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AR遊戲考古 真見由來不必眼 - 20240202 - 副刊 - 開眼 - 明報新聞網

開眼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副刊

下一篇
上一篇

【香港】AR遊戲考古 真見由來不必眼

【明報專訊】一邊打機,一邊睇展,會否很忙?陶啟安在視覺藝術中心的個展「次元文明考古計劃:超時空神殿」,除持續結合考古文物與遊戲、動漫元素的陶藝作品,今次更與團隊製作電子遊戲App,讓觀者邊過關,邊睇展覽。現今有不少展覽使用AR(擴增實境)等互動元素,然而,有時到喉不到肺,未能融和作品,或豐富遊展經驗。陶啟安在此展發揮好處,讓人好好感受「被遺忘部落」之失落與悲劇。

視覺藝術中心不如一般白牆畫廊,展示位置分散在1至5樓的通道,零零碎碎,令佈展難度增加。展覽卻恰好利用場地游走特色,透過手機電子遊戲,帶領大家逐層「過關」,恍如探險。觀眾可利用場地Wi-Fi下載App,遊戲設定為「陶隊長」失蹤,觀者需要一同追尋其下落。

電玩過關 促內外欣賞作品

電子遊戲與作業形成頗平衡的互利關係,無「搶fo」更令觀者聚神於整個「觀看」過程。

載入遊戲後可見一些任務,觀者需要拆解文字提示,找對並用手機影實有關圖騰或作品,畫面就會啟動AR動畫,呈現更多線索或關卡。當然,擴增動畫可令有如文物的樸古陶作新增一重視覺刺激。惟更深一層,遊戲讓人細看作品「外」與「內」,前者即有形的物料物質,後者即無形的作品意義。

肉眼不見的失落文明

有形在外,任務提示及詩句利用了作品形狀、圖案、象徵等細節,可見創作者的心思,這能令觀者更專注看細節,更多角度地欣賞眼前物。例如,容我劇透其中一個提示,乃在一堵鑲滿眼睛圖案陶磚的牆上找尋唯一一塊無眼的磚,便令人駐足片刻。無形在內,遊戲設定圍繞用家透過「文物」和密碼,嘗試了解一個神秘文明的失落,讓我聯想到歷史、記憶的斷層。到底是什麼令某種文明消失?那族群經歷了什麼?他們的故事亦無人知曉,記憶無從記錄,僅餘下哀愁和不完整線索。

以遊戲的提示作結,「真見由來不必眼」。最深刻的是3樓的「壁畫」,真相用肉眼看不到,只能在不見中看見。走過如此一段「考古」探險,深深感受到要追尋或保存珍貴的東西,無論是故事、記憶或是信念,實在要花很多力氣。

文:小東

(藝文賞析及評論工作者、Shychat Art發起人、策展人)

IG@siutungcreates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開眼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