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事都需要據理力爭!有時候,「願意輸」才是人際交往最高境界|經理人
feature picture

不是所有事都需要據理力爭!有時候,「願意輸」才是人際交往最高境界

2015-08-14 作者 李淙翰

在我多年領導管理實踐與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中,包括接觸很多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經理人的過程中發現,使得他們有很好的公司績效以及發展前景的,是因為他們有對「贏」的強烈渴望與決心。

而與此同時,如果他們出現了管理溝通與人際交往的困惑和困擾,也往往與要贏的潛在心理想法相關。因此這不得不讓我們深入去思考,贏是什麼?

人際交往中,我們到底要贏什麼? 可以輸嗎? 贏是一種結果,是一種長期經營下的局面,而並非是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每個階段、每個當下的贏。故我想與大家共勉,並引發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是: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輸!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被灌輸很多想法、理念與方法,而這些豐富我們思考模式與方法工具的思想理念,不管是來自父母、學校、工作場所還是社會輿論,都在向我們教育傳遞著這樣一個核心精神—贏。因為要贏,所以我們不斷地成長與提升。

因為有贏的精神,所以社會呈現出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景象;同時也是因為要贏,在贏的慣性思考下,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出現了爭執。

因為有了誰對誰錯、誰有理、誰沒理、誰更好等的矛盾衝突與爭吵,從而就有了父母、子女、夫妻、朋友、同事、領導、下屬之間關係的緊張,而通常誰對誰錯、誰有理、誰沒理、誰更好這些爭吵內容,不見得是我們需要以理據爭的。

但是,「我們要贏」的這個潛在慣性在作怪,當下想贏的心理調動了我們準備戰鬥的防備情緒,並付諸行動地捍衛我們的觀點。然而當你真的贏了,失去了良好互動關係的時候,你贏的快感卻不會讓你有多大的成就,甚至反而是沮喪。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新員工,或剛加入一個團隊,或是你是團隊中很有潛力的一員,那麼請你學會與人相處的「輸」。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要學會把成就感與成績歸功於上級主管,歸功於團隊,你的輸會為你變相地贏得更好的融合,以及更多被認同的機會。

[10/1『贏向新未來—職場與人生的智勝力』 講座,免費參加][1]

我常常提及,領導者最需要丟棄的就是成就感,你作為一個領導或管理者,輸的境界表現,就是把成就感歸功下屬和團隊中每一位付出的夥伴,這樣你就會獲得更多的擁戴與支持。

而作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輸的思考會讓你嘗試著去尋找更好的辦法,或者是更適當的表達方法,以呈現自己的情感和觀點,這樣你就可能達到融洽的和諧關係;同時,輸也是對周圍人、事、物表達感恩的另一種表現。

時刻感謝父母的養育與栽培,感謝生命中另一半的共同扶持與彼此照顧,感謝朋友、同事平時的幫助與關懷,感謝主管與上級的點撥與提拔,感謝下屬的支援與協助,感謝客戶的關照與信任。

所以,事實上,輸不會讓你沒面子,輸不會讓你失去什麼,輸會讓你贏得更大的理解與體諒、認可與支持,獲得更多的包容與協助。最終達到和諧發展的人際關係,進而為你的事業與人生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一個大的平衡場,當你給的越多,付出的越多,它會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層面給你回報,以使宇宙裡的事物達到平衡運作的局面。當然,輸不是一味謙讓,輸不能違背你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輸要輸得漂亮,我們要學會輸與贏的拿捏藝術。

有時候是強者尊敬強者,我們要學會因時、因地、因人做彈性的調整。因為輸也是一種贏的表現,請用贏的精神、輸的境界,來經營你的人生吧!

如此平衡發展的人生,才會使你成為真正的贏家。

人生是拆不完的禮物:拆出人生驚喜,活得智由智在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