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革命》:祖克柏極為後悔,沒有在2019年意識到中國金融科技革命之前,注意到微信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無現金革命》:祖克柏極為後悔,沒有在2019年意識到中國金融科技革命之前,注意到微信

《無現金革命》:祖克柏極為後悔,沒有在2019年意識到中國金融科技革命之前,注意到微信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弧線是一個完美的視角,讓人看到這個世界崛起強權的另一面貌,它在金融科技上大起大落的發展歷程,可作為我們的借鏡——提出其他新願景,避免步入和中國相同的命運,利用數位貨幣的全新可能性來強化未來金融的自由與自主!

文: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

從解放者到壓迫者?

「一旦金融大型科技公司的祕密外洩……,勢必會發生改變。」

二○二○年年底,中國廣東當局首開先例,發明了一種殘酷的懲罰方式來遏阻犯罪。這個方法取代了傳統的監獄、勞改營與罰款,犯罪者可以自由行動,但會被禁止使用數位支付五年,等於一下子把這些人變成棄兒,被排除在金融科技帶來的現代便利經濟活動之外。

這證明中國出現了多麼快速且革命性的變化。一個幾年前才從邊緣躍居主流的工具,現在竟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准使用此工具已然足以作為某些罪行的懲罰。把警方的行動與數位支付連結起來,也生動說明了政府可能會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作為控制人民的集中要點,並把人們分成數位世界裡的富人和窮人。無論是好是壞,金融數位化之後,大型科技公司與政府更能追蹤及控制訊息,而中國就是這些變革的世界實驗室。

祖克柏極為後悔,沒有在二○一九年意識到中國金融科技革命迸發的可能性之前,注意到微信。中國的變化預告了未來全球各地的金融即將翻新作業模式,為了確保民眾、企業與決策者準備好從中得到潛在利益,同時掌控越來越數位化的金融體系所帶來的危險,我們絕對有必要了解這個變化的意義。

中國金融科技故事的開始,不是因為國家的計畫,而是因為創新與創業精神,企業家勇於挑戰在中國共產黨階級制度中根基穩固的現有機構。來自國外的資金、技術與觀念,加上政府中的盟友授權,有遠見的企業家藉由創造自己的支付工具,爭取受到壓抑的金融體系所限制的自由。雖然外國人對中國金融科技成就的重要性很快就被遺忘了,但如果想要理解,在科技落後的環境如何透過異花授粉,以令人興奮的全新方式調整現有的技術與點子,讓創新得以蓬勃發展,這些都相當關鍵。

隨著公司成長得更有錢、更強大、更有勢力,馬雲和馬化騰也在伺機而動。當時機成熟,他們在一場直接衝突中,挑戰了銀行與強大的國有企業,這場衝突不僅發生在市場,也發生在幕後的共產黨最高階層。一開始,企業家贏了,因此帶來了市場競爭、快速的現代化與便利,以及最重要的是十億人的金融自由。超級應用程式與中國的數位金融革命,展現出大型科技公司顛覆產業的力量,即使受到最嚴密監管和保護的部門也是一樣,同時反映了二○○○年代與二○一○年代期間,中國隨心所欲的經濟與爆炸式成長。

當局成功激勵甚至顛覆國有企業的創新,是中國證明即使在威權政治體制下,創新仍然可以蓬勃發展的顯著例子。這與華府一廂情願的想法完全相反。金融科技得以在中國繁榮發展,並不是因為美國現在熱衷於仿效的產業政策和補貼,而是國家創造了一個穩定、激勵創新、擁有良好基礎設施的環境,合理但不過度的監管,以及主要讓市場力量決定誰是贏家。儘管是執著於穩定的一黨制國家,卻也展現出意願,為了潛在的豐厚報酬而願意承擔重大風險,在幾乎沒有監管和前例之下,邀請大型科技公司進入金融領域,或推出一款數位貨幣的開創嘗試。為過去的金融所制定的規則,永遠無法完全明確地適用於未來的金融,而先驅技術的創新者永遠會為社會帶來風險與報酬。

中國的經驗告訴世界,一個國家如何克服困難,為承擔合理風險的企業家提供保護,並確保監管措施有足夠彈性來適應新的挑戰。中國在這方面失敗之處,以點對點借貸行業為例,說明了唯有政府明確指定負責監督創新活動的單位,並有效監控,鼓勵冒險的作為才能得到回報。

中國的金融科技已經有了模仿者,從印度一直到中國曾經抄襲的矽谷公司,包括啟發了臉書進行備受爭議的嘗試、進而想推出自己的數位貨幣,這可能幫助臉書變成騰訊超級應用程式的全球版本。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現在經常複製中國科技公司的新商業模式與功能,美國的銀行也派人到中國,去看看各地的金融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金融科技的故事顯示,美國不能坐視不管,並以為自己在科技和金融領域的霸主地位可以無限期地延續下去。美國的金融體系與交易方式變化很少,但中國以數位技術翻新自己的金融體系後,已經提高了它在全球金融體系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雄心,包括推出一款由國家支持、正在與其他央行探索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譯註:指不同電腦系統、網路、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式,一起協同工作、共享資訊的能力)的數位貨幣。

或許不太可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部分原因是強大的網路效應讓美元的地位難以撼動。美國的金融體系不像中國的變化那麼大,因為它的改善空間比中國小很多,但美國的金融體系可以有更多的競爭、創新、包容以及低成本。

為了迎接數位時代,全球各地央行都在探索以新鮮的方式重新啟動貨幣與跨境支付工具,中國的開創嘗試將在未來數十年得到回報。中國的金融科技應用程式已經在數十個國家通行,而螞蟻與騰訊則是中國在全球金融和商業領域開疆闢土的重要業者。從金融到貿易,中國在全球經濟越來越重要,這意味著,即使中國的數位貨幣無法成為美元終結者,但人民幣挑戰美元全球貨幣地位的行動,自然也會取得進展。

然而,即便有公司能在規模、資金與技術上從中國的廣大市場中獲益,也還未能像美國的科技公司一樣,在全球各地成功建立龐大的用戶群。但是,自滿是很危險的。賭中國不會從早期錯誤中學習,認為它不會成為華爾街或矽谷的競爭對手,這種想法的愚蠢程度,就像二○一四年之前支付寶對微信支付不屑一顧一樣。因為就在一眨眼的時間,微信支付就扭轉了原本一家獨大的市場,成為兩個強大競爭者的多極體系(multipolar system)。美中競爭的潛在相似之處顯示,美國最好把自己視為支付寶的處境,並確保自己不會如同支付寶錯失了轉向行動支付的機會,而給了騰訊關鍵的優勢。

美國無須有樣學樣,或是急著推出自己的央行數位貨幣,但確實有必要加把勁,讓美元的支付更便利、成本更低,不管是在境內或是跨境。如今中國已經展示可以做到的方式就是,在支付領域引進更多的競爭,如此能為體系施加更多創新的壓力,並讓商家用更低的成本處理支付作業。藉著改良美國的現有作法,美國對自己金融體系所做的任何改善,都將降低中國產品取代美元的能力。

然而,金融科技熱潮以及它為十億中國人帶來的正向革命改變,背後也有陰暗的一面,任何希望釋放金融科技力量的國家都必須面對。部分在國家寬容態度下所進行的探索其實是死胡同,就像點對點放貸業者,頂著創新公司的名義卻經營網路高利貸,或是騙取毫無戒心的投資者的積蓄。學習在中國與其他地方已經奏效的監管模式,並避免已經失敗的作為,就像本書已經深入探討的問題,將讓其他國家在利用許多優點的同時,避免先驅者中國所承擔的代價。

即使是金融科技成功的部分,當局也要停下來好好思考。大型科技公司是強大到足以和銀行較量,並挑起急需競爭的對手。但是賦予科技巨頭主導消費科技和金融領域的能力,並且看起來像是促成贏家通吃的要素,對整個金融與其他領域的競爭會有不良影響。超級應用程式擁有的革命性要素,包括多樣服務的數據整合、龐大的用戶群,以及把金融和電子商務或社群媒體服務一起搭售,也是導致利益衝突的原因,這讓監管機關、甚至是周小川等同意大型科技公司進入金融領域的關鍵人士,深深感到不安。

萬一大型科技公司為了在線上銷售更多商品而降低貸款標準,卻讓銀行承擔損失呢? 萬一大型科技公司運用客戶的數兆美元資金,來推升自己的股價呢? 萬一信用評分變得更像是忠誠度分數,而科技公司甚至成為機場安全威脅的仲裁者? 現在,某些複雜的金融機構已經大到不能倒,萬一一家複雜度更高、客戶範圍更廣的金融巨頭倒閉,又會發生什麼狀況?又有哪個監管機關理解其中的風險?

對於所有的恐懼,監管機構不得不謹慎行事。畢竟科技企業家在整個黨內擁有許多掌握權力的朋友,也有很好的論點指出,矯枉過正的監管可能會嚴重影響信貸的取得,以及持續影響金融的創新,而這些都是中國為了維持成長、並在境外擁有能與美國頂尖公司競爭的強大公司時,需要具備的條件。然而,要求更多的隱私、競爭、更好的勞動權利與更直接的政府監控,壓力也會逐漸升高。習主席整合權力並聚焦於大型國有企業,一定會壓縮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空間,而馬雲在二○二○年那場批評政府的災難性演說,則打破了僵局。

大型科技公司的力量與其帶來的風險,中國當局實在深感恐懼,以至於取消了史上最大的公開募股案,並開始進行打壓行動,狠狠地把中國幾家頂尖網路公司的市值削掉了一兆多美元,引發外國投資者的強烈不滿。現在,中國政府試圖控制金融科技的過度行為,但又不想殺掉這隻生了很多金蛋的鵝。習近平的權力集中已經加強了黨的控制和協調能力,然而中國政府體制的系統性問題不會很快消失,而且,權力集中往往伴隨著過度擴張和團體迷思的風險,這正是制裁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公司中最主要的風險。

深入檢視中國的金融科技,可以看出中國的真正本質,中國崛起是美國所面臨最嚴峻的戰略挑戰之一。大多數美國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是:在洞察一切的政府治理下,一個井然有序的地方。但這完全錯誤,事實上,中國是一個極度混亂的社會,違法行為猖獗,政府對於經濟和金融體系正在發生的事情,往往存有大量的盲點,以至於經常默許公然的違法活動。政府必須非常費勁才能在獨立且封閉的部門之間傳送資訊。在龐大的官僚機構中,這是無法避免的。改變政策就像駕駛油輪,常常無法果斷行動。要執行複雜的反壟斷、隱私、財務風險等種種新制,將非常挑戰中國的施政能力。

中國經驗讓我們學到一件事:一旦大型科技公司打造出一套有十億用戶、數百萬企業在使用的金融系統,許多改變就無法逆轉了。即使馬雲跌落神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中國的金融領域仍然占有關鍵地位。這是好事,銀行無法讓這場帶給人們許多選擇和便利的數位革命倒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任何依循中國模式的政府都應注意,事前制定適當的法規是必須的,特別是穩當的競爭政策。

中國的反壟斷調查單位長期以來意見分歧,而且辦事不力,直到政府忽然意識到,面前的東西可能是一種政治威脅,於是猛踩剎車,採取嚴厲的糾正措施,當然,這僅止於私人企業,因為當局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阻止國有企業的壟斷。其他國家在放行之前,可以確認競爭框架已經準備妥善,然後以民主國家比較公平、符合法治且較為緩慢的審議程序來解決問題。中國因為走在最前頭,無法預知革命會導致什麼情況,也不知道哪些規定是必要的。但是,我們現在可以從他們的經驗中獲益。

對其他謹慎行事的國家來說,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是一則警示故事,讓人意識到科技往往伴隨著爆炸性的成長、網路效應及複雜性,能夠釋放巨大而有益的生產力,但也會為監管機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像美國和中國這樣擁有本土發展大型科技企業的國家並不多,所以要考量的因素會更複雜,因為對大多數國家來說,進入其金融領域的大型科技公司將會是設在邊界之外的公司,可能擁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中國的經驗可以讓我們看出一個即將在各地看到的趨勢:金融監管機關必須解析困難的金融與技術問題,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

大型科技公司進入金融領域的方式,在各國之間也大不相同,不一定都會依循中國的模式。允許科技公司成為金融巨頭並擁有銀行的中國極簡模式,以及科技公司做得很少的美國模式,兩者之間還有廣大的中間地帶。科技公司可以專注於自身的比較優勢,像是提供消費者介面、數據分析、雲端計算,以及數據安全方面的專業知識,至於持有客戶資金、放款,以及投資評估等業務,則可以讓為此目的所設計與監管的機構執行。

臉書的天秤幣/Diem計畫現在正在拆解,但這並不表示,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不急著尋求進入全球金融的方式。臉書對全球數位貨幣的雄心壯志,遠遠超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中國創造出來的局面,如果馬雲試圖在中國推出類似的產品,很可能會鋃鐺入獄。但是,美國的Square和PayPal等金融科技公司有不同的超級應用程式競爭者,通常包括中國超級應用程式不能碰的加密貨幣。即使沃爾瑪等老牌的零售業巨頭也在採取行動,收購金融科技公司,讓自己變得不再只是一家商店。蘋果支付也正在成長中,谷歌支付的目標則是放在重新設定,並成為「整個消費金融產業的結締組織」。

中國採行的因應措施有某些值得複製的關鍵要素,包括對利益衝突和壟斷祭出嚴格的法規,以確保大型科技公司進入金融領域可以加強競爭,而不是終結競爭。美國已經有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來監管金融集團,只要加以調整就可以把金融科技形成的特殊風險納入管理。中國的制度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它以集團層級監督著特別複雜而龐大的科技公司,藉著實施資金要求與監督關係人交易來限制風險,這一點或許值得仿效。

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對於理解金融和科技的未來至關重要。新的技術、開發與利用這些技術的公司,帶來巨大的承諾與意想不到的後果,產生了許多最急迫的問題。政府現在正在努力保護網路安全和隱私、打擊金融壟斷和詐騙,並降低財務風險,但科技和科技公司的發展之快,當局的反應似乎總是慢半拍。

這個結論會讓西方國家不安,但中國確實已經成為消費技術創新以及政府如何做出因應的實驗室。看看以超級應用程式為中心的日常生活,以及先進的央行數位貨幣,讓我們得以預覽,隨著貨幣數位化,數位公司成為新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提供者,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同時,對於提前發生在中國的這些趨勢,不管是數據保護、網路安全、金融風險或是國家支持的數位貨幣等,政府和社會對此的因應方式發生時,也很值得研究。或許可以啟發一些積極的步驟,避免落入陷阱。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無現金革命:中國超級應用程式如何引領與影響全球金融科技》,日出出版

作者: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
譯者:林麗雪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2年經濟類最佳選書

「中國非常重要,金融科技非常重要,因此它們如何結合在一起將對全球金融體系的走向產生極大影響。針對相關問題,《無現金革命》是一本非常寶貴而重要的總結。」——美國前財政部長 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本書詳細描述了中國如何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從現金的原始系統跳躍到一個數位支付系統。只有少數公司參與跨足這個創新領域,但結果卻是一場金融科技革命……這場革命已經改變了中國,而且無論如何,它似乎也必將改變全世界。」——《金融時報》

當全球貿易開始接受人民幣結算,中國境內在過去十年已悄悄完成了一場無現金支付革命……
當乞丐、菜販都掛上QR Code收錢,掏錢買單等找零的場景就再也回不去了……

金融的未來正處於劇變的邊緣,這個改變的背後力量來自中國,不論是從宏觀經濟到個人金融自由,我們都需要了解這場無現金革命——

2004年1月,馬雲做出一個近代金融史上最重大的決定,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中國落後的金融體系,而他發起的全新金融模式在全世界掀起浪潮:「現在馬上啟動支付寶,就是現在,立刻行動。如果有人必須為此入獄,我去!」

從行動支付到線上投資、從數位借貸到央行數位貨幣,中國站上金融科技創新的最前線,快速地改變了全球的金融結構,也為世界各國的決策者帶來全新的重大挑戰:監管、數據共享、風險、隱私、扼殺競爭、壟斷……

中國以閃電般的速度重塑貨幣,反轉了落後和陳舊的現金金融系統,變成以超級應用程式為核心,允許十億用戶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支付、借貸、理財投資、購買商品和服務、聊天等。這種技術不僅提供用戶極佳的便利性,也和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一樣,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

超級應用程式崛起
中國金融科技革命的緣起,是創業能量的勝利:阿里巴巴的馬雲與騰訊的馬化騰,他們面對老舊的金融體系,做出什麼解決方案?當時中國政府對此的態度是什麼?

無現金革命時機
中國政府為何願意承擔極大風險來推動金融科技?他們如何以及為何激勵並開放支付的創新,讓不守成規的線上支付在七年時間裡完全不受監管?

模糊的自由邊界
騰訊與阿里巴巴的雙雄競爭:他們僅是複製外國人的東西,就能推進全球支付與金融創新的尖端技術,發展出超越全球巨頭的強勁商業模式。為何中國科技公司能夠成功,而矽谷卻失敗了?

創新的大悲劇
金融科技的繁榮帶來了新問題:詐欺者偽裝成創新者,創新的商業模式看似金融的未來,卻引發災難性事件與金融危機……。監管機構在金融科技創新造成危害之前,該如何調整監管作為?如何保持創新中好的部分,剔除壞的與風險大的?

不可跨越的紅線
為了防範金融風險,政府開始進行干預:重新控制金融基礎設施、資訊與社會信用系統。習近平在鞏固權力後,如何剷除中國富豪、消除黨外權力?反對金融科技受到監管的馬雲,他的失算付出了什麼代價?

西方的擴張企圖與挑戰
在全球金融科技競爭中,中國超級應用程式的數位錢包,如何對抗Visa、萬事達卡與世界各地的強勁對手?臉書的祖克柏試圖仿效中國模式?中國如何以自己的數位貨幣挑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與美元,企圖取得全球金融力量的制高點?

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對於理解金融和科技的未來至關重要,對謹慎行事的國家來說,中國的經驗是有用的警示,讓人意識到科技帶來的爆炸性成長、網路效應以及諸多複雜性,能釋放巨大且有益的生產力,但同時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問題。

中國的無現金革命不僅改變了華爾街,也改變了個人管理財務的方式!
如今新的全球現實是:中國的創新金融科技正擴散到全球的每一個地方,
然而在便利與自由的背後,對資安和國安埋下了怎樣的引信?

我們必須非常認真看待這個可怕的情景:新的數位貨幣可能變成一種「控制工具」,而不是它最初承諾的「自由」。我們可能既擁有極大的便利性,又要面臨令人恐懼的權力集中。如果數位貨幣監控了所有交易,超級應用程式將成為政府的操控中心。如何找到不會阻礙創新的隱私架構,已成為美國、歐洲與世界各國的熱門主題。

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弧線是一個完美的視角,讓人看到這個世界崛起強權的另一面貌,它在金融科技上大起大落的發展歷程,可作為我們的借鏡——提出其他新願景,避免步入和中國相同的命運,利用數位貨幣的全新可能性來強化未來金融的自由與自主!

書中還追蹤中國共產黨經濟改革的興衰,並巧妙描述大型科技公司平台與改變態度的監管機構之間來來回回的角力,最終政府打壓新創公司,甚至侵占科技公司的技術和數據。中國這場無現金革命的歷程故事,為全球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經驗與教訓。

getImage
Photo Credit: 日出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