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目混珠:請忘掉童年看過的革命電影|評論|兩岸|on.cc東網

魚目混珠:請忘掉童年看過的革命電影-守魚 法律學者

201507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革命電影中,世界是白加黑的,反抗是極端的;這令很多人以為「抗爭就要刀子見紅」。
有人這樣說,一個地下黨被捕,正確的應對是埋掉發報機、撤掉交通站而不是組織示威遊行。
這個評論,是針對一篇文章,談到益仁平被打壓的事情出來了以後,業界的態度比較冷漠。於是,在行業裏應對聲援的呼籲,被解讀為了要公開抗爭。這個解讀當然過度了,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聲援並不一定等於要做出非常激烈的行動,表達適度的關注就夠了。
但這樣一個解讀還是很有意思,背後的基礎在於將對抗過於理想化,基本等於紅色革命的程度。紅色革命電影是騙人的,但是也並非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對應的情景。如今的這些恐怖組織也是這樣活動的,用秘密的組織手段躲避管控。而反抗運動,如果要做到這樣的程度,首先組織化程度要足夠高,至少有一定的資源和力量與政權對抗。這在現今的中國,只能是一種神話,不可能有任何高度組織化的力量能夠在打壓下生存,連黑社會都無法做到,更不用說民間組織了。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民間的公益組織被暫時性的打壓了,那麼為了更好地組織反抗,要進入更加秘密的活動,保存有生力量,等待機會反撲。現在問題就來了,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嗎?在面對打壓的時候,被刑拘的人能夠獲得自由就是很好的結果。如果還想進一步與強大的組織力量對抗,幾乎只能是一種幻想。
民間當然是弱小的,面對打壓,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如果還想進一步的通過隱秘的行動保存有生力量,那不過是做了黃粱一夢。在當今的控制能量之下,哪裏還能存在秘密反抗的空間呢。
可是,童年時代的電影,灌輸出來的對於社會反抗的概念還一直存在,也帶來了錯誤的理解。在這些電影作品的影響下,世界是白加黑的,反抗是極端的。這樣的錯誤想法影響了很多人,一對於抗爭就要刀子見紅,一定要堅決徹底,否則就算不上抗爭。所以,談到要聲援益仁平,就一定要上街抗議,示威遊行,要犧牲。呼籲聲援就是呼籲堅決的對抗,就是呼籲犧牲,最終就變成了一種道德逼迫。
而正因為這樣對反抗的錯誤理解,也給用革命嚇人的言論空間留下了基礎。語言上的反抗變成了文革再現,被當做紅小兵,而現實的對於社會變革的激進行動,就一定是紅色革命,血流成河,無差別的大規模屠殺。而如果這樣的反抗和社會變革如此可怕,那麼寄希望於現政權的自我改良變革就變成了最合理的選擇。
如果更誠實的面對民間社會的實力,我想完全無法把民間的工作類比為地下黨,而面對打壓的時候,也不至於幻想用秘密的手段進一步的對抗。面對打壓的事件,會有一些更為勇敢者持續的做出行動,能喊出幾聲,表達一下態度,也是很好的聲援。
在打壓最為強力的時候,沒有行動空間,表達態度,不僅僅是聲援,也正好是亮明選擇的時候。面對益仁平事件,厭惡打壓,支持民間行動的人,在價值觀上屬於一種,還而覺得益仁平被打壓在於沒有工作的策略,或者不應該選擇對抗的姿態,在價值觀上屬於另一種。
感慨缺乏聲援,就變成了道德批判沒有人做出激烈的反抗行動。這樣貌似激進的評論,並非激進,而不過是對抗爭的錯誤理解。或者借將聲援等同於最激進的行動,這樣來為不聲援的選擇辯護,還是迴避了內心。許多時候,不過是需要一個坦誠的態度,一個真實的看法,面對現實的道德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