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肾管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中肾管

生物学术语
哺乳动物在胚胎早期,雌、雄两性都发生两套原始生殖管道——一对中肾管(mesonephric duct)和一对苗勒氏管(Mullerian duct),又称中肾旁管(paramesonephric duct)。在雄性,中肾管后来演变为雄性生殖管道,苗勒氏管退化;在雌性,中肾管退化,苗勒氏管演变为雌性生殖管道。
中文名
中肾管
外文名
mesonephric duct

男性生殖管道的发生和分化

播报
编辑
如果生殖腺分化为睾丸,中肾管发育,中肾旁管退化。生殖管道的发生、分化与睾丸产生的激素密切相关。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促进中肾管发育,支持细胞产生抗中肾旁管激素,抑制中肾旁管的发育,使其逐渐退化。中肾小管大多退化,仅与睾丸相邻的中肾小管分化为附睾的输出小管,中肾管则分化为附睾管、输精管和射精管。

女性生殖管道的发生和分化

播报
编辑
如果生殖腺分化为卵巢,中肾旁管发育,中肾管退化。因无雄激素与抗中肾旁管激素的作用,故中肾管退化,中肾旁管发育。中肾旁管上段和中段演变成输卵管,左右中肾旁管的下段在中线合并形成子宫。尿生殖窦背侧的窦结节增生形成阴道板,阴道板中央的细胞凋亡形成阴道。在阴道形成同时,阴道末端形成一薄膜称处女膜,它将阴道腔与尿生殖窦下段隔开。残留的中肾管与中肾小管形成卵巢冠及卵巢旁体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