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收入大增超71%,多款产品在研,沛嘉医疗前景如何?

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2023年收入大增超71%,多款产品在研,沛嘉医疗前景如何?
原創

日期:2024年1月26日 下午4:09作者:遥远 編輯:Anna
2023年收入大增超71%,多款产品在研,沛嘉医疗前景如何?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市场均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背后是老龄化、心脏疾病人数增加带来的市场需求提升。

但对于TAVR赛道的参与者来说,要在这条赛道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可以说是道阻且长,国产品牌企业当前仍未能验证其具有持续性的造血能力。因此,在经历了2021年那波热度后,资本市场对TAVR市场也逐渐走向理性,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由此不断探底。

我国TAVR赛道有“三剑客”,分别是启明医疗(02500.HK)、沛嘉医疗(09996.HK)和心通医疗(02160.HK)。因高层震荡,高管违规借款等原因,启明医疗已停牌2个月有余,公司高管大额套现也令市场信心受影响。相反,嘉沛医疗董事长张一及高级管理层近日使用自有资金76.8万港元增持了公司股份,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高层增持股份之后,沛嘉医疗披露了2023年靓丽的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

商业化成果显著,去年收入大增超71%

沛嘉医疗于1月25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2023年收入介于4.3亿元至4.5亿元之间,相较于2022年的2.51亿元大幅增加约71.5%至79.4%。

如此强劲的营收增速,却未能带动沛嘉医疗股价反弹。1月26日,沛嘉医疗股价震荡,午后在药明康德闪崩影响下最终收跌2.83%。

财华社发现,在TAVR赛道“三剑客”中,沛嘉医疗2020年以来的成长性明显强于启明医疗和心通医疗。

2023年收入大增超71%,多款产品在研,沛嘉医疗前景如何?

如上表所示,2020年以来,嘉沛医疗收入增长亮眼,其中2020年及2021年分别翻超一倍及二倍,2022年则增长超80%,过去几年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旗下TAVR产品及神经介入产品商业化提速,产品销量增加所带动;体量最大的启明医疗收入却不稳定,2022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心通医疗的收入增幅则持续放缓,收入规模在2022年被沛嘉医疗追平。

过去几年商业化成果相较于启明医疗和心通医疗更佳,源于沛嘉医疗两大产品线的商业化走得相对顺利。沛嘉医疗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收入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

(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包括第一代产品TaurusOne®及第二代可回收产品TaurusElite®)加速商业化,进一步扩大集团的市场份额;

(2)集团现有神经介入产品(包括Tethys®中间导引导管、Jasper®颅内可电解脱弹簧圈及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等)持续增加市场份额,销量大幅增长;

(3)集团于2022年及2023年新获批准的缺血类及通路类产品(包括Syphonet®取栓支架、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Tethys AS®血栓抽吸导管、DCwireTM微导丝及Fluxcap®球囊导引导管)已逐渐被更多医院接纳,进而创造新的收入流。

蓄势待发?多款产品在研

国内TAVR赛道火热的逻辑在于,国内心血管发病率较高,同时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风险低、创伤小的TAVR在国内渗透率极低。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TAVR市场规模约3.9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53.1%。同时,2019年中国TAVR手术渗透率仅为0.24%,远低于同期全球约为14.98%的渗透率。这两组数据表明,中国TAVR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此外,进口TAVR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为国产厂商带来了发展窗口期。

当前,我国TAVR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国产品牌企业在烧钱换市场阶段,因此“三剑客”均尚未实现盈利。不只是TAVR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时间去沉淀。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商业化规模,成为企业摆脱亏损泥潭的唯一出路。

“三剑客”近年来借助资本的输血都在增强研发能力,在研产品管线不断扩充。沛嘉医疗的在研产品管线也相当丰富,商业化步伐正在提速。根据沛嘉医疗2023年半年报,截至2023年8月底,公司于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有5款注册产品,并有9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于神经介入业务,有16款注册产品,并有8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

在2023年上半年,沛嘉医疗产品已累计进入410多间医院,较2022年年末增加120多间医院。

在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多款产品中,沛嘉医疗只有少数产品实现商业化,而神经介入业务大部分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虽然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收入全部由公司第一代产品TaurusOne和第二代产品TaurusElite贡献,但该业务收入增长十分迅猛,2022年同比实现155.9%的增长率,达1.07亿元,年植入量为2021年的4倍,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逆势增长。

2023年上半年,沛嘉医疗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收入再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同比增长106.8%至1.08亿元。

TaurusApex®是沛嘉医疗研发的第四代TAVR系统,以高分子瓣叶代替生物组织,不过在去年8月底尚未进入临床阶段。此外,公司获经独占许可的TaurusTrio™、HighLife等产品也正处于临床阶段。

神经介入业务方面,该业务收入也增长亮眼,2023年上半年录得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5.6%。

中长期看,影响我国TAVR市场增长的一大因素是价格。资料显示,上述三家公司TAVR产品出厂价格在10万上下,市场价格则普遍在20万至30万之间,况且国内大部分地区尚未将TAVR产品纳入医保。这意味着,普通患者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价格,从而对市场需求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结构性心脏病(TAVR)年度报告2022》的披露数据,2022年我国TAVR手术商业化植入8689例,较2021年7319例增长18.7%,增幅有限。

而在美国市场,单个TAVR的价格在3万至4万美元之间,且美国医保可以完全覆盖,因此美国市场的渗透率较高。

医保支付能有效减轻患者负担,提高TAVR接受度,从而释放终端市场需求,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我国医保范围不断扩大,有望推动国内TAVR放量。不过在集采方面,该行预计,TAVR短期内成为集采主要目标对象的可能性较低。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6日
LVMH年度业绩再创新高,高奢需求“退烧”是伪命题?
1月26日
一图解码:宜宾商行赴港IPO获备案 “袖珍”城商行背靠五粮液
1月26日
利润持续“滑坡” 维达国际到底怎么了?
1月25日
拟回购不超过2000万美金,宝尊电商跳空大涨14.78%!
1月25日
【解读】干不过中国车厂?特斯拉还有没有希望
1月25日
市值蒸发逾百亿,股价一度探底!智云健康未来的路在哪?
1月25日
内房股集体狂欢!房企融资渠道再拓宽
1月25日
港股三大指数齐涨!“中字头”持续火热,光伏股逆市下行
1月25日
【观察】一根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中字头”的牛市来了?
1月25日
大跌的东方甄选(01797.HK),新征程才刚开始

视频

敏华控股2024财年纯利升20%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00

百度Q1净利润同比上涨22%

2024年5月16日 下午6:20

快讯

16:39
【港股收评】三大股指齐收涨!地产股、水泥股集体狂飙
16:24
润欣科技(300493.SZ):拟收购Atmosic公司部分股份
16:10
上海医药(601607.SH):子公司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通过一致性评价
15:51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 焦煤涨逾3%
15:41
敏华控股(01999.HK)一季度总收益同比增长5.68% 拟派末期股息0.15港元/股
15:16
【A股收评】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地产链强势反弹!
14:00
【异动股】民爆概念板块下挫,金奥博(002917.CN)跌5.07%
13:43
焦炭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2% 现报2226元/吨
13:36
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一季度净亏损2600万美元 由盈转亏
13:15
【异动股】房地产服务板块拉升,特发服务(300917.CN)涨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