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亂象出現「師父」進校園 是弘法還是違法?|天下雜誌

私校亂象出現「師父」進校園 是弘法還是違法?

私校掙扎求生不是新聞,過往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從降低成本的減薪、欠薪等。現在演變為和未認證的宗教機構合作頒發學分證明,學風水就能快速取得中文碩士學位,以招攬更多學生,儼然成了私校變形記。

大學倒閉-私校-混元禪師-易經-高等教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一切要從一則招生簡章和一個法師講起。6年前,八卦城園區九龍壁舉辦了盛大的落成大典。風水師、本名張益瑞的混元禪師創辦的唯心聖教易經大學熱鬧「開張」,找來了兩個副總統吳敦義與呂秀蓮、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民進黨前主席姚嘉文等人共同揭幕,展示了混元禪師在政治圈的影響力。

但當時參與的名人們,應該很難想像,當年自詡為社會大學形式的易經大學,現在可能違法跨足到台灣高教事業。

6年後,一則由易經大學發佈的「弘法師資培育學程暨碩士學分班」簡章,引起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注意。招生簡章明確指出,合作夥伴是位於彰化的私立明道大學,標榜只要學員在易經大學上完課程,就由明道大學頒發學分證明書,每學分3,000元。

混元禪師自述,為了將易經風水推廣到校園,希望讓宗門的法師跟講師取得教育部認可的碩士學位,才和明道大學簽訂推廣教育合作合約,設立碩士學分班目的是「以期《易經風水心法》普傳到大專校院裡。」

合作機構與師資不符合《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

根據《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雙方都是教育部立案認可機構,才能合作開學分班。問題是,易經大學不在教育部立案許可的宗教研修機構的名單內,無法正式授與學位與學分證明,卻明目張膽招收碩士學分班學員。學費匯款的帳號也赫然出現混元禪師的本名,每學分3,000元加上每學期雜費3,600,每個學員至少繳新台幣57,000元,直接匯到混元禪師的帳戶裡。

廣告

「易經學院沒有立案,卻要我們配合,學分班的師資應該是明道的老師,但是現在學分班都是他們法師上課,」不願具名的明道大學老師也發現問題,憤憤地指出這些師資都沒有教育部認可的學歷,明道也沒有合聘這些老師。

這樣有沒有違法?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語帶保留地說,還有許多疑義和弔詭的部分需要雙方釐清。

而《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第四條之一,也明確規定至少三分之一時數要由大學的專任師資授課。但攤開易經風水學院碩士學分班的課程,授課教師清一色都是法師,由明道大學聘任的專任師資僅有一位中文系教授羅文玲,師資也不符規定。此外,課程也與明道中文系的走向不同,從工廠風水學、唯心聖教祈福應用文、建築風水到易經占卜心法,都不是原本明道中文系教授的課程。 

廣告

但事實上,這樣暗地的合作卻行之有年,攤開明道大學中文系所評鑑書,評審就明確指出問題所在,認為易經相關課程太多,應該調整與其他課程的比例。

明道大學與易經大學合作開設的學分班課程,包括師資在內並不符合《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的規定。(圖片來源:明道大學官網)

遊走法律邊緣,變招生的新妙方

當學員可以拿著學分證明讀碩士班,等於提供穩定的生源,明道大學何樂不為。在今年初公布的中文系碩士班招生簡章中寫道,雙方合作是想要提升鬼谷子文化與易經風水的研究成果,培育弘法講師,開拓唯心聖教的社會影響力。簡章中不但列出學員可抵免的8堂易經風水課程,更標榜兩年的碩士畢業學分數30學分,只要曾是易經大學學分班學員,則可以抵免16學分,甚至最快一年就可畢業。

廣告

意味著這些易經大學的學生,只要利用明道大學入學考試,錄取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再抵免原先在易經大學已修讀的碩士學分,就可以取得教育部頒發的碩士學位。

明道大學6月的系所課程架構規劃委員會上,中文所主任謝瑞隆要求大改課程架構,說法是「擬出一套吸引學生就讀的課程」,事實是要符合易經風水水院學員的需求,但是這引起校內中文系老師的反彈,認為一旦跟著改變,等於成為易經大學的附庸,淪為只是為了給講師、法師一張畢業證書的機器。

和易經大學合作後,明道大學中文所招生表現相對亮眼。全校註冊率低於6成,但中文所(國學所)的註冊率卻接近9成。今年錄取學生名單當中,15個學生有9位來自易經大學的碩士學分班,將近三分之二都是易經大學的學生,包括混元禪師的媳婦,進了今年的中文系碩士班。

廣告

「我接連幾週假日在易經大學駐點說明與進入各班招生宣傳,借用易經大學的辦公室,即時提供本系碩士班的報名服務,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今年研究所招生終於達成100%的成果,」中文所主任謝瑞隆寄給全中文系的老師信件中,苦情地寫道。

少子化衝擊,私校為求生存犧牲教育品質

明道大學董事長汪大永甚至也在隔天回信給全校教職員,指出明道大學和易經大學的合作解決中文所的招生問題,更鼓勵各系所走向「企業化經營」,將這樣的案例推廣到例如與補教事業、文化基金會、宗教基金會等有培訓人才需求的機構合作。

「這樣完全以招生考量,產生的問題是受教品質大打折扣,學術標準產生鬆動,」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分析,學位授與還是需要政府的管制,現在學校無所不用其極,對於專業學士、碩士的養成出現很大的問題。

廣告

雖然看似違法,教育部的法規實際上也為這樣的合作方式大開後門。朱俊彰指出,大學的確可以接受民間機構或企業的委託培訓,譬如協助培養人工智慧人才等,但是學分證明上需特別備註是受某企業的委訓,也必須符合抵免學分數不能超過二分之一的規定。

「如果利用這個例外去取巧,去解決自己的招生問題,等於是利用推廣教育,也會影響正規教育的教學品質,」朱俊彰無奈解釋,當初有這條例外,是因為大學有師資、課程可以協助企業或是民間機構人才培訓,但如果被發現違法、或是故意利用這個辦法,絕對會有相應的懲罰與處分。

截稿前,明道大學以還在忙招生為由,僅有校長郭秋勳以信件回覆希望等到8月再談,信件更指出,「各校在適法的範圍下各自推動的『辦學策略』通常具有企業-Know-how的意義」,毫不掩飾企業化經營大學的思維。

易經風水學院也在記者向明道大學發出採訪邀約兩週後無預警將招生網站關閉,並以混元禪師正在封山修行中為由,拒絕受訪。

明道非個案,私校要求老師搶學生亂象百出

像明道大學這樣的模式,跟傳統的招生策略已經有所不同。當少子化愈演愈烈,大學和高中的互動關係也開始改變,把學生當商品進行暗盤交易的狀況更難以遏止。

舉例來說,大學或系所會發給「獎勵金」、或「介紹費」給高中職教師介紹學生,或學長姐介紹學弟妹,類似補習班招攬學生。私校工會指出,有首府大學、大仁科大和遠東科大的老師舉報說有類似的現象。

這種「買賣學生」的方式,實際上是系所自己運作,暗盤交易。林柏儀分析,一旦有這樣的現象,等於學生沒有完整的選擇權,可能受限師長提供的意見。

私校工會指出,包括首府大學在內的多所私校,都會發給「獎勵金」或「介紹費」給高中職教師介紹學生,或學長姐介紹學弟妹。(YouTube截圖)

根據首府大學內部老師透露,有的教師會自掏腰包跟高中職老師買或跟同事買招生名額,行情價是一名學生一萬元。這位老師還說,因為招生名額是跟教師評鑑與績效表現的門檻掛鉤,校長會點名,請老師站起來說明自己招到多少學生。也因此,為了避免當最後一個,如果沒招到學生,校內老師就會用金錢去購買學生名額。

「我不敢說學校內部有沒有這種狀況,但學校絕對不允許,」首府大學副校長戴文雄說,首府大學地理上吃虧,台南的科大和大學加起來就有8所,招生會重疊,學校經營更加困難,才會把招生的成果跟年終績效綁在一起。

明道大學也要求每個老師至少招到9名學生,更會列出每個系所招生的學生名額,註明由哪個老師接洽,列得清清楚楚。私校亂象甚至也衍生到大學之間的競爭,要求某校教授把學生集體帶走,一起跳槽到另一所大學,才保證有教職。

從風水師進校園到買賣學生,「這些亂象都是高教領域的內耗,」林柏儀無奈搖頭。而這惡性競爭成了台灣高等教育的另類代名詞。(責任編輯:吳凱琳)

【延伸閱讀】

一週3私校出問題,念大學像玩踩地雷?
少子化衝擊,轉型得永生?大學註冊率屢創新低
註冊率全國最低,為何花蓮還要一人一信救台觀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 |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