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挺入花蓮救災現場,為救難隊員解痛安神 - 康健雜誌
花蓮地震-救災-中醫-救難人員
瀏覽數 4,375

花蓮地震救援背後的溫柔支持,中醫成為特搜隊員的解痛、安神利器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4月3日強震,花蓮為災情最嚴重區域,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站在救難第一線,整合多樣資源協助救援,而中醫師如何在急難醫療中發揮所長?

4月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在花蓮外海、規模7.2級地震,是921地震以來最大強震,截至4月6日為止,已造成13死、1,145人受傷,花蓮災情最嚴重。

山崩、路斷、家毀、上千人受傷,四面八方湧入的善意與力量凝聚,大震重創的土地慢慢恢復生息。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迅速整合多樣資源,並將長期致力中西醫合療的豐富經驗,發揮在急難救護中:西醫搶救性命,處理緊急傷患;中醫接力紓緩疼痛、安定心神。這種急難醫療的溫柔力量,撫慰傷患與救難人員,也成為全球獨有的醫療特色。

花慈所有中醫部的住院醫師,必須經過3個月急診訓練,急診室每天都有中醫師輪值駐診。中醫師如何在急難醫療中發揮所長?

以下由花蓮慈濟中醫部醫師林諭臨口述,分享第一線的救難經驗:

花慈中醫救護
花慈急診的中西醫合作經驗豐富,像輕傷區就有中醫師介入,提供完整的評估及醫療照護。圖片來源 /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提供

中醫挺進急診,協助輕傷患者

早上8點26分,醫院呼叫「紅色九號」(大量傷患湧入的緊急訊號),當時中醫部正在開晨會,我跟隨何宗融副院長到急診現場視察時,醫護人員已經開始運作,中醫病房大夜班剛下班的中醫師陳冠蓁及護理師羅尹筑,沒有休息,主動前往急診支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急診分流有紅燈、黃燈、綠燈的重、中、輕傷區,中醫屬於編制外人員,主要在輕傷區協助,也不會增加指揮中心的負擔。

患者來到急診,會由醫護人員做檢傷分類,判斷沒有立即生命危險,或僅需再做一些檢查,便會分配到輕傷區。

急診每天都有駐診中醫師,4月3日早上,我們共有3位住院醫師到場,包括我、陳冠蓁醫師及當天急診輪訓醫師曾瑋鈞醫師。

一開始病患不多,輕傷區僅有3、4位病患,我跟何副到急診視察,輕傷區的專科護理師一看到我就說:「中醫師來了,趕快來幫忙!」她馬上把我拉過去處理病人,因為之前我們曾有過合作經驗,建立了信任基礎,她很清楚我們能夠幫患者做什麼。

花蓮慈濟救護
害怕針灸怎麼辦?貼耳豆及雷射針灸,也能安神緩解疼痛。圖片來源 /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提供

危難之時迅速補位,西醫救急、中醫調神

中醫擅長調神、調氣,在處理局部疼痛前,會先利用耳穴或頭皮針治療,讓病患心神安定下來,這是其他科別醫師較難做到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我的第1位患者是地震時被倒下櫃子壓到背部的婦女,她整個肩膀跟背部很痛,到急診後已經打了止痛藥,可能是藥效尚未發揮,她覺得還是很痛不舒服。我做觸診發現,她的肌肉非常僵硬、緊繃、沒有彈性,這些都會讓後續的恢復狀況變得比較差。

我同時發現,她臉上的恐慌及心神不寧,第一時間我在她耳朵的多個穴位點,貼上耳豆,幫忙安定心神;再來做針灸,讓她局部肌肉能夠放鬆、減緩疼痛。

通常針灸治療會留針10分鐘,這時她覺得肌肉慢慢鬆開,露出笑容,約莫半小時後就出院了。

當天會診中醫的病患,多為逃離地震時,腳拐到或扭傷、或被東西壓到等外傷。

譬如有位院內醫事人員,因為一直忙進忙出,腳突然嚴重抽筋、痛到不能走,我為他針灸並做了推拿手法,他的肌肉放鬆許多,也不痛了,馬上可以站起來,很快又回去繼續工作。

另外,曾醫師也跟我分享,上午10點解除警報之後,輕傷區的患者很多,有不少人因為地震讓他們心生恐懼,傷口又很痛,這時不想要再接受「想到就會痛的治療」,如針灸,曾醫師因此改用耳穴治療,用以安定心神,也在局部疼痛的患處,找耳朵相應的穴點,貼耳豆並按摩貼耳豆並按摩,減緩局部痛感,加上身體的穴位按壓與推拿,以病患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治療。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此外,陳醫師還拿出雷射針灸來幫助患者。雷射針灸在肌肉放鬆、止痛及安定心神的效果顯著。

花蓮慈濟救護
地震過後,不少人因逃跑造成腳扭傷,中醫針灸助改善發炎及疼痛狀況。圖片來源 /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提供

中醫不只處理痛,以針灸、耳豆助減緩恐慌

以往大家覺得,中醫進急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且在這樣急難狀況下合作談何容易?可是這次急診醫師就很大方地跟我們說,在輕傷區,中醫你就來幫忙,且完全放手讓我們去做,這真的是長期累積出來的信任。

這次的合作經驗讓我覺得,我們(中醫師)對急診的整體運作流程很熟悉,知道這是西醫的主場,什麼時候可以插手;再來,是西醫對中醫也有一定熟悉度,因為我們每個月都有中醫師去受訓,已經持續多年,西醫能了解中醫在做什麼,在突發事件上,彼此合作對接就能很快速、順暢,找出對雙方有效率又比較好的方式。

也因為現在中醫在急診是體制外的存在,有比較多的時間及自由度,能夠去關心病患,或跟病人家屬稍微聊一聊,讓急診的照護更趨細緻。

經過這次事件,我更了解中醫特有的專長是補元氣及安定心神,不只有治療疼痛,還能看到疼痛背後,沒有被說出來的故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比如肩膀痛,中醫不只處理痛,我會看到病患對地震的恐慌 、睡不著覺,所以用安定心神的針灸或耳豆,讓他覺得放鬆、舒服,有些患者針灸完了眼睛瞇一下,10分鐘就覺得精神很好,得到了很妥善的照顧 ,疼痛也減輕不少。

花蓮慈濟救護
特搜隊員的體力及精神壓力負荷大,針灸、拔罐等有助安定心神、補充體力。圖片來源 /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提供

特搜隊員無私奉獻心繫救難,除了止痛更需安神

這幾天我們也輪流上太魯閣支援義診,義診是花蓮縣中醫師公會及花慈中醫部發起,由何副院長帶著花慈醫師跟理監事,挺進太魯閣進行中醫義診,主要是協助特搜隊員的醫療照護,因為他們可能會受傷、中暑或者睡不好,例如要在險峻山路裡面走上一整天,裝備又很重, 背痛、手痛、肩膀痛、腳痛等狀況很常見。

診療過程中,有件事讓我很心疼。一位搜救隊員告訴我,他們看到受難者被大石頭壓住了,想要把他抬出來,可是石頭又大又重根本動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想救又救不到人,心裡著急、難受得不得了。

我發現,救難隊員除了身體疲勞, 更承受了無比的精神及心理壓力,我從他們的神情看出,除了身體疲勞的勞損傷害及精神疲勞,他們還有神亂──心神不安寧, 即使放假回家也睡不好、睡不著的精神困倦和疲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通常我會跟他們聊聊,讓他們紓緩心理壓力,然後用頭皮針協助安神,放鬆,改善他們的睡眠狀況。

像特搜隊的工作性質,一定有長期的勞損像腰痠、手痛,走路腳會痛等很常見,這次大家又在高壓下連續工作,不少特搜隊員舊傷復發,譬如有位隊員的腳大姆趾上有明顯傷疤,應該是之前受的傷,這次又走很多山路,後來他的腳一踩到地板就會痛,我發現他的腳有點紅腫, 腳拇趾已經發炎, 當下幫他做針灸處理,並貼上藥布,讓他能稍微紓緩,可是單次治療畢竟效果有限,還是需要長時間來處理。

這是我第一次診治特搜隊員,最大的感觸是:很多職業真的不是人幹的!像他們身體不舒服,很需要休息,我在幫他們做針灸時,說好要留針10分鐘,可是他們就想趕快把針拔掉,不是怕痛,而是不想離開崗位太久──因為知道前面還有很多人在等著,個人身體的不舒服,就被放到後面,趕快要去幫助別人,真的是很無私又偉大。

我覺得,作為第一線幫助別人的人,自己的身體還是要先顧好,才有能力幫助別人,希望特搜隊員要好好照顧自己,為了他們喜愛的工作,也為了他們所愛的人。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補充能量,目前早上、下午各有中醫師支援義診,提供針灸、拔罐、刮痧治療等醫療服務,之後會增加艾灸,因為我們發現,很多特搜隊員看起來「汗ㄘㄠˋ(體格)」很好,可是把起脈來身體其實是虛的,可以用艾灸補充能量,並能在變天時預防感冒,這是我們可以為這群英雄所做的、小小的「加油」。

(本文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諭臨)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