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_百度百科

鲍勃·迪伦

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
收藏
0有用+1
0
鲍勃·迪伦(Bob Dylan),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 [73-74]
鲍勃·迪伦在高中的时候参加了摇滚乐队 [7]大学期间他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 [8]并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 [11]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 [8]1962年,鲍勃·迪伦加盟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并发行首张个人专辑《鲍勃·迪伦》, [9]拿到了当年格莱美最佳民谣录音奖的提名。1963年5月,出版新专辑《随心所欲的鲍勃·迪伦》,这大大提升了他的知名度。 [12]1965年,鲍勃·迪伦又发行唱片《londe on Blonde》(无数金发女郎),这标志着鲍勃·迪伦音乐事业高峰的来临,也标志着鲍勃·迪伦成为民谣复兴运动的领袖。 [10]同年,鲍勃·迪伦宣告民谣生涯结束,正式走进摇滚乐坛。 [13]1971年,鲍勃·迪伦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1973年,鲍勃·迪伦参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15]1979年,依靠单曲《Gotta Serve Somebody》获得了最佳摇滚男歌手奖,这是他首次以个人名义获奖 [82]1988年他入选了美国摇滚名人堂 [83]
2013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宣布鲍勃·迪伦为其荣誉成员,表彰他为美国文学和音乐所作的贡献,成为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摇滚音乐家。 [1]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3]2022年5月10日,世界上第一家鲍勃·迪伦博物馆—鲍勃·迪伦中心(Bob Dylan Cente)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小城塔尔萨市开放。 [5]
本    名
鲍勃·迪伦
外文名
Bob Dylan [73]
民    族
犹太人 [6]
国    籍
美国 [74]
出生地
美国明尼苏达州 [74]
出生日期
1941年5月24日 [74]
毕业院校
明尼苏达大学(中途辍学未毕业) [8]
星    座
双子座 [75]
代表作品
《鲍勃·迪伦》 [9]《londe on Blonde》 [10]
主要成就
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72]
2000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72]
2001年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72]
2008年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 [70]
2013年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71]展开
流    派
摇滚、民谣 [13]
别    名
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73]
职    业
唱作人、艺术家、作家 [73]
信    仰
基督教 [94]

早年经历

播报
编辑
鲍勃·迪伦,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犹太人。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尔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6]于1941年5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城,父亲亚伯拉罕及母亲贝亚特里斯属中产阶层,他们在图卢斯经营一家五金和电器商店。迪伦自小便显示出罕有的音乐天赋,十岁时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中学时他又与同学组成了当地的第一个摇摆乐队。高中时,他参加了摇滚乐队 [7]
高中毕业后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大学时期,他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 [8]鲍勃和不少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厌倦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他整天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到自己。当时的摇滚乐还并没有成型,不少年轻人都嫌弃“三件套”式的音乐太简单,于是鲍勃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从扒流行民歌组合金斯顿三重唱(Kingston Trio)开始,到疯狂地模仿当红的民谣歌手伍迪-格斯里(Woody Guthrie)。之后,鲍勃·迪伦慢慢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11]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 [8]
1962年2月,鲍勃·迪伦在纽约公寓 [6]

演艺经历

播报
编辑

初受关注

离开大学以后,鲍勃·迪伦开始转型创作,他几次三番地去找乐评人Robert Shelton,给他唱自己的歌。直到Shelton意识到他的价值,把他推荐给各个唱片公司,并在《纽约时报》上对他大加赞赏,才终于引发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制作人John Hammond的注意,并为他挣得了一纸唱片合约 [8]1962年,鲍勃·迪伦加盟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并发行首张个人专辑《鲍勃·迪伦》 [9]这首歌是以翻唱黑人老布鲁斯为主,以自己创作为辅。唱片中有一首歌可以让我们对这时候的鲍勃·迪伦有个很好的认识,这首歌是他自己创作的“Song to Woody”(献给伍迪的歌) [10]虽然反响不佳,但拿到了当年格莱美最佳民谣录音奖的提名,最终并未获奖,这是鲍勃-迪伦12次格莱美提名当中唯一没有拿奖的一次 [83]但是次年的第二部专辑《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大获成功,让迪伦迅速崛起为美国流行音乐的领军人物 [9]
1963年初,鲍勃·迪伦到英国巡回演出时,在BBC电台弹唱了《城堡大街的疯屋》不久,他回到美国录制下一个专辑。当年5月,新专辑《随心所欲的鲍勃·迪伦》问世这使他名声大振。其中的《倾盆大雨》《在风中吹》和《战神》成为他的经典歌曲。这张专辑是鲍勃·迪伦的第1张上榜作品,排名第22 [12]

歌坛闪耀

1965年,鲍勃·迪伦宣告民谣生涯结束,正式走进摇滚乐坛。 [13]1965年3月 [97]《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发行。专辑中对英国摇滚乐队大加赞赏,而且很多歌曲中间都要加上一段The 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的歌曲。表现了鲍勃·迪伦改变自己风格的决心。专辑中的一首“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深藏的思乡布鲁斯)和“Mr.Tambourine Man”(打手鼓的先生)大获成功。但鲍勃·迪伦的歌迷们也开始渐渐分化开来。有不少人对他的新尝试表示不满。但鲍勃·迪伦并没有停下步子,他在这一年有发行了专辑《Highway 61 Revisited》(重返六十一号公路),为了表示对滚石乐队的敬意,鲍勃·迪伦写下里了那伟大的“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这首歌在那一年名列排行榜第二,它为鲍勃·迪伦赢得了更多的歌迷, [10]也从此改变了流行音乐的传统分类 [8]专辑中鲍勃·迪伦又发行了唱片《londe on Blonde》,标志着鲍勃·迪伦音乐事业高峰的来临 [10]
1966年,一次车祸暂时中断了鲍勃·迪伦正处在颠峰期的音乐事业。1967年,鲍勃·迪伦新专辑《John Wesley Harding》发行,他却遭受到非议,因为鲍勃·迪伦好象又回到了民谣时期的音乐风格 [10]
1968年,鲍勃·迪伦出版的专辑《约翰·威斯利·哈丁》和1969年的《纳西维尔天际》,都明显地受到乡村音乐的影响,后一专辑中的《躺着的女人躺着》是他最后一首上榜的10佳歌曲之一 [14]

多面发展

1971年,鲍勃·迪伦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1973年,鲍勃参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15]他在该电影中扮演了比利小子的同情者—飞刀手,他文质彬彬,面色苍白,表面唯唯诺诺内里却阴险手狠,塑造了一个不辨是非的飞刀手形象。在此片中,他还担纲全部音乐制作,并献唱了主题曲《敲天堂之门》 [17]同年,鲍勃·迪伦出版了诗歌与绘画选集《写写画画》(Writings and Drawings),首次为他的歌曲配上插图。 [16]
1974年,发行专辑《轨道上的血》。隔年,发行专辑《欲望》。1977年,鲍勃·迪伦投入到“滚雷”乐队巡回演出中,并据此推出了一部长达4小时的影片《雷纳多和克拉拉》,影片中还插入了一段由他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1978年,鲍勃·迪伦发行了唱片《合法街区》。1979年,鲍勃·迪伦宣布自己成为“再生基督徒”,后期他的创作中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后鲍勃·迪伦发行的4张唱片《慢车开来》《得救》《爱的爆发》和《异教徒》均带有宗教意味 [15]同年,鲍勃·迪伦依靠单曲《Gotta Serve Somebody》获得了最佳摇滚男歌手奖,这是他首次以个人名义获奖 [83]
鲍勃·迪伦绘画作品之一 [15]

平稳发展

1986年,鲍勃·迪伦恢复巡回演出 [83]1988年他入选了美国摇滚名人堂 [82]
1989年,发行专辑《Good As I Been to You》和《World Gone Wrong》,并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谣,翻唱了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歌曲 [84]
鲍勃·迪伦演唱会图

获奖不断

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向鲍勃·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外界的各种褒奖没有使迪伦沦陷,他对自己的评价调侃而中肯:“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25]
1991年,鲍勃·迪伦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18]1992年,为庆祝鲍勃50岁生日,CBS公司发行三合一专辑《私录卡带系列》此专辑收录了他1961-1991年的出版的歌曲。 [2]1994年,鲍勃·迪伦将自己绘制的一批画以《绘制苍白》(Drawn Blank)为名结集出版,这本图册以素描和炭笔画的方式记录他从1989至1992年在全球举办“永不停止的巡演”(Never Ending Tour)时遇到的事物,也因此他的绘画才能逐渐被大家看见 [19]
1996年1月,一个以挪威为基地的委员会,开始筹划并准备为鲍勃·迪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为此,艾伦·金斯堡特地撰写了一封推荐信。1997年8月,来自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英语与艺术教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8]
1997年,鲍勃·迪伦推出了以冷嘲热讽的眼光看待死亡的专辑《头脑停转》(Time Out of Mind),上市的第一周得到第10名,总共卖出10.1万张,并且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年度唱片奖 [20]
2000年,鲍勃·迪伦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21]
2004年10月,鲍勃·迪伦出版了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Chronicles,Vol.1》,中文简体版译名为《像一块摇滚石》或《编年史》,书中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仍有可取之处。推出之后,该书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这本回忆录证明,鲍勃·迪伦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文化观察家和思想奇特的诗人 [22]同年,《滚石》杂志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鲍勃·迪伦的《Like a rolling stone》名列首位,这首歌被引申为一种摇滚精神,一种生活态度。而他的另外一首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同样进入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是“民歌摇滚”的代表作,被奉为民权运动的圣歌。 [21]
2006年,鲍勃·迪伦创作的《摩登时代》同时登上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爱尔兰、挪威和瑞典的排行榜榜首,在英国排名第3,这首歌让他再次站在群山之巅 [20]
2008年的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鲍勃·迪伦获得特别荣誉奖,得奖评语为“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25]
2012年5月,鲍勃·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 [21]2013年,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向鲍勃·迪伦颁发了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对于全球音乐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 [24]同年,他成为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的摇滚音乐家 [23]
2015年,鲍勃·迪伦被美国唱片工业学院评为2015年格莱美音乐关怀年度人物 [85]
2016年,鲍勃·迪伦因为“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3]
2022年5月10日,世界上第一家鲍勃·迪伦博物馆——鲍勃·迪伦中心(Bob Dylan Cente)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小城塔尔萨市开放。 [5]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为鲍勃·迪伦颁布总统自由勋章 [21]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鲍勃·迪伦的初恋女友是民谣歌后琼-贝兹,她喜欢上了迪伦创作的《Song to Woody》,还在几次大型的公开演唱中都带上了迪伦。在鲍勃·迪伦成名后,感情变淡分开了 [25]
鲍勃·迪伦的第一任妻子萨拉陪他走过了车祸和之后的复原,并为他生了几个孩子。可他的这段婚姻只从1965年维系到1977年,1976年,两人的婚姻濒临破裂,他的唱片《Desire》中有一首歌叫《Sara》,每一句都是对妻子的依恋和挽留。1977年,他们还是离了婚 [25]
此后,鲍勃·迪伦又和一位叫卡罗-丹尼斯的伴唱者有过六年的婚姻,还生了一个女儿。两次婚姻的失败给迪伦带来的伤害让他渐渐养成一些怪癖:他只愿意住在汽车旅馆里,喜欢狗儿们围着他转,窗户要大开,不使用空调。在他的孩子眼中,他也是个“疯狂、自闭、孤独的只关心自己的音乐的人” [25]
鲍勃·迪伦子女
姓名
职业
出生日期
妻子
安娜·迪伦 [91]
艺术家 [91]
1967年7月11日 [91]
前妻萨拉·洛恩兹 [92]
山姆·迪伦 [91]
摄影师 [91]
1968年7月30日 [91]
前妻萨拉·洛恩兹 [92]
雅各布·迪伦 [91]
音乐家 [91]
1969年12月 [91]
前妻萨拉·洛恩兹 [92]
德西莉 [91]
未知
1986年 [92]
前妻卡罗琳·丹尼斯 [92]
玛丽亚·迪伦 [91]
作家 [92]
1961年10月21日 [92]
前妻萨拉·洛恩兹 [92]
杰西·迪伦 [91]
电影和电视工作 [92]
1966年1月6日 [92]
前妻萨拉·洛恩兹 [92]

代表作品

播报
编辑

影视作品

参演电影

播报
编辑
我琼·贝兹是个噪音 [26]2023-2-17
饰演
-
导演
Karen O'Connor / Miri Navasky / Maeve O'Boyle
主演
琼·贝兹 咪咪·法里娜
帕蒂·史密斯——朋克的诗歌 [27]2022-1-7
饰演
导演
Sophie Peyrard
主演
鲍勃·迪伦 吉姆·莫里森艾伦·金斯堡
影子王国 [28]2021-7-18
饰演
-
导演
阿尔玛·哈勒
主演
鲍勃·迪伦 Alexander BurkeJanie Cowan
鲍勃·迪伦碎碎念 [29]2021-7-18
饰演
-
导演
约翰·希尔寇特 Jennifer Lebeau
主演
鲍勃·迪伦
伍迪.格思里:三和弦与真相 [30]2019-4-19
饰演
-
导演
Todd Austin
主演
比利·布拉格 Nora Guthrie阿洛·古瑟瑞 Arlo Guthrie
鲍勃迪伦:麻烦不再有 [31]2017-10-2
饰演
-
导演
Jennifer Lebeau
主演
鲍勃·迪伦
内心的传声筒:保罗.巴特菲尔德的故事 [32]2017
饰演
-
导演
约翰·安德森
主演
Paul Butterfield 迈克·布卢姆菲尔德Elvin Bishop
Dylan on 'Don't Look Back' [33]2015-11-24
饰演
-
导演
-
主演
鲍勃·迪伦
Snapshots from the Tour [34]2015
饰演
-
导演
彭尼贝克
主演
鲍勃·迪伦
Bob Dylan: Like a Rolling Stone [35]2013-11-19
饰演
-
导演
Vania Heymann
主演
Doron Amit Carly AquilinoMarisa Bramwell
1/2

部分音乐作品

音乐名称
发行时间
语种
唱片公司
《Just Like a Woman [50]
2010-10-18
英语
索尼音乐
《Workingman's Blues》 [88]
2006-08-29
英语
索尼音乐
《Make You Feel My Love》 [87]
1997-09-30
英语
索尼音乐
《You Belong To Me》 [86]
1994-01-01
英语
Interscope
《Every Grain of Sand [44]
1981-08-12
英语
索尼音乐
《Tangled up in Blue [51]
1975-01-17
英语
索尼音乐
《If You See Her, Say Hello》 [90]
1975-01-17
英语
索尼音乐
《Forever Young》 [89]
1974-01-18
英语
索尼音乐
《I Shall Be Released [48]
1971-11-17
英语
索尼音乐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49]
1967-12-29
英语
索尼音乐
《Like a Rolling Stone [53]
1965-08-27
英语
索尼音乐
《Visions of Johanna [45]
1965-03-20
英语
索尼音乐
《Mr. Tambourine Man [46]
1965-03-19
英语
索尼音乐
It's Alright, Ma (I'm Only Bleeding) [47]
1965-03-19
英语
索尼音乐
《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52]
1963-05-27
英语
索尼音乐

出版图书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时间2023-6-25
    《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1
    《鲍勃·迪伦诗歌集Ⅷ:“爱与偷”(2001—2012)》收录了作为摇滚老炮的鲍勃•迪伦在千禧年后推出的四张口碑力作,好评连连,可谓宝刀不老。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1
    《鲍勃·迪伦诗歌集Ⅵ:帝国滑稽剧(1980—1985)》是2017年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勃·迪伦。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1
    《鲍勃·迪伦诗歌集Ⅳ:敲着天堂的大门(1970—1975)》是2017年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勃·迪伦。
  •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 [58]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
    《鲍勃·迪伦诗歌集》一书收录鲍勃·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生涯中31张经典专辑共369首作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1
    《鲍勃·迪伦诗歌集Ⅲ:像一块滚石(1965—1969)》是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 鲍勃·迪伦,译者: 包慧怡 / 马世芳 / 胡续冬 / 奚密,2017年出版。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1
    《鲍勃·迪伦诗歌集Ⅰ:暴雨将至(1961—1963)》是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勃·迪伦。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03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是2017年3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06-1
    即“Like a Rolling Stone”,是美国创作歌手鲍勃·迪伦的作品。
  • 狼蛛 [63]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20-9
    《狼蛛》是一部由[美] 鲍勃·迪伦所著书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2-6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是2012年6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霍华德·桑恩斯。本书是一本介绍著名音乐人鲍勃·迪伦人生每一个方面的书。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类别诗歌
    作品时间2017-6-1
    《鲍勃·迪伦诗歌集Ⅶ:红色天空下(1985—1997)》本书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 鲍勃·迪伦
  •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时间2015-2-28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
  • 鲍勃·迪伦诗歌集 [3]
    作者名称 鲍勃·迪伦
    作品时间2017-6
    《鲍勃·迪伦诗歌集》是2017年6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鲍勃·迪伦。

绘画作品

2022年,鲍勃·迪伦在美国迈尔密举办个人画展,《花样年华》中梁朝伟扮演的周慕云、《春光乍泄》中张国荣扮演的何宝荣都被迪伦画成了油画 [67]

社会活动

播报
编辑
2008年6月14日,个人艺术展在伦敦Halcyon画廊开幕,展出The Drawn Blank系列是鲍勃·迪伦最权威的作品 [81]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格莱美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06 [72]最佳摇滚歌手《Someday Baby》获奖
2001 [72]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Love And Theft》提名
1998 [72]最佳当代民谣专辑《Time Out of Mind》获奖
1997 [72]最佳摇滚男歌手《Cold Irons Bound》获奖
1997 [72]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Time Out of Mind》获奖
1994 [72]最佳传统民谣专辑《World Gone Wrong》获奖
1991 [72]终身成就奖获奖
1989 [72]最佳摇滚演唱组 《Traveling Wilburys Volume One》获奖
1980 [72]最佳摇滚男歌手《Gotta Serve Somebody》获奖
1973 [72]年度专辑奖《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获奖
1963 [72]最佳民谣录音《Bob Dylan》提名
格莱美名人堂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06 [72]格莱美名人堂《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Rock》获奖
2002 [72]格莱美名人堂《Mr. Tambourine Man》获奖
2002 [72]格莱美名人堂《Highway 61 Revisited》获奖
1999 [72]格莱美名人堂《Blonde on Blonde Rock》获奖
1998 [72]格莱美名人堂《Like a Rolling Stone》获奖
1994 [72]格莱美名人堂《Blowin' in the Wind》获奖
其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00 [72]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奇迹小子》获奖
2001 [72]金球奖《Things Have Changed》获奖
1963 [72]Tom Paine奖获奖
1997 [72]The Dorothy and Lillian Gish奖获奖
2000 [72]获Polar音乐奖获奖
2007 [72]西班牙Asturias王子奖获奖
法国艺术勋章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13 [71]军团骑士获奖
普利策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08 [70]第92届特别荣誉奖获奖
诺贝尔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16 [69]诺贝尔文学奖获奖
2006 [69]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96 [68]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人物争议

播报
编辑

性侵丑闻

2021年8月,一名署名为J.C.的女性指控音乐家鲍勃·迪伦在女方还是未成年人时,对其进行了性虐待、殴打和非法监禁。鲍勃·迪伦的经纪人驳斥了这一指控,在其发给《华尔街日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指控是不真实的,将进行辩护。 [4]

获奖争议

关于美国唱作人鲍勃·迪伦争议之处:支持者认为评委会态度先锋,大胆突破,从1996年就被提名、陪跑20年的鲍勃·迪伦终于名至实归;反对者则认为将文学奖颁给歌手成了行为艺术,更像是评委们的一次集体“致青春” [93]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在法国看来,鲍勃·迪伦赋予音乐的、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性力量 [76](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 评
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45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 [77]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 评)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 [78](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 评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 [79]郑钧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 [80]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