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新」嘗啖@iM網】波折重重 總算遇上——山東菜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21014

【餓「新」嘗啖@iM網】波折重重 總算遇上——山東菜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2/10/14 22:19

最後更新: 2024/04/27 20:11

分享:

分享:

聽說灣仔開了間「齊魯家宴」,向來甚少吃山東菜,飯腳們興致勃勃相約齊齊去吃魯菜,十天前的約定,大家準時赴會,臨門一腳,電話響起,傳來友人慌張的聲音:「原來今晚我們無人訂座,無位。」美麗的誤會,個個以為對方預訂,結果齊齊落空,晴天霹靂的掃興,叫各自站在街上的我們無語。幸好友人立即致電常老闆,老闆雖然騰不出座位,但馬上安排我們到旗下鰂魚涌的另一家山東菜——匯泉居。就這樣,被動地選擇了該晚的餐廳,總算仍是山東菜。

跟着地址來到太古坊,又是一番千尋百訪,才找到隠於鬧市小巷的匯泉居,古色古香的傳統中菜格局,予人時光倒流的感覺,與新式小店、酒吧林立的太古坊成強烈對比,或者該說是這一帶的奇葩,也是非常特別的相遇。

山東菜又稱魯菜,是中國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魯菜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已有記載,宋代以後成為北方菜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為宮廷禦膳主體,極大地影響了北京、天津、河北和東北的菜式,是北方菜的基礎,故一些北方名菜均可見魯菜的踪影。至於山東的傳統名菜當然不只是餃子和大飽,還有糖醋黃河鯉魚、蔥燒海參、木須肉、扒原殼鮑魚、九轉大腸、濟南烤鴨、拔絲地瓜、四喜丸子、博山酥鍋等。滿漢全席,山東菜可是佔了泰半。

這晚吃的雖不全是山東菜,但也見識了山東菜的真面目,和山東人常老闆的熱情。先來一道山東涼菜,其實就是山東沙津. 青瓜絲、豬耳絲、木耳絲、菜甫、海蜇等混以蔥蒜等調味,吃起來清新清爽,雖是涼菜,卻有微溫,甚有特色。

點擊圖片放大
+5
+4

看似平平無奇的素鵝亦十分出色,煙燻味濃,拌以特製的醬汁,更能提升層次,內裏有蘿蔔絲和蕃茄做的餡,增添清新口感。

再來醬豬雜拼盤和色澤金黃的八旗子弟炸雞,味道香酥裡內嫩,好吃。不過最令友輩們起哄的,要算是他們烤半,外皮薄脆、內裏鮮嫩多汁,調味料放得剛好,不奪味但不會太膻, 香味十足。據常老闆介紹,其選用的是羊腩肉,故肉質柔軟,肥瘦適中,皮又煎得夠香脆,不蘸任何香料及醬汁已很滋味,再灑點孜然粉,香味進一步提升,層次更高豐富。

值得一提的還有他們的大飽,肥肥白白的一大個,有實在感,餃子同大包都是時師傅親手做的皮,皮薄餡多,真材實料,和坊間的不可同日而語。

作者_莎連娜(柯景惇)簡介:

熱愛生活更熱愛飲食。因曾從事媒體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有機會見識過社交圈的璀璨、名店的豪食,也有機會採訪過路邊小店的地道美食,從此與食結上不解之緣。 最大的興趣是懷著一份對新奇的渴望,嘗試人間不同的美食。

更多餓「新」嘗啖@莎連娜(柯景惇)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莎連娜(柯景惇)

欄名 : 餓「新」嘗啖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