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醫療保健

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及同半胱胺酸

在台灣,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民國95年的統計,腦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二及第三位。心血管疾病起因於血管上皮的慢性病變,形成粥狀動脈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局部組織缺氧,當粥狀斑點破裂時,易引發血管栓塞、心肌梗塞、中風、死亡等後遺症;其他引起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尚包括年紀、男性、家族史、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及缺乏運動等。

然而單純依賴這些危險因子來做篩檢預防是不足的,因有超過半數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血脂濃度正常,其中也只有20%至25%的人有吸煙、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危險因子,以下介紹兩個心血管疾病預防篩檢因子: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及同半胱胺酸。

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C-反應蛋白(CRP)是由肝臟細胞所產生的特殊蛋白,是發炎反應的指標,當身體有受傷、局部缺血導致組織壞死、感染或急性發炎疾病時,血液中的濃度會升高許多倍,CRP並非具有特異性,在一些慢性發炎或癌症的情形下也有可能上升,而臨床上的價值在於可作為組織損傷的篩檢工具,有檢驗迅速以及便宜等優點。

根據研究發現,CRP的微量升高與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密切關係,主要原因是動脈粥狀硬化為血管壁的慢性發炎疾病,從發炎反應在血管粥狀斑點的形成、動脈硬化發展到粥狀斑點破裂,所引發的血管栓塞及心肌梗塞等過程中,都是最主要的致病機制。

近年來由於有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HS-CRP)試劑,已可偵測出血液中CRP的微量升高。臨床上已有超過20個研究發現,HS-CRP在心肌梗塞、栓塞型的中風及周邊動脈疾病上是一個獨立的預測因子。

美國心臟學會與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在2003 年,對臨床上的臨界值定出準則,HS-CRP<0.1 mg/dL 為低風險(low risk),HS-CRP:0.1-0.3 mg/dL 為中風險(average risk),HS-CRP>0.3 mg/dL 為高風險(high risk)。

HS-CRP不但可以預測健康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研究顯示還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病人癒後的指標。CRP不能完全取代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檢驗,對心血管疾病的篩檢要以多項危險因子來進行分析。

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是一種含硫胺基酸(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同半胱胺酸的代謝酵素若因飲食中維生素B6、B12或葉酸低攝取量、遺傳基因異常、腎功能不良或內分泌失調等,皆會造成血液中同半胱胺酸升高,而大部分同半胱胺酸過高都是飲食攝取葉酸及維生素B群不足的緣故,可經由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6、B12 來改善。

高量的同半胱胺酸是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會造成血管上皮損傷、刺激發炎反應產生以及加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這些作用都會造成血管壁硬化發生,加速產生栓塞。

臨床上,同半胱胺酸值可經由抽血檢測得知,在男性正常值為5.9~16.0 ummol/L,而女性正常值為3.36~20.44 ummol/L。許多文獻已證實高同半胱胺酸血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利用高同半胱胺酸血症來預估血管疾病的準確度則高於高膽固醇血症。

文/丘亮(振興醫院健檢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