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水日,你喝的功能水新鲜吗?如何科学喝水?

今天是世界水日,我们来聊一个非常日常却常被忽视的问题。市面上各种功能水层出不穷,什么山泉水、火山水、洞穴水、地下泉水、富氧水、小分子水等等,听着都高大…
关注者
119
被浏览
10,526

92 个回答

小时候喝水都是直接喝山泉水和井水,如今谁还敢直接喝井水,大肠杆菌严重超标了,烧开都不敢喝了,只能拿来冲厕所了。

科技越来越发达了,但饮用水越来越不新鲜了,保护水资源越来越重要了。

世界水日为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每年的“世界水日”,各个国家地区都会举办一些关于“水资源”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的意识。

饮水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虽然为了健康着想,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

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L至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到2杯。

如何健康饮水?

适时饮水,别等口渴再喝水

口渴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因此要避免出现口渴才饮水,应主动喝水。当机体排尿次数和尿液量比平时明显减少或颜色明显加深时,提示机体可能出现缺水,应注意补水。

早晚各饮用一杯水,有利于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由于呼吸作用、出汗等丢失的水分,但是不建议进餐前大量饮水,避免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适量饮水,按需补充水分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为3000ml,其中食物中获取的水为1300ml,每日适宜水摄入量为1700ml;女性总水适宜摄入量为2700ml,食物中获取水约1200ml,每日适宜水摄入量1500ml。

不同年龄、不生理状态人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分需要量也不同,如孕期、高温、高湿、大量运动等情况下需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量,出现大量出汗等电解质流失时需同时补充电解质。

正确饮水,少喝含糖饮料

建议成年人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儿童不喝含糖饮料。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多种对健康有益成分经过白水浸泡可溶出到茶水中,适量饮用对健康有益。

而含糖饮料因主要成分是水和添加糖,摄入过多有增加龋齿、超重肥胖等健康风险。

2023年1月2日,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团队的研究强调了充足饮水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显示,喝足量的水,可以使寿命更长,减缓衰老,患多种慢性病的风险大大降低(包括心力衰竭、痴呆症、中风、糖尿病、慢性肺病等等)。

如何做到科学饮水呢

1、不能只把喝水视为解渴的行为,而应该每天定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2、饮料不能代替饮用水:饮料通常含有高糖分、添加剂等成分,不能代替饮用水。虽然某些饮料如椰子水等也含有水分,但它们不能完全代替饮用水。饮用水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3、饮水量的标准: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最少需要饮用1.5升至1.7升的水,但这个量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如果你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就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

5、保持稳定的水摄入量

每天的饮水量应该稳定,避免过度波动。保持稳定的水摄入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水平衡和代谢稳定。

6、早晨饮水: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以促进肠道排空,并补充夜间失去的水分。这有助于预防便秘和促进消化

7、避免饮用过量:虽然水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水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一般来说,每天的饮水量不应超过3升,具体饮水量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8、注意水质饮用干净、安全的水对健康至关重要。使用净水器或购买瓶装纯净水可以确保水质安全。避免饮用未经处理或来源不明的水,以防止潜在的健康风险。

9、合理安排饮水时间:除了早晨饮水外,还可以在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合理安排饮水时间,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平衡和代谢稳定。避免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一次性饮用过多水,以免造成胃部不适或水中毒。注意身体信号。

10、 喝水35℃~40℃最适宜: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最为适宜,因为这与人体内的温度相接近,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