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市建局宣布,因應樓宇更新大行動2.0計劃與資助計劃的範圍及服務對象重疊,將在四月開始終止歷時超過10年的強制驗樓資助計劃,將會告一段落。同時市建局優化各項計劃,減少資源重疊,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中亦有向大眾交代未來方向。

4月1日起結束三項十年歷史計劃

「強制驗樓資助計劃」、「家居維修免息貸款」及「籌組業主立案法團資助」推出至今已超過10年,考慮到該些計劃與政府的資助計劃範圍及服務對象重疊,市建局決定將於下個財政年度,即2024年4月1日起,結束上述三個計劃。此安排已預留足夠時間處理尚待審批的申請個案,以及發放相關的資助款額。

推出一項全新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中提及,早前市建局轄下的四項計劃,包括「公用地方維修資助」、「家居維修免息貸款」、「強制驗樓資助計劃」及「籌組業主立案法團資助」將迎來優化,減少資源重疊;同時,推出一項全新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資助大廈法團委聘認可人士或註冊檢驗人員編製樓宇保養手冊,協助大廈業主進行日常保養及維修,及制定以10年為周期的維修保養計劃和工程開支估算,以及為保養計劃擬備合適的供款建議方案,邁向推動業主「自主維修」及「預防性維修」的目標。

「煥然懿居第三座」作新計劃試點

在全新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推動業主由以往「見爛補爛」的維修模式,逐步邁向「預防性維修」的新概念,為樓宇進行周期性的維修保養的同時,更引入預防性的措施,保持樓宇狀況持續良好,減慢樓宇老化的速度。

在推動「預防性維修」這方面,市建局已率先在其自行發展的「煥然懿居第三座」「首置」項目作試點,在制定大廈公契階段加入條款,要求業主為樓宇制訂定期檢驗及維修保養計劃,促使業主從樓宇入伙開始,已制訂定期保養計劃及相關的財政儲備方案,推動樓宇進行「預防性維修」的新模式。

長遠而言,市建局希望將這新模式推展至其他私人興建的新落成樓宇及已落成樓宇。為此,我們將於今年4月,推出全新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推動業主為大廈制定周期性的保養計劃並做好財政儲備。

為大廈編製保養手冊並成立特別基金儲錢

在「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下,市建局團隊將資助大廈法團聘請認可人士或註冊檢驗人員,參照市建局編製的樓宇保養手冊範本,為大廈公用地方的設施制作一套適用的保養手冊,內容包括詳細列出大廈公用設施的維修周期和方法,並協助大廈制定未來10年的維修保養計劃,涵蓋有需要進行的檢查維修工程項目,以及所涉及的工程費用估算和擬備供款建議方案。

相關資助金額為編制樓宇保養手冊費用的百分之50,並按大廈的單位數目釐定金額上限。以 20個單位或以下的大廈為例,資助額最多為1.5萬元;21至49個單位的大廈,可獲最多2萬元,至於50個單位或以上的申請,則最多可獲3萬元的資助。

業主須為工程開支做好財政儲備

參與「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的大廈在制定周期性維修保養手冊後,業主須為落實10年維修保養計劃所需的工程開支,做好財政儲備。大廈需召開業主大會議決通過設立特別基金和定期供款方案,業主須按方案進行供款。當特別基金的供款滿三年後,市建局會為每幢大廈的法團額外提供一筆過的資助,在特別基金首三年的總供款金額之上,額外增添百分之10的款額。

更多香港樓市走勢相關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