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物生卒年列表 - gsgsd的創作 - 巴哈姆特

創作內容

0 GP

先秦人物生卒年列表

作者:路人│2013-01-04 22:46:13│巴幣:0│人氣:1166
《先秦人物生卒年列表》
此表除確定生卒年或生年的人物,並加上推測生卒年的人物。在表末列有人物生卒年的考訂。

**先秦(218位)
周武王姬發(前1087──前1043)
周文公姬旦(約前1085──?)
秦嬴(約前910──前858)
秦侯(約前885──前848)
秦公伯(約前865──前845)
衛武公(前852─前758)
秦仲(約前845──前822)
秦莊公(約前825──前778)
世父(約前805──?)晉文侯姬仇(前805──前746)
曲沃桓叔姬成師(前802──前732)
周幽王姬宮湦(前795──前771)秦襄公(約前795──前766)
鄭武公姬掘突(約前793──前744)
姬伯服(前779──前771)
秦文公(約前770──前716)
鄭莊公姬寤生(前757──前701)
京城太叔姬段(前754──?)陳桓公媯鮑(前754──前707)陳廢公媯佗(前754──前706)
秦靜公(約前750──前718)
仲子(前748──前721)
鄭昭公姬忽(約前746—前695)
文姜(約前734──前668)
魯桓公姬允(約前731──前694)
公孫無知(前729──前685)
秦憲公(前725──前704)管夷吾(仲)(約前725──前645)
秦武公(約前711──前678)
秦德公(前710──前676)
秦出子(前708──前698)
魯莊公姬同(前706──前662年)
田敬仲陳完(前705──?)
晉文公姬重耳(前671──前628)
王子穨(前696──前673)
秦宣公(約前692──前664)
秦成公(約前691──前660)
秦穆公(約前689──前621)
郤縠(前682──前532)
甘昭公姬叔帶(前672──前635)
秦康公(約前670──前609)
季隗(前668──?)
奚齊(前665──前651)
趙盾(前655以後──前601)
晉悼子(前652──前651)
秦共公(約前650──前605)
晉靈公姬夷皋(約前624──前607)
秦桓公(約前630──前537)
絳縣老人(前616──?)
秦景公(約前610──前577)
后子鍼(約前605──?)
宋共姬(約前602──前543)
楚共王羋審(前600──前560)
秦哀公(約前590──前501)范宣子士匄(前590──前548)
趙武(約前589──前541)
晉悼公姬周(前586──前558)
鄭簡公姬嘉(前575──前530)魯襄公姬午(前575──542)
秦夷公(約前570──?)
周太子晉(子喬)(約前566──約前549)
知悼子知盈(伯夙)(前564──前533)
魯昭公姬裯(前560──前510)
孔丘(仲尼)(前551──前479)
秦惠公(約前550──前491)
秦商(子丕)(前547──?)
顏由(路)(前545──?)鄧析(約前545──前501)
仲由(子路,一作季路)(前542—前480)曾蒧(子皙)(約前530──約前475)
楚太子建(前541──前520)
衛靈公姬元(前540──前493)
漆彫開(子開)(前540──約前450)
閔損(子騫)(前536──約前487)
孫武(長卿)(約前535──約前480)
孔鯉(伯魚)(前532──前483)梁鱣(叔魚)(前532或前522──?)
秦悼公(約前530──前477)
楚昭王熊珍(約前526──前489)
冉雍(仲弓)(前522──?)冉求(子有)(前522—─約前462)商瞿(子木)(前522──?)
高柴(子羔)(前521──?)巫馬施(子旗)(前521──?)宓不齊(子賤)(前521或前502──?)顏回(子淵)(前521—前481)
端木賜(子貢)(前520──約前450)宰予(子我)(約前520──約前481)
有若(子有)(前518或前508──約前457)
秦厲共公(約前515──前443)原憲(子思)(前515──?)樊須(子遲)(前515──?)顏幸(子柳)(前515或前505──?)
澹臺滅明(子羽)(前512──?)
陳亢(子亢,一字子禽)(前511──?)
公西赤(子華)(前509──?)
卜商(子夏)(前507──約前420)
言偃(子游)(前506──約前445)
曾參(子輿)(前505──約前436)
顓孫師(子張)(前503──約前450)
冉孺(子魯)(前501──?)曹卹(子循)(前501──?)伯虔(子析)(前501──?)
秦躁公(前499──前429)秦懷公(前499──前425)
公孫龍(子石)(前498──?)
叔仲會(子期)(前497──?)
孔伋(子思)(約前483──約前402)
曾侯乙(約前477──前433)
大巫嫗(約前475──約前406)曾申(子西)(約前475──約前405)申詳(約前475──約前405)田子方(約前475──約前400)
秦昭子(約前470──?)禽滑釐(慎子)(約前470──約前400)
秦簡公(前468──前400)墨翟(約前468──約前376)
段干木(約前465──約前395)
李悝(約前455—約前395)
秦靈公(約前450──前415)列禦寇(約前450──約前375)
甯越(約前445—約前385)
吳起(約前440──前381)
田悼子(約前430──前405)
秦惠公(前428──前387)
齊太公田和(約前425──前385)
秦獻公嬴師隰(前424──前362)
孟勝(約前420──前381)告子(約前420──約前350)
田襄子(約前410──約前355)
齊侯田郯(約前403──前374)
齊桓公田午(前400──前357)申不害(約前400──前337)魏惠成王魏罃(前400──前319)
楊朱(約前395──約前355)季梁(約前395──約前340)慎到(約前395──約前315)
商鞅(約前390──前338)尸佼(約前390年──約前330)許行(約前390年──約前315)
秦出子(前389──前385)
鄒忌(約前385──約前319)田忌(約前385──約前315)腹[黃享](約前385──約前315)淳于髡(約前385──約前305)
孺子田喜(約前384──前374)
秦孝公嬴渠梁(前381──前338)
孫臏(約前380──約前320)子華子(約前380──約前320)鐸椒(約前380──約前320)
齊威王田因齊(約前378──前320)
白圭(約前375──約前290)
孟軻(子輿)(前372—前289)
惠施(前370年──前310)彭蒙(約前370──約前310)
莊周(約前369—前286)
田鳩(約前360──約前300)季真(約前360──約前290)匡章(約前360──約前290)宋鈃(約前360──約前290)環淵(約前360──約前280)
秦惠文王嬴駟(前356──前311)齊宣王田辟疆(約前356──前301)
田嬰(約前355──?)
樗里疾(約前352──前300)屈平(原)(前352──前281)
尹文(約前350──約前285)慎到(約前350──約前275)田駢(約前350──約前275)接子(約前350──約前275)詹何(約前350──約前270)陳仲(約前350──約前260)
趙武靈王趙雍(前344──前295)中山王(約前344──前310左右)
秦武王嬴蕩(前329──前307)
嬴侯(前326以前──前257)
秦昭襄王嬴則(前325──前251)莊辛(約前325──約前255)
齊湣王田地(約前323──前284)
公孫龍(子秉)(約前320──約前250)魏牟(約前320──約前245)
荀況(卿)(約前313──約前238)
孔穿(子高)(約前312──約前262)
趙惠文王趙何(前310──前266)
秦悼太子(約前305──前276)魯仲連(約前305──約前245)鄒衍(約前305──約前240)虞卿(約前305──約前235)
秦孝文王嬴柱(前303──前250)
齊襄王田法章(約前300──前265)趙威后(前300以後──前264)君王后(約前300──前249)
龐煖(約前295──約前240)鄒奭(約前295──約前230)
孔順(子慎)(約前293──約前237)
劇辛(約前290──約前242)呂不韋(約前290──約前235)
齊王田建(前283年以後──前221)
秦莊襄王嬴子楚(前281──前247)
韓非(約前280──前233)李斯(約前280──前208)
舒祺(前279──?)
田假(約前275──前205)
尉繚(約前270──前220)
孔鮒(子魚)(約前264──約前208)
囗喜(前262──前217)
囗敢(前260──?)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
嬴成蟜(約前256──?)
甘羅(約前255──?)
囗速(前251──?)
楚幽王熊悍(前240年以後──前228)秦舞陽(前240──前227)秦三世嬴子嬰(約前240──前206)
楚哀王熊猶(前238以後──前228)
囗獲(前236──?)
囗恢(前229──?)
秦二世嬴胡亥(前229或前221──前207)
囗穿耳(前220──?)
 

考訂:

考周武王生卒年
周武王享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証》作:「武王年四十五。(《輯校》作「五十四」)」學者楊寬說其享年「近乎事實」(楊寬,《西周史》頁138,上海人民出版社),此從之。而卒年則從《夏商周斷代工程》所定,為前1043年,上推其生年為前1087年。

考周公旦生年
周公為武王弟,《列女傳》有云:「太姒……生十男:長伯邑考,次武王發,次周公旦,次管叔鮮……(《史記·管蔡世家》作:「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不知孰是?)」則生年必小武王約兩三歲左右,不一定十分準確,則生年大約在前1085年左右。卒年因史書記載不明,不得而知。

考秦侯、秦嬴、秦公伯、秦仲、秦莊公、世父、秦襄公、秦文公、秦靜公生卒年
秦憲公生於前725年,依據每代20歲始有一子誕生,上推求得假定生年:
靜公,前725年(憲公生年)+20年=前745年
文公,前745年(靜公假定生年)+20年=前765年
襄公,前765年(文公假定生年)+20年=前785年
莊公,前785年(襄公假定生年)+20年=前805年
然此表依然有誤,秦莊公假定生年為前805年,但其即位年為前821年,相差16年。襄公假定生年為前785年,其即位年為前777年,假定僅9歲,《史記.秦本紀》此年記載「以女弟繆嬴為豐王妻」,考量襄公其妹此年蓋在15、16歲左右,襄公年齡不可太小。所以靜公生年推前5年,襄公生年推前5年,莊生年推前10年,再得出:
靜公,前725年(憲公生年)+25年=前750年
文公,前750年(靜公假定生年)+20年=前770年
襄公,前770年(文公假定生年)+25年=前795年
莊公,前795年(襄公假定生年)+30年=前825年
依此表,得出莊公在前821年時,年約5歲,年幼失父。襄公在前777年時,年約20歲,誤差概在正負10年以內。接著再依此上推求得假定生年:
秦仲,前825年(莊公假定生年)+20年=前845年
秦公伯,前845年(秦仲假定生年)+20年=前865年
秦侯,前865年(秦公伯假定生年)+20年=前885年
秦非子,前885年(秦侯假定生年)+25年=前910年

考衛武公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卒於前758年,而《國語·楚語上》言「昔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據此推算生年應為前852年。

考晉文侯生卒年
《史記·晉世家》、《十二諸侯年表》「穆侯七年,生太子仇」生年在前805年,繼位35年,卒於前746年,年有60。

考曲沃桓叔生卒年
《史記·晉世家》、《十二諸侯年表》「穆侯十年,生少子,名曰成師」生年在前802年。而卒年,《史記·晉世家》作晉孝侯八年(前732),《十二諸侯年表》作晉孝侯九年(前731)。
年表的年數從孝侯至小子侯皆與《晉世家》的年數不同,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年數多從《晉世家》,如哀侯、小子侯。故曲沃桓叔的卒年,從晉世家,年有71。

考周幽王生卒年
《搜神記》卷六記載「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生年在前795年,卒於前771年,年有25。

考鄭武公生卒年
西周犬戎之禍時,《東周列國志》卷三言「世子掘突,年方二十三歲」,依此推算生於前793年,後卒於前744年,年有50。

考姬伯服生年
《史記·周本紀》「幽王三年,褒姒生子伯服」,則生於前779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証·周紀》中的一則「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為大子,與幽王俱死于戲」,則應死於前771年,年有9歲。

考鄭莊公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鄭武公〕十四年,生莊公寤生」,則生於前757年,後卒於在701年,年有57。

考京大叔段生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鄭武公〕十七年,生大叔段」,則生於前754年。《左傳》在前722年言他逃亡衛國,後不知所終。

考陳桓公、陳廢公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陳文公圉元年,生桓公鮑、厲公他(既廢公佗,史記誤作厲公)」」,則二人生於前754年。桓公繼位38年卒,在前707年,年有48。隔年八月,陳廢公被殺(見《左傳·桓公六年》),年有49。

考仲子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宋武公〕十八年,生魯桓公母」,此年為前748年。《左傳·隱公二年》經文「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此年為前721年,則年有28。

考鄭昭公、文姜、魯桓公生卒年
據網友馭浪而行的考証,鄭昭公應生於前746年,卒於前695年10月22日,享年51歲;文姜應生於前734年,卒於前668年7月5日,享年67歲;魯桓公應生於前731年,卒於前694年,享年38歲。
見《魯桓公允出生年齡的討論和推斷》,網址: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70166&extra=page%3D1
見《鄭忽和齊文姜的年齡和推估》,網址: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69688

考公孫無知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齊釐公〕二年,同母弟夷仲年生公孫毋知也」,則生於前729年,前685年春被齊人所殺(見《左傳·莊公九年》),年有45。

考秦憲公生卒年
《史記·秦本紀》「寧公生十歲立,立十二年卒」立年為前716年,依此回推生於前725年,卒於前704年,年有22。

考管夷吾生卒年
生年約於前725年左右,不知何者考証。卒於前645年,年約81。

考秦武公生卒年
秦德公生年為前710年,又其父憲公生於前725年,中歷16年,生年不可推測過早。故假定武公比弟德公大約1、2歲,求出生年在前711年左右。秦憲公去世時,太子秦武公年僅8歲左右,沒有娘家作強力靠山,所以太子之位被廢。前698年即位時,約14歲;卒於前678年,年約34。

考秦德公生卒年
《史記·秦本紀》「德公生三十三歲而立,立二年卒」立年為前678年,依此回推生於前710年,卒於前676年,年有35。

考秦出子生卒年
《史記·秦本紀》「出子生五歲立,立六年卒」立年為前704年,依此回推生前708年,卒於前698年,年有11。

考魯莊公生卒年
《史記·魯世家》「〔魯桓公〕六年,夫人生子,與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左傳》同,則生年在前706年,繼位32年卒,在前662年,年有45。

考陳完生年
《史記·陳世家》「〔陳〕厲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厲公二年為前705年。卒年不詳。

考晉文公生卒年
《史記·晉世家》「獻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晉獻公立在前677年,則生年為前697年,後流亡狄國「是時重耳年四十三」,流亡19年,繼位為晉公「時年六十二矣」在位8年,卒於前628年,年有70。
而《國語》言流亡狄國「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則生年為前671年,後流亡19年,在位8年,死時年有44。
有關晉文公生年問題,此處從白國紅《春秋晉國趙氏研究》,以前671年為主。

考王子穨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莊王元年,生子穨」,生年為前696年。前674年東周發生王子穨之亂,673年夏,鄭、虢聯軍攻入周王城,王子穨被殺,年有24。

考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后子鍼、秦哀公、秦夷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厲共公生卒年
《史記.秦本紀》記載「德公生三十三歲而立,立二年卒」,秦德公元年為在前677年,則前677年+33年=前710年,即秦德公的出生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秦惠公二年,生躁公、懷公、簡公」,秦躁公出生年繫於前499年。
以此二條記載為依據,則秦德公(前710年出生)到秦躁公(前499年出生),中歷212年共12代(見下表),212年除於11代(德公一代不計)等於19.27,平均每代在19、20歲左右始有一子誕生。以此為依據,則求出秦國各君主出生年代,即使有誤,頂多在正負5年以內。
德公┬宣公
  ├成公
  └穆公─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夷公─惠公─悼公─厲共公─躁公

又秦穆公年齡考
《東周列國志·四十八七》言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年六十九歲」,與本人推測秦穆公病抓時的年齡相同。

秦康公生卒考
秦穆公在登基後的第五年娶晉獻公的女兒穆姬為夫人。秦穆公的太子秦康公,《左傳》註釋言生母是穆姬。若生母穆姬此說無誤的話,假定前654年為康公生年,依每代在19、20歲左右有一子誕生為依據,下推各君主生年:秦共公,前630年;秦桓公,前615年;秦景公,前595年;秦哀公,前575年;秦夷公,前555年;秦惠公,前535年;秦悼公,前515年;秦厲共公,前500年。依此必須否認《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秦惠公二年(前499年),生躁公、懷公、簡公」的記載。躁公和懷公皆是秦厲共公之子。

考秦躁公、秦懷公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秦惠公二年,生躁公、懷公、簡公」二人生年在前499年。躁公卒於前429年,年有71。懷公卒於前425年,年有75。「簡公」為懷公子,不可能與父懷公同年生。

考郤縠生卒年
據白紙黑字提供。
其生當前582年,卒於前632年二月(卒見《左傳·僖二十八年》),生年據《國語·晉語四》:文公問元師于趙衰,對曰:「卻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學彌惇。夫先王之法志,德義之府也。夫德義,生民之本也。能惇篤者,不忘百姓也。請使卻縠。」公從之。
《左傳·僖二十七年》冬以卻穀為中軍師,上推五十年則生前582年,次年卒則年51歲。

考王子叔帶生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惠王五年,惠后生叔帶」,生年為前672年。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35年),周王室發生了王子帶之亂,後晉文公出兵殺死王子帶,並護送襄王回國,則年有38。

考季隗生年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文公去狄適齊時,季隗言她「二十五年矣」,晉文公去狄適齊為前644年,依此回推,生年應為前668年,卒年不明。

考奚齊生卒年
《史記·晉世家》獻公十二年「驪姫生奚齊」,生年為前665年,卒於前651年,年有15。

考趙盾生卒年
前656年,趙衰跟隨重耳逃亡狄地,娶狄女叔隗,生趙盾。故趙盾的出生年,當在前655年以後。《左傳》於前601年後己無他相關的記載,大概卒於此年前後,年約55。

考晉悼子生卒年
《史記·晉世家》「獻公二十五年,驪姫弟生悼子」生年為前652年。隔年十一月,里克殺悼子,年2歲。

考晉靈公生卒年
據白國紅著《春秋晉國趙氏研究》,晉靈公年幼繼位,尚在襁褓之中,至其被弒共在位14年,其終年應不會超過20歲,則生年當為前624年,卒年為前607年,年約18左右。

考絳縣老人生年
見《左傳·襄公三十年》三月條,楊伯峻注「絳人生於公元前616年周正三月初一」,卒年不明。

考宋共姬生卒年
宋共姬卒年見《左傳·襄公三十年》,楊伯峻注「其嫁於共公在成公九年,嫁六年而共公死,寡居三十四年,此時己六十左右。」

考楚共王生卒年
《左傳·襄公十三年》楚共王告大夫語「不穀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喪先君……」,「喪先君」指楚莊王,楚莊王卒年為前591年,此年楚共王年為10歲,依此回推,則生年為前600年。後卒於前560年,年有41。

考范宣子生卒年
據白紙黑字提供。
生年據《東周列國志·五十八回》說前575年六月鄢陵之戰時匄十六歲,與《左傳·成十六年》載:范匄趨進,曰:「塞井夷灶,陳於軍中,而疏行首。疏行首者,當陳前決開營壘為戰道,晉、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執戈逐之,曰:「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其父范文子稱之「童子」,則年十六近是。卒年據《左傳·襄二十五年》趙武為政(代士匄),可知其年士匄已卒。

考趙武生卒年
據白國紅著《春秋晉國趙氏研究》,趙武生年當為前591年,卒年為前541年,年有51。

考晉悼公生卒年
《史記.晉世家》言「周之立,年十四矣」,《左傳》同,則生年為前586年,卒於前558年,年有29。

考鄭簡公生卒年
《史記.陳世家》「立釐公子嘉,嘉時年五歲,是為簡公」,鄭僖公卒於前571年,依此回推,可知鄭簡公生年為前575年。後繼位36年,合計年有41。

考魯襄公生卒年
《史記.陳世家》「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為襄公。是時襄公三歲也」成公十八年為前573年,此年襄公僅3歲,可知生年為前575年。後卒於前542年,年有34。

考周太子晉生卒年
《國語.周語下》靈王二十二年有記載太子晉諫言周靈王,被廢為庶民。《逸周書.太子晉篇》晉大夫叔譽言「大子晉行年十五」後晉國派大夫師曠前往。後歸,言太子晉三年後必卒,後果有此事。考《逸周書.太子晉篇》大約發生在周靈王二十年(前552年)以前,則生年大約在前566年左右,卒年大約在前549年左右,年約18。

考知悼子生卒年
《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于是知朔生盈而死,盈生六年而武子卒」,知武子知罃卒於前559年,則知悼子生於前564年,卒於前533年(見《左傳.昭公九年》),年有60。

考魯昭公生卒年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於是昭公十九年矣」,《史記》同,回推生於前560年,後卒於前510年,年有51。

考孔丘生卒年
孔子卒年無異,為前479年。生年有二說:《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公羊傳、穀梁傳並言「〔魯襄公〕二十有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近人大多從前551年說,則年有73。

考秦商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引《家語》言秦商「少孔子四歲」,則生年為前547年,卒年不詳。

考顏由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引《家語》言顏由「少孔子六歲」,則生年為前545年,卒年不詳。

考鄧析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左傳.定公九年》言「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此年為前501年。

考子路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路「少孔子九歲」,則生年為前542年,《左傳.哀公十五年》蒯聵之亂條言被剁為肉醬,卒年在前480年,年有63。

考曾皙生卒年
不知何者考証其生卒年,還考証出比孔子小21歲。

考宰予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楚太子建生年
《史記.楚世家》「平王二年,建時年十五矣」可知生年在前541年。《史記.鄭世家》「八年,楚太子建來奔。十年,太子建與晉謀襲鄭,鄭殺建。」卒年在前520年,年有21。

考衛靈公生卒年
據白紙黑字提供。
《左傳.昭公七年》記載:「晉韓宣子為政,聘于諸侯之歲,(在昭二年) 婤姶(衛襄公嬖人)生子,名之曰元。」

考漆彫開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引《家語》言漆彫開「少孔子十一歲」,則生年為前540年,卒年,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案:錢穆於漆彫開生年誤後30年,作前510年。

考閔損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閔損「少孔子十五歲」,索隱引《家語》同。則生年為前536年。卒年不知何者考証。

考孫武生卒年
生卒年請詳見楊善群著《孫子》(知書房出版)。

考孔鯉生卒年
《史記.孔子世家》「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索隱「按:《家語》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歲而生伯魚」,可知他生於前532年,推算則卒於前483年。

考梁鱣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梁鱣「少孔子二十九歲」,今本《孔子家語》作「少孔子三十九歲」,則生年為前532年或前522年,卒年不詳。

考楚昭王生卒年
據布娃娃提供。
太史遷《楚世家》云:「平王二年,使費無忌如秦為太子建取婦。婦好,來,未至,無忌先歸,說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為太子更求。』平王聽之,卒自娶秦女,生熊珍。」余按:平王納費無忌之言,「自娶秦女」乃其二年(前527年)之事。則平王之「生熊珍」,約當在其三年(前526年)也。(女子十月懷胎約佔一年。)
以此為基準,平王十三年時,楚昭王為11歲,與楚國將軍子常說 「太子珍少」相符合。

考冉雍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引《家語》言冉雍「少孔子二十九歲」,則生年為前522年,卒年不詳。今本《孔子家語》無「少孔子二十九歲」七字。

考冉求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冉求「少孔子二十九歲」,則生年為前522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商瞿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商瞿「少孔子二十九歲」,則生年為前522年,卒年不詳。

考高柴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高柴「少孔子三十歲」,則生年為前521年,卒年不詳。

考巫馬施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巫馬施「少孔子三十歲」,則生年為前521年,卒年不詳。

考子賤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賤「少孔子三十歲」,索隱引《家語》言「少孔子四十九歲」,則生年為前521年或前502年,卒年不詳。

考顏回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子貢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則生年為前520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宰予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有若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有若「少孔子四十三歲」,索隱、正義引《家語》言「少孔子三十三歲」,則生年為前518年或前508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子思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引《家語》言子思「少孔子三十六歲」,則生年為前515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樊須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樊須「少孔子三十六歲」,則生年為前515年,卒年不詳。

考顏幸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顏幸「少孔子四十六歲」,索隱引《家語》云「少三十六歲」,今本《孔子家語》作「四十六」,則生年為前515年或前505年,卒年不詳。

考子羽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則生年為前512年,卒年不詳。

考陳亢生年
今本《孔子家語》言陳亢「少孔子四十歲」,則生年為前511年,卒年不詳。

考公西赤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公西赤「少孔子四十二歲」,則生年為前509年,卒年不詳。

考子夏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則生年為前507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子游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則生年為前506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曾參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子張生卒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子張「少孔子四十八歲」,則生年為前503年,卒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冉孺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冉孺「少孔子五十歲」,則生年為前501年,卒年不詳。

考曹卹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曹卹「少孔子五十歲」,則生年為前501年,卒年不詳。

考伯虔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伯虔「少孔子五十歲」,則生年為前501年,卒年不詳。

考秦躁公、秦懷公生卒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秦惠公二年,生躁公、懷公、簡公」二人生年在前499年。躁公卒於前429年,年有71。懷公卒於前425年,年有75。「簡公」為懷公子,不可能與父懷公同年生。

考公孫龍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言公孫龍「少孔子五十三歲」,則生年為前498年,卒年不詳。

考叔仲會生年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索隱引《家語》言叔仲會「少孔子五十四歲」,今本《孔子家語》無「四」字,蓋闕「四」字。則生年在前497年,卒年不詳。

考孔悝子思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曾侯乙生卒年
據白紙黑字提供。
曾侯乙,死於前433年五月三日甲寅,年約45歲,則約生於前477年,這是考古發現,死年據銘文「三日甲寅」推算,年歲據曾侯乙遺骸復原推定。

考大巫嫗生卒年
《史記.滑稽列傳》褚先生補西門豹列傳載,西門豹為鄴令時,大巫嫗「己年七十」,被西門豹投入河中而亡。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將此事繫於前406年,從之,則生年當為前475年。

考曾申、申詳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田子方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秦昭子生年
見《秦國君主生年推測》。

考禽滑釐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秦簡公生卒年
見《秦國君主生年推測》。

考墨子生卒年
據孫詒讓《墨子閒詁》考証。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排定為前480年至前390年。

考段干木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李悝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本書作「李克」。

考秦靈公生卒年
見《秦國君主生年推測》。

考列禦寇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甯越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吳起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卒於前381年。

田悼子生卒年考:
在「齊太公生卒年考」中考証,田和出生於前425年。史料未記載田悼子的親子關係,但以推算的田和出生年為依據,遂步排列至田成子,推測田悼子為田和之兄的可能性較大,推測至少大個2、3歲左右,估且以前430年作為田悼子的出生年。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田齊君王年世之考訂》,田悼子的卒年當在前405年,如此則年壽有25左右。

考秦惠公生卒年
《史記.六國年表》「秦懷公元年,生靈公」楊寬認為此當作「簡公」之誤,然此作簡公生年,四年後即前424生獻公,年齡未免過小,此或當作「秦懷公元年,生惠公」。今從之。他生於前428年,卒於前387年,年有42。

齊太公田和生卒年考:
在「田郯生卒年考」中考証,田郯出生於前403年,古人最早平均20歲左右有子,估且以前425年作為齊太公的出生年。據《史記》記載,齊太公卒於前385年,如此則年壽約有40左右。

考秦獻公生卒年
《史記.六國年表》「秦靈公元年,生獻公」生年在前424年,卒於前362年,年有63。

考孟勝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卒於前381年左右。

考告子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田襄子生卒年
此人非田齊的田襄子。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田郯生卒年考:
田郯大概是田和之子、田午之兄,在「田午生卒年考」中考証,田午出生於前400年。假設田郯比田午大個2-3歲,估且定生年在前403年左右。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田齊君王年世之考訂》,田郯的卒年當在前375年,如此則年壽約有30左右。

考田齊桓公生卒年:
在《史記》中,提及可靠的出生年或年齡的只有田午。《史記·田世家》索隱注引《紀年》:「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齊康公五年,即前400年。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田齊君王年世之考訂》,田午的卒年當在前357年,如此則年壽有44。

考申不周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任韓相,卒於前337年。

考魏惠成王生卒年
《史記.六國年表》「魏文侯二十五年(當作46年),太子罃生」生年在前400年。而卒年,《史記.魏世家》、《六國年表》作前335年,據楊寬《戰國史》考証,當在前319年,則年有82。

考楊朱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季梁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慎到生卒年
生卒年不知何人考証。

考商鞅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卒於前338年。

考尸子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許行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秦出子生卒年
《史記.六國年表》「惠公十一年,太子生(出子)」此年前389年,卒於前385年,年5歲。

考鄒忌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田忌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腹[黃享]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淳于髡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田喜生卒年考:
田郯子田喜,《史記·田世家》索隱注引紀年稱其「孺子喜」,《說文解字》:「孺,乳子也。」指幼童、小孩。假定田喜在田郯即位當年,即前384年出生。接著田喜與田郯同年去世,至少有11歲,滿符合「孺子」這個稱謂。

考秦孝公生卒年
《史記.秦本紀》「秦獻公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生年為前381年,後卒於前338年,年有44。

考孫臏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子華子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鐸椒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齊威王田因齊生卒年考:
在「田午生卒年考」中考証,田午出生於前400年,古人最早平均20歲左右有子,所以田因齊至少應在前380年以後出生。《史記·田世家》記載田因齊379年即位,接著在前370年一鳴驚人,壯大齊國。試問一個10歲小鬼,有多少政治能力來治理國家?《史記》所載的齊威王元年,即前378年,估且當作田因齊的出生年,他的父親田午此年為23歲,有子合理。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田齊君王年世之考訂》,田因齊的卒年當在前320年,如此則年壽有59。

考白圭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孟子生卒年
從《孟子世家譜》(見維基)。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作前390年至前305年。

考惠子生卒年
從維基百科。

考彭蒙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莊子生卒年
從維基百科。

田鳩、季真、匡章、宋鈃、環淵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秦惠文王生卒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引《秦記》「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年在前338年,以此回推生年當在前356年,卒於前311年,年有46。

齊宣王田辟彊生卒年考:
在「齊威王生卒年考」中考証,齊威王出生於約前378年,古人最早平均20歲左右有子,所以齊宣王至少應在前358年以後出生。後人考訂的齊威王元年,即前356年左右,估且當作齊宣王的出生年。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田齊君王年世之考訂》,齊宣王的卒年當在前300年,如此則年壽約有60左右。

田嬰生卒年考:
《史記·孟嘗君列傳》:「與成侯鄒忌及田忌將而救韓伐魏」,指前241年的桂陵之役,此年田嬰初露頭角。在「齊宣王生卒年考」中考証,齊宣王出生於前356年左右,而田嬰齊宣王的庶弟,估且定前355年為田嬰的出生年。前241年的桂陵之役,田嬰大概有15歲,元服的早。20歲時涉入齊國政治舞臺,田嬰封於薛在前320年五月,此年有35歲以上。卒年不明。

考樗里疾生卒年
樗里疾為秦孝公子,秦惠王弟。秦惠王生年為前356年,則樗里疾生年約前352年左右,卒於前300年,年約55左右。

考屈原生卒年
據高正《屈原生卒年考証》,他認為生年應在前352年(己巳,太歲在寅)農曆正月廿七日(庚寅),卒年應在前281年農曆五月初五日,享年71周歲零3個月又7天。其他說有前340年12月20日生(愛好者郝申《屈原生日考》)。

尹文、慎到、田駢、接子、詹何、陳仲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趙武靈王生卒年
據布娃娃提供。
《史記.趙世家》記載「元年,王少,未能聽政」《大戴禮記.保傅》記載「武靈王五十而弒沙丘」,沙丘之亂發生時間在前295年,則生年應在前344年,年有50。

考中山王囗生卒年
方壺銘文記載「惟十四年……今余方壯」,《禮記.曲禮上》「三十曰壯,有室」,以此知王十四年時,至少滿三十歲。由鼎、方壺的作器年代上推十四年,元年應為前327年。接逾年改元例,王繼位時間應在前328年。鼎銘文「先王成考,早棄群臣,寡人幼童,未通智」,《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弱冠」,可知十至十九歲均為幼學階段,此時王約為16歲左右,約出生於前344年左右。
趙國伐中山為前307年以後,銘文並無中山遭遇嚴重外患的記載,因此去世年應在前308年以前。(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考秦武王生卒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引《秦記》「悼武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年在前311年,以此回推生年當在前329年,後卒於前307年,年有23。

考侯嬴生卒年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記侯嬴事在前257年,從之,同年自殺。

考秦昭襄王生卒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引《秦記》「昭襄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年在前307年,以此回推生年當在前325年,後卒於前251年,年有75。

齊湣王田地生卒年考:
在「齊宣王生卒年考」中考証,齊宣王出生於前356年左右,古人最早平均20歲左右有子,所以齊湣王至少應在前336年以後出生。今估且以前330年作為齊湣王的出生年。據《史記》記載,齊湣王於前384年為大臣淖齒所弒,如此則年壽約有50左右。

考莊辛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公孫龍、魏牟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荀子生卒年
從近人《荀子》注釋本或白話本。

考孔穿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趙惠文王生卒年
《史記.六國年表》「武靈王十六年,生子何」,此年為前310年,後卒於前266年,年有45。

考秦悼太子生卒年
秦昭王太子。秦昭王生年為前325年,古人最早平均20歲左右始有一子,所以秦悼太子至少應在前305年以後出生。今估且以前330年作為秦悼太子的出生年。據《史記》記載,秦悼太子卒於前267年,未滿40歲。

考魯仲連、鄒衍、虞卿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秦孝文王生卒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引《秦記》「孝文王生五十三年而立」,立年在前251年,以此回推生年當在前303年,卒於前250年十月,年有54。

齊襄王田法章生卒年考:
在「齊湣王生卒年考」中考証,齊湣王出生於前330年左右,古人最早平均20歲左右有子,所以齊湣王至少應在前310年以後出生。今估且以前305年作為齊襄王的出生年。前284年「湣王之遇殺」時,他約為20出頭左右。據《史記》記載,齊湣王卒於前365年,如此則年壽約有40左右。

考趙威后生卒年
《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元年《索隱》注引束皙言「太后纔三十有奇」,此當為事實,則生年當在前300年以後,後「二年,惠文后卒」此年為前264年,年約37。

君王后生卒年考:
《史記·田世家》:「湣王之遇殺,其子法章變名姓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狀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而與私通焉……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為王后。」案「湣王之遇殺」事在前284年,假定此年君王后有17、8歲,如此則生年在前300年左右。據《史記》記載,君王后卒於前249年去世,如此則年壽約有50以上。

考龐煖、鄒奭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孔順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劇辛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呂不韋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卒於前235年。

齊王田建生卒年考:
《史記·田世家》:「湣王之遇殺,其子法章變名姓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狀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而與私通焉……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為王后,是為君王后,生子建。」案「湣王之遇殺」事在前284年,「襄王既立」事概在前283年,因此齊田建最晚當在前280年左右出生。據《史記》記載,齊王建於前221年降秦,此年壽約有60以上。

考秦莊襄王生卒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引《秦記》「莊襄王生三十二年而立」,立年在前250年,以此回推生年當在前281年,卒於前247年,年有35。

考韓非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卒於前233年。

考李斯生卒年
生年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後卒於前208年。

考舒祺生年
據《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元年,左師觸龍稱其子「十五歲矣」,以此回推生年當在前279年。卒年不詳。

田假生卒年考:
田假為齊王建之弟,在「齊王建生卒年考」中考証,齊王建出生於前280年左右,其父齊襄王死於前265年,所以田假只能在前280年至前265年這16年間出生。今估且以田假小齊王建5歲,假定前275年為田假的出生年。《史記·田儋列傳》:「立故齊王建之弟田假為齊王」,發生於前208年六月,此年田假約為60餘歲。據《史記》記載,田假於前205年二月為項羽所殺,如此則年壽約有70左右或以上。

考尉繚、孔鮒生卒年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附〈諸子生卒年世約數〉。

考囗喜、囗敢、囗速、囗獲、囗恢、囗穿耳生卒年
囗喜,《睡虎地秦墓竹簡.編年紀》載「昭王四十五年,十二月甲午雞鳴時,喜產」,《編年紀》終於今王三十年(前217年),應是墓主喜的卒年,可知他生於前262年,卒於前217年,年有46。
《睡虎地秦墓竹簡.編年紀》又載「昭王四十七年,十一月,敢產」;「五十六年,正月,速產」;「今王十一年,十一月,獲產」;「十八年,正月,恢生」;「廿七年,八月己亥廷食時,產穿耳」,可知敢生於前260年,速生於前251年,獲生於前236年,恢生於前229年,穿耳生於前220年。五人卒年皆不詳。

考秦始皇生卒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鄲」,此年為前259年;又本紀載「〔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徐廣曰:年五十),此年為前210年。

考成蟜、秦三世生卒年
詳見李開元《秦王「子嬰」為始皇弟成蟜子說》。網址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a03/733·html

考甘羅生年
《戰國策.秦策五》甘羅言「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史記》同。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將此事附錄在前244年,今暫從之。則生年大約在前255年左右,卒年不明。

考楚幽王生卒年
《史記.春申君傳》「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楚考烈王)無子」此事在黃歇相楚22年以後,黃歇從考烈王元年(前262年)相楚,至前240年有20餘年,後李園之女弟有孕,進獻給楚王。據此應生於此年,前228年春卒,年約13。

考秦舞陽生卒年
《史記.刺客列傳》:「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將此事編於前228年,從之,則生年當在前475年。卒年應與荊軻同年,在前227年,則年有14。

考楚哀王生卒年
《列女傳》卷七楚考李后載「后有考烈王遺腹子猶立」當為事實,可知生於前238或前237兩年之間,前228年被殺,年10、11歲。

考秦二世生卒年
秦二世即位年齡有兩種說法:
一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云「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即前229年出生。
二是《秦記》云「二世生十二年而立」,即前221年出生。
時至今日,秦二世二十一歲即位說影響甚廣,馬非百、王蘧常,英人崔瑞德等均從此說,崔瑞德還明確考辨「他當時二十一歲,《史記》卷六的結尾誤作十二歲」。
然而《史記·李斯列傳》中有載明「少子胡亥」,即最小的兒子,古人常稱最小的兒子為「少子」。胡亥初即位,自稱「朕年少」,扣除早夭的的皇子,其上還尚有17位皇兄。假如若依21歲即位說,從秦始皇13歲即秦王位後次年生子扶蘇,至秦始皇29歲生胡亥,在這其間誕生20餘子。至秦始皇死的後20年中竟無誕生一子,這樣的可能性,應該微乎其微的。
在古時男子成年時要行冠禮,秦國大致在22歲時行成年禮。若依秦二世二十一歲即位說,次年即前208年己達22歲的年齡,然而《史記》卻無胡亥行「王冠」的記載。
胡亥臨死前言:「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似乎已娶妻生子,就宗法制下繼承順序而言,胡亥之子比子嬰更具優先權,從年齡推斷也更利於趙高操縱。後世如王莽、楊堅、慈禧太后皆立幼帝以掌大權,趙高何必捨近求遠,捨幼立長,捨易就難,為此斷送自己性命。就《秦記》而言,此書為秦國史官所寫的官方史書,記載出錯的可能性亦不大,故應從十二歲說為是。(以上引用維基百科)
 

其他:

夏啟
《古本竹書紀年輯証》引《真誥》卷一五注云:「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
 
伯邑考
《大戴禮》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

周成王姬誦
即位時年齡,《孔子家語》、譙周《五經然否論》、《資治通鑑外紀》並云十三歲即位,許慎《五經異議》以為十四歲即位。

周康王姬釗
《太平御覽》引《帝王世紀》、《資治通鑑外紀》並云在位二十六年,壽五十七歲。

周昭王姬瑕
《古本竹書紀年》言在位十九年,《資治通鑑外紀》引《帝王世紀》言周昭王壽三十五歲。

周穆王姬滿
《史記.周世家》言即位時年有「五十」,疑是「十五」之誤,在位五十五年。

周厲王姬胡
生年,《太平御覽》八十四引《史記》:「周孝王七年,厲王生。」而斷代工程孝王只有六年,無七年。
左丘明
大約生於魯定公十年(前500),大約卒于魯元公十一年(前420。其享年大約在八十歲左右。
《論語公冶長》:「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恥之 ,丘亦恥之 ,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恥之 ,丘亦恥之。」
孔子的這段話說得很含糊。他既未給後人說清楚,左丘明是不是他的長輩。也未給後人說清楚,他和左丘明是不是大抵上的同代人。或左丘明當時是否已經成年。並且,書中也沒有交待,孔子說這話的時候年齡是多少。是20歲、30歲,還是40歲、50歲?總之,《論語》裡的文字無法證明,左丘明的年齡不可能大大地小於孔子。在這種情況,如果把《論語公冶長》裡的文字理解為老年孔子對青少年左丘明的贊許之辭,也是可以講得通的。
左丘明為孔子的孫子輩。
  唐孔穎達《〈春秋〉序》裡引漢劉向《別錄》說:「左丘明(以《左傳》)授曾申。」曾申為孔子晚年弟子曾參之子。(見《〈禮記.檀弓〉注》)曾參小於孔子46歲。這已經暗示,左丘明的年齡應與曾參差不多(從《左傳》《國語》提供的資訊來分析,以左丘明年齡略小於曾參的可能性比較大)。即左丘明應為孔子的孫子輩。
一般認為,《左傳》和《國語》均為左丘明所著。二書皆稱楚昭王之子熊章為「惠王」,可知左丘明完成《左傳》和《國語》的時間肯定在楚惠王去世(前432)之後。在《左傳》所記人物之中,應以魯悼公的去世時間為最晚。他的去世年代是西元前431年。那麼左丘明完成《左傳》的時間約在西元前429年前後。在《國語》所記人物之中,應以韓康子的去世時間為最晚。他的去世年代約在西元前425年。那麼左丘明完成《國語》的時間約在西元前422年前後。考慮到左丘明完成《國語》的時候年事已高且又雙目失明,故推定左丘明在完成《國語》以後不久即逝世是合乎情理的。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8559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gsgsd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轉載】三國人物生卒年列... 後一篇:本人回顧2012年...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zxp915415大家
各位好,本週上花亦山凌郡婚後小短篇上),歡迎來看看喔~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7:37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