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轉型】港珠澳大橋旺丁不旺財?大澳海味舖靠新一代改革 - 香港經濟日報 - 中小企 - 商管策略 - D191119

【小店轉型】港珠澳大橋旺丁不旺財?大澳海味舖靠新一代改革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19/11/19 17:56

最後更新: 2019/11/19 21:42

分享:

分享:

香港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家族式經營品牌,因無暇他顧,而沒有開設擴展營業。「大澳益昌咸魚海味專家」在大澳屹立近 70 年,直到最近 3 年才開始開設分店,正想大展拳腳,卻受到各種外圍因素影響,嘆只能在平時早作準備以迎接風浪。

崔振華是土生土長的大澳人,亦是「大澳益昌咸魚海味專家」的第二代傳人。當時崔振華母親專營海產生意,創立益昌,並專營花膠、鹹魚、醬料等貨品,店舖成立至今已近 70 年。益昌過去多年只有大澳總店並設送貨服務,最近開始擴充營運,3 年前設立觀塘分店,去年再開元朗分店,又在青衣設立賣場,準備大展拳腳。多年的悉心經營,讓益昌贏盡口碑。

崔振華說:「做海味最緊要係真材實料、質真價實。做得好,自然多人買。雖然我們在大澳,但都盡力做到巿區都拎到貨,賣貨給酒樓。」

【其他熱門報道】【特色小店】把握黃金地段優勢 大澳大魚蛋店愈開愈大

曬鹹魚亦有秘訣

能夠做得好,當然與經驗有關,就算只是一條鹹魚,風乾時一樣有竅門。崔振華指出,風基本上可分成由山吹來的北風和海上吹來的南風,北風雖然較乾,但對曬鹹魚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太乾的風會令鹹魚外乾內濕,效果不好,相反較濕的南風能令鹹魚外内濕度相近,做出來更好吃。

旅遊業未必帶旺生意

自從大澳開始成為旅遊景點後,生意愈來愈旺,甚至有時客人會一口氣買幾十斤貨。近年最港珠澳大橋落成,理應有更多客源,益昌的生意是否變得更好?

崔振華指出,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只是旺丁不旺財,說:「一開始時人是多了,但內地在海味方面卻收緊了。有關當局不容許內地人帶太多海味回內地。以前的豪客全不見了,國內的朋友在政策收緊下起碼少了一半 …… 近來政治氣氛下情況更嚴重,客人起碼少了 8、9 成。沒辦法,在大澳做生意,一定是專做遊客生意。」

【其他熱門報道】【豬肉癲價】食材成本大升影響食肆社企 燒味店:再加價只會趕客

益昌近年改為使用更符合潮流的包裝。

益昌已暫時將青衣的賣場收掉以減少開支,靜待氣氛轉好。崔振華坦言過往都曾經在經營上遇到過類似的風浪,在經營上亦叫先有準備,現時益昌將傳給第 3 代經營者,品牌開始向年輕化轉型,並將品牌的包裝,標誌等重新設計,盼能夠再一次打開巿場。

洞悉中小企商機.盡覽行內打工仔情報:
→ 網站:sme.hket.com/
SME@HKET FB:www.facebook.com/sme.hket
【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陳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