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_百度百科

史景迁

美国籍中国史研究专家
收藏
0有用+1
0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6日),又名乔纳森·斯宾塞,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先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5]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见长。史景迁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8]曾任2004一2005年度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在西方汉学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8年9月7日,荣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4-5]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史景迁辞世,享年85岁。 [19]
中文名
史景迁
外文名
Jonathan D. Spence
别    名
乔纳森·斯宾塞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
出生日期
1936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
2021年12月26日
职    业
历史学者
代表作品
《曹寅与康熙: 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1936年,史景迁出生于英国萨里郡
1949年,进入英国最古老的公立学校之一温彻斯特学院就读,曾获得历史奖学金。
1956年,进入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专业为英国史。在校期间还担任了文学杂志与剑桥学生报纸的编辑。
1959年,获得麦仑奖学金,得到去耶鲁大学交换深造的机会,1959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深造。期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师从芮玛丽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
1965年,史景迁获得耶鲁历史学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获得波特论文奖,并破格留校任教。 [15]
史景迁著作等身,成为海外汉学界中国近现代史的杰出专家的同时,还是《纽约时报》《纽约书评》《纽约客》等许多西方知名主流媒体的特约撰稿人,媒体在讨论中国问题时他也是最常被邀请置评的学者之一。
2004年,史景迁当选为美国史学界权威组织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
2010年,史景迁更被美国联邦政府授予美国人文学界最高荣誉“杰斐逊讲席”(Jefferson Lecturer)。有评论者认为史景迁在西方“是我们这个时代拥有最广泛读者群的中国历史学者”,他的大量书籍和文章“提升了西方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人物逝世

播报
编辑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辞世,享年85岁 [19]
史景迁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因父母喜爱艺术与历史,1942年,六岁的史景迁接触到中国画,后又跟随学者房兆楹学习 [17]。史景迁的中文名字蕴涵了很深的意义:学习期间,房兆楹不仅给他起了史景迁(学习历史景仰司马迁)这个中文名,还给他一个很有趣的提示:观察中国历史,很多正史中记载的老生常谈、人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像彩虹一样有不同的颜色,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发现不同的东西。“史”是Spence的中文译音,“史景迁”就是“景”仰太“史”公司马“迁”之意。
也有一说,史景迁的名字是从《水浒传》人物史进、时迁段景住的名字各取一字而来,表示“历史前进,景象依旧,时代已变”的意思。 [6]
耶鲁大学,史景迁跟随费正清的学生芮玛丽攻读学位,芮玛丽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献研究的专家,她的丈夫也是中国文化的研究专家,两人曾在中国访学,并一度被关进日本设在山东的集中营,对中国宗教、政治、历史有很深的认识。史景迁认为是芮玛丽引导自己进入了中国史研究领域,他评价芮玛丽“是一位激励人的导师”、“激励人的批评者” [7]。为了撰写博士论文,史景迁还接受了房兆楹的指导,他评价房兆楹是“伟大导师的楷模” [7]
作为一个在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英国人,史景迁本来就处于跨文化的语境中,关注文化交流正是他的着力点之一。他的《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不仅写来华西方人记录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 [17]
研究中国历史,语言问题不可回避。史景迁看的材料主要是中文,文言文和白话文他都学过,甚至还曾想学满文。他从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包括康熙朱批奏折原件。“这对我的研究项目简直是天大的恩赐,从这些材料中我可以了解康熙皇帝批阅奏章时的情况。”史景迁说。 [17]
史景迁的妻子金安平(Annping Chin),著名史学家金毓黻之孙,1950年生于台湾,12岁随家人移居美国,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史景迁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也都受过良好教育。
史景迁

个人作品

播报
编辑
出版著作表
著作名
原著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译者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
Tsʻao Yin and the Kʻ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1966)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年
陈引驰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9]
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197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温洽溢
台北市:时报文化
2005年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 [3]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年
吴根友
太平天国 [10]
God's Chinese son :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199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台北市:时报文化
2003年
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11]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纪中国天主教徒法国蒙难记
The Question of Hu (1987)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年
吕玉新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12]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4)
台北市:麦田
2007年
陈恒、梅义征
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年
Chinese Roundabout: Essays on History and Culture (1992)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年
夏俊霞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14]
Treason by the book
台北市:时报文化
2005年
温洽溢、吴家恒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1998)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0年
阮叔梅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讲演)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廖世奇、彭小樵

主要贡献

播报
编辑
史景迁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十分擅长于人物研究,人物研究可以说是史氏研究的一大亮点,在其笔下涉及的人物数量很多,层次也很丰富 [2],是一位一生致力于中国研究的美国汉学家。史氏对中国的研究从晚明一直延伸到了当代,清史研究是其研究的起点和重点 [3]。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除了研究明清史以外,史景迁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对西方汉学史的研究。几乎是在他的治学伊始,他就致力于对西方汉学史的搜罗爬疏,挖掘了大量可贵的珍稀资料,几乎复活了这一学科勃兴的时代。难能可贵的是,史景迁不止是挖掘素材,搜集逸闻奇事,而是有机地把这些珍贵的资料放进历史的文化内涵中去审察,探究其文化意蕴,运用比较文化文化人类学的眼光,高屋建瓴地对其进行剖析,得出自己的学术见解,熔铸进总体文化论断的宏观背景中去;从而巩固和革新自己的历史观,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汉学在海外的发展这一文化史现象。 [16]
史景迁在中国知识界同样具有相当的影响与关注度。早在1989年,史景迁就曾应乐黛云教授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的系列讲座,此后更多次来中国内地进行交流,同时也经常受邀在港台地区举办各类学术演讲。自2001年底,上海远东出版社开始陆续译介史景迁的系列著作,已出版十余种。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重新将史景迁的部分著作陆续重译再版,由此可见史景迁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史景迁师从于著名的汉学家芮沃寿芮玛丽夫妇以及《清代名人传》的作者房兆楹,并因其研究成果而得到老一辈学者如费正清等人的高度赞誉,在同辈学者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人将其与哈佛大学孔飞力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魏克曼并称为“三杰” [1]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史景迁生活照
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18年9月7日,荣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5]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学者于亭认为,史景迁的作品浅和单薄,这可能跟史景迁的文献能力、史观上的倾向和选择的文风都有关系。他的著作能够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固然跟他的史学写作别开生面,引人入胜有关,也跟这种浅近易入众眼有关。目前中国的历史学者似乎不乐于写大家都看得懂、愿意看的历史著作,使“戏说”历史类书籍占据读物市场,对大众历史观有误导。史景迁给中国学者的启示是,专业著作也可以作为整个社会人群的阅读对象,不能只写作枯燥的论文,应关注中等教育以上人群的阅读,考虑他们的阅读感受。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