在耳内就会患重听或耳聋,郁积在眼内就会眼屎堆积或成瞎子,郁积在鼻内就会鼻塞不通,郁积在腹部就会腹胀或疼痛,郁积在脚上就会使肌肉萎缩或成为跛子。因此,人们要爱劳动,勤锻炼,才能保持健康和勃勃生机。 [2]

成语寓意

播报
编辑
从科学的角度讲,流水没有提供相对固定且有一定浓度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就不会大规模繁殖并形成腐殖质;门轴经常转动,蛀虫没有机会寄生、啃咬,也就不会朽坏。“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早在先秦时代,先贤们就提出了运动的理念,认为如果不运动,全身气血就不能敷布流通以为所用,从而使气机郁结不通,疾病也就随之发生。成语告诉人们,适当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加强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循环,使全身气血调和,经脉疏通,关节灵活,脏腑器官充满活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只有坚持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3]

成语运用

播报
编辑
成文用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外物的侵蚀。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 [1] [4]
运用示例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一二:“行气之道,礼拜一日勿住,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义在斯矣。” [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勤有三益》:“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论三宗文王之寿,必归之《无逸》。” [1]
清·叶昌炽《刘母顾太恭人寿序》:”人谓太恭人素质清羸,华颠烝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天鉴其孝,神实相之。” [1]
清·沈维材《高薑田太守四十寿序》:“夫户枢不蠹,习劳开寿域之门;而松柏有心,造命辟福田之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