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國際特赦組織年底前關港2辦事處 香港分會:若以為能置身事外是「天真」

香港繼多個公民團體解散後,國際特赦組織前日(10月25 日)亦發聲明宣布,會在今年底前關閉兩個位於香港辦事處,聲明直言,在香港國安法下,人權組織已不能免於被政府報復的恐懼而在香港有效運作。香港分會發言人亦指,眼見不同人權組織成員被捕及檢控,若組織以為能置身事外,就是「天真」。

News

Source: Amnesty

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在香港有兩個辦事處,包括致力推廣香港人權教育的本地辦事處,和負責東亞、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開展研究、宣傳工作等的亞太區域辦事處。

國際特赦組織日前發聲明指,本地辦事處將於10月31日關閉,而亞太區域辦事處則會於年底前關閉,辦事處的所有工作會轉移到其他城市。
國際特赦組織主席 Anjhula Mya Singh Bais 在新聞稿直言,決定與港區國安法有關,指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之後,香港人權組織無法自由運作,也難以在無懼受政府報復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Anjhula Mya Singh Bais表示,香港一直是國際民間社會組織的理想營運地點,但最近針對當地人權工會團體種種情況,反映當局加大力度,消除所有反對聲音,在如此不穩定環境下,組織持續經營,愈加困難。

他指出,國安法造成的壓制和永久不確定的環境,令組織無法知道哪些活動可能會導致刑事制裁,而當局針對被認為是反對者的人士進行突襲、逮捕和起訴,亦突顯香港當局如何利用法律的模糊性,來對當局選擇的任何人提出訴訟。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Agnes Callamard亦在聲明中指,組織在香港最黑暗的日子,為人權狀況帶來一絲光明,她感激成員和職員過去40年,在香港內外堅持維護人權,又指在未來的日子,香港的人權狀況仍難見曙光,但組織仍會與香港人同在,為人權而戰。

國際特赦組織又指,政府針對社運人士、反對派政客和獨立媒體的鎮壓行動,最近擴大到包括民間社會組織。自《國安法》頒布以來,至少有 35 個團體解散,其中包括本港一些最大的工會和社運團體。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辦公室將於2021年10月31日起停止運作,屆時香港分會網站及社交媒體專頁將停止更新。

發文中指,未來國際特赦組織仍會繼續監察、紀錄和關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人權狀況,並持續將人權知識廣傳予世界各地的人們。
香港分會發言人回覆香港網媒《眾新聞》時指,決定完全與國安法被任意使用有關(purely due to the arbitray use of the NSL),眼見不同人權組織成員被捕及檢控,若組織以為能置身事外,就是「天真」。

另外,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自1995年起與香港外國記者會及香港記者協會合辦人權新聞獎,以表彰亞洲區的卓越人權新聞報道,發言人指,該獎不會取消,但不會再由國際特赦組織參與合辦。

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日(26日)出席行會前表示,自《國安法》頒布以來,有不同的組織和個人,都聲稱是受國安法影響而採取不同行動,但這些說法根本無法證實,她指,國際特赦組織撤出香港亦一樣,她無法評論。

林鄭月娥又指,國安法不是只拘捕及懲罰市民(arrest people or punish people),而是同時用以預防和遏制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若有人或組織利用香港傳播危害國家安全訊息或活動,他們當然要擔心,但言論、結社等自由依然受到《基本法》保障。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7 October 2021 2:43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