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08 

副刊

【吟遊人生】賞荷攝影品禪境
(圖:蔡富澧攝 )
【吟遊人生】賞荷攝影品禪境1
【吟遊人生】賞荷攝影品禪境2

◎蔡富澧

 楠梓這座荷花池,因為有了攝影家們的互動,在花的形影清香之外,更多添了一份溫暖的情愫,也能夠因應不同需求,在荷塘之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那位龍學長說,曾經有位攝影大師,大約於四、五月時來到這裡,看到池塘裡開滿紅的白的漂亮的荷花,看完之後他說,那座大片的荷花池是給一般人、觀光客,或是旅遊者去拍照、觀賞的,後方這塊比較稀疏的荷花池是攝影創作的好地點。

 的確,當荷花盛開時,整片荷塘開滿了花,花團錦簇的景象雖然富麗華貴,但對攝影者而言,卻避不開枝葉的隨身糾纏,心中的意象無從表達,想要的畫面無法裁切,也只能遷就於「數大就是美」的現實了,所以高明的攝影者就會選擇荷花較少的池塘,以發揮自己的藝術天分。他指著一旁那位看來還年輕的攝影者說:「這個是從臺南來的,已經來了N遍了,從臺南非常辛苦的騎了將近一個小時摩托車,跑到這裡來拍攝,臺南離白河較近為何不去拍照?他說白河沒這地方好。」

 龍學長說:「我去年九月、十月在這裡拍攝了兩個月,今年五月就在文化中心舉辦個展。這裡拍攝的荷花,光影、構圖、美學當然都要具備,但還須有境界,我的作品就富有佛教的禪意,還有其他內涵。」那就是利用減法所拍的一片花瓣的《片片蓮情》攝影展。他說自從展出之後,後續的幾個月裡,就經常看到有人拍一片的荷花,確實帶動一陣風潮。這種一片荷花的拍攝法,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現在攝影界只要看到一片的荷花,就知道是他龍某人拍的。

 他說對攝影向來不藏私,只要有人請教他,不管構圖、補光、藝術美學或其他技巧,只要自己知道的,絕對傾囊相授,也因此結交了一群攝影同好。他告訴我,這裡的荷花快結束了,但是九、十月時還會有一波,到時候可以再來拍攝。

 九月初,我再來到這座荷花池,又遇見龍學長。他叫我過去:「富澧!你來拍一下!」原來他用自備的長釣竿把一片荷花瓣擺到枯葉上,再讓我拍照。我找到枯葉,排除其他干擾,襯著天光,拍攝了幾張,他看了說:「你拍得很好,這樣拍攝乾乾淨淨的,已經九十九分了!你知道差哪一分嗎?」他說:「你可以再加上一些光影、背景,這樣就九十九點九分了!」接著說:「那最後的零點一分是什麼?」他逕自拿起釣竿,輕輕敲擊著一旁的水面,盪出一圈圈漣漪,說:「就是漣漪,加上漣漪就一百分了!」

 講完之後,他說:「你再拍幾張,拍完後,我就要把它復原!」他不藏私,對我傾囊相授,但這種畢竟是「創造」出來的畫境,拍攝完後,讓一切回歸自然,得其所哉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