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埔鄉公所-內埔鄉簡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內埔鄉簡介

內埔鄉公所

內埔鄉位於屏東縣中間內陸近臨大武山下,是一個民風純樸、風景秀麗以農為業的鄉。本鄉居民以客閩籍為主,客家居民約佔60%,住區分佈西南邊,閩南居民約佔35%,住區分佈東北邊,其他族群約佔5%
內埔地區昔日為一片荒涼待墾地,原為平埔族所居住,因早期缺乏水利灌溉均為乾旱荒漠之地-名曰[埔]。又因地處內陸,因此早年即以[內埔]為地名稱之。約於清康熙25年始由廣東惠、潮、嘉洲及檔建漳、泉等地人士,相繼移民本鄉與平埔蕃雜居,在此開墾闢地、披荊斬棘、餐風露宿,開拓成農業豐饒、人文蔚起之樂土。康熙60年朱一貴作亂,客籍居民為求自保,共禦外犯,與較早來台之高屏地區客家庄、美濃、高樹、長治、麟洛、竹田、萬巒,新埤、佳冬等鄉鎮組成「六堆義民兵」(堆者隊也旨在官民有別,六堆分別為前、後、左、右、中、先鋒),內埔排列「後堆」之名,因此先人有「後堆」之名代稱內埔者。日據時代本鄉屬阿猴廳,後改為內埔庄,設庄役場以協助推行地方行政。台灣光復後,民國34年將庄改稱為鄉,庄役場改為鄉公所,並成立鄉民代表會。40年晉升為一等鄉,又於42年奉准實施都市計劃,促進地方發展。全鄉面積為81.8554平方公里,人口數約52,000人。目前本鄉有23村,鄉內設有屏東科技大學、美和科技大學2所大學院校、高職1所(內埔農工)高中1所(美和中學),國中2所、國小12所。現成立有26個社區發展協會,長壽俱樂部、媽媽教室。圖書館1座、老人、青少年文康中心1座、公立醫療機構有衛生所、榮民醫院附屬醫院各1所、警察分局、戶政單位等機構。本鄉有1座全台唯一的昌黎祠(韓文公廟),其木雕、壁刻、建築,格局深具特色。
111內埔鄉公所.內埔鄉民代表會暨戶政事務所綜合行政大樓落成啟用,內埔鄉的發展邁入新的里程碑。舊公所建於民國52年,由李喜祥鄉長任內所建,至今服務大家接近一甲子,內部設備老舊不堪,鄉親來洽公感到相當不方便;在鄉長鍾慶鎮全力爭取、及各級民意代表全力支持下,新行政大樓終於完工,成為內埔新地標。
新行政大樓佔地6244.68平方公尺,於109年8月19日開工,總經費1億8590萬元,分別是中央補助1億元、縣府補助3000萬元、公所自籌5000萬元。新行政大樓除了是內埔鄉的建設指標之一,最大的意義是內埔鄉突破財務困境,為鄉親創造最好的洽公環境,無形中也提升了內埔鄉親的尊嚴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