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習俗禁忌】年廿八為何要洗邋遢?年初一為何不宜洗頭、剪頭髮?
Ad Space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年廿八為何要洗邋遢?年初一為何不宜洗頭、剪頭髮?
Culture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年廿八為何要洗邋遢?年初一為何不宜洗頭、剪頭髮?

2024 龍年必定會更好!農曆新年習俗禁忌的由來各有不同,現在我們便從年廿三開始數一數!除了大家熟悉的「年廿八洗邋遢」、「年初一不可洗頭」、「正月不剪頭髮」外,一直至到正月十五元宵!想 2024 龍年一帆風順,不妨參考以下習俗禁忌及 2024 龍年開工吉日吉時,取個好意頭!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數一數!年廿八為何要洗邋遢?年初一為何不宜洗頭、剪頭髮?

2024 龍年開工吉日吉時

想於龍年工作順利,當然要選一個 2024 龍年開工吉日吉時!玄學天后奇門遁甲大師雲文子就建議可於以下的開工吉日吉時展開新一年的工作:

2 月 15 日(農曆年初六)上午 9 時至上午 11 時
2 月 19 日(農曆年初十)上午 7 時至上午 9 時
2 月 17 日(農曆年初八)上午 9 時至上午 11 時

中國人相信遵守農曆新年的習俗禁忌,來年才有好運
Photo: Getty Images

過農曆新年前先忙年

「忙年」即「小年」,清朝帝王家會於腊月廿三舉行祭天大典及拜灶神,民間照辦煮碗,往後遂發展成各種歲末的習俗:年廿三祭灶、年廿四開炸、年廿五蒸糕、年廿六洗福祿、年廿七洗疚疾、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貼春聯等,但時移世易,部分習俗仍舊在進行,部分則被簡化或省略。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從農曆新年賀年食品可見衣食住行都可有習俗禁忌
Photo: Getty Images

過年習俗:步步高陛賀年食品

新年期間常吃的傳統 賀年食品,便是在年廿四、年廿五這兩天準備的。年廿四開炸,即開鑊用油炸煎堆、炸油角、蛋散等。年廿五蒸糕,即蒸煮蘿蔔糕、年糕等。每一款賀年食品背後都代表著不同的祝福:快高長大的年糕、步步高升的蘿蔔糕、多子多孫的瓜子、嶄露頭角的油角等。

年廿八洗邋遢是斷捨離的好時機
Photo: Getty Images

年廿八洗邋遢:家居收納斷捨離

時尚人不妨趁藉這個日子, 使出幾招「 家居收納斷捨離」大法,讓家居衣櫃煥然一新。俗語有云「年廿八洗邋遢、若然不洗豈會發」,每家每戶都要在這天除舊布新,把家裡徹頭徹尾打掃一遍,並以碌柚葉沖涼,象徵洗去霉運,迎接財富和美好的新一年。「洗邋遢」有清洗污垢的實際行動,亦有除惰性、去惡習的意思。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年廿九貼揮春有很多禁忌
Photo: Getty Images

年廿九貼揮春:迎春接福

乍看起來簡單不過的「貼揮春」動作,原來有不少禁忌!一般來說年廿四起,年廿八大掃除後、年三十晚前,以及立春當日都可以貼,取「迎春接福」意義,最好挑選陽氣盛的時間貼,即早上 6 時到中午 12 時之間。先將舊揮春取下撕破,再貼上新的揮春。貼上揮春後,一般會留等待到來年歲末或立春才拿掉。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別混淆「福倒」與「福到」的新年習俗
Photo: Getty Images

依照古禮,「倒」與「到」是同義字,因此不少人都搞混了,誤以為要把揮春倒過來貼,便有財到的意思,但原來若果在大門口把財倒過來貼,是把財倒光的意思。因此不會大門口倒貼「福」,只有在窗、內門或水缸、酒缸等器具才會倒貼「福」、「財」。在大門口貼揮春,尤其講究數量、強調好意頭:單數代表吉祥、(1、3、5);雙數易招陰(2、4、6),另外不可貼「春」,應貼「福」、「招財進寶」為佳,因古時只有怡紅院會貼「春」,故會招來爛桃花之說法。

年三十晚習俗吃團年飯
Photo: Getty Images

年三十晚習俗:好意頭團年飯菜單

由於疫情的關係,編輯今年推薦多家米芝蓮星級酒樓、中菜餐廳出品的外賣,這些 團年飯菜單飯不只用料矜貴,更重要是好意頭!除夕夜闔家聚首一堂吃團年飯的年三十晚習俗,又可叫年夜飯、團圓飯,當晚的菜式會比平常豐富,大魚大肉,並以湯圓作甜點,寓意一家團圓、豐衣足食。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中國農曆新年習俗不少得派利是
Photo: Getty Images

農曆新年習俗:接過精美利是封 2021 好運來

俗語有云「利利是是」,派的人希望將祝福和好運給予收的人。利是又叫紅包、紅封包,最早期的時候是一張以毛筆寫有吉祥說話的紅紙,後來變成放桐板,現代則演變成放金錢。而現時的利是封又比以前的講究得多,編輯精選名牌出品的精美利是封一系列氣派不凡、將奢華推上極緻的設計,由此可見大家奉行傳統習俗之餘,亦不忙追趕潮流。除了新春拜年時,長輩也於年三十晚會派利是予晚輩作「壓歲錢」。此外,在華人社會裡其他喜慶的日子如婚禮、生日等,長輩、已婚人士、上司都有派利是這個傳統習俗。

添新衣、紅衣穿搭是農曆新年習俗
Photo: Getty Images

過年習俗:添新衣、紅色新年穿搭

拜年造型自不然以喜慶的紅色為主,裡裡外外的紅色 新年穿搭寓意「鴻運當頭」,象徵幸運、福氣、辟邪和喜氣,感覺喜氣洋洋,令人看起起更有精神。再者,黑白色是傳統的喪服顏色,被視為不吉利,因此新年期間不應穿著。新一年凡事從新出發,買套新衣服,取個好意頭,有人說「一身新衣」象徵「一生富貴」,也象徵有新衣服就有全新的開始,可以忘掉過去不好的事。

過年習俗禁忌:正月不買鞋

過年禁忌:正月不買鞋

新正頭期間就不宜買鞋,因為「鞋」和歎氣聲「唉」相似,新一年人們都希望過得歡歡樂樂,避免唉聲嘆氣。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過年要行善說好話
Photo: Getty Images

過年習俗:行善說好話

過年期間要盡量說好話,不要說不吉利的字詞,例如「死」、「病」、「輸」、 「窮」、「破」等字眼。若不慎犯禁,長輩習慣立即說「童言無忌」等話語化解。此外也別發脾氣,否則接下來的一年每天都會無故鬧情緒。大家可以多說祝福語及好話,其實這個習慣在普通日子也應該多做,所謂「善有善報,福有攸歸」,心存善念,多做善事,也會吸引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

年初一禁忌習俗:洗頭、洗澡
Photo: Getty Images

年初一禁忌習俗:洗頭、洗澡

年初一是新一年的開始,禁忌也別特多,在這天,傳統習俗認為不能洗澡、洗頭和洗衣服,因為「洗」與「死」的諧音相近,所以要盡量避免,而且老一輩相信洗東西會把好兆頭及財運一併洗走。若要清潔家居的話,應在年三十晚或之前做好。另外,如果初一灑水、掃地與倒垃圾會將財神爺送走,亦會掃走財富與好運,所以當天不能倒垃圾。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過年前不還清舊債
Photo: Getty Images

過年禁忌:舊債帶過新年

在新年前要把所有債務還清,否則傳統上會相信來年將會一直虧欠對方,因此在新一年戒掉久債不還的陋習,養成新的財務習慣,寓意一切重新開始。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使用利器、剪頭髮是新年禁忌
Photo: Getty Images

年初一禁忌:剪指甲、剪頭髮

利器有「破」的意味,破財、破運氣,所以新年應避免使用刀或剪刀等利器。此外,新年也不宜剪頭髮,因「髮」與「發」同音,剪髮有剪斷發財路之意,所以要剪頭髮的話最好在過年前剪。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初一禁忌:打破東西
Photo: Getty Images

年初一禁忌:打破東西

過年拜年少不免要拿出杯碟來沖茶、裝食物招呼親友,不過大家要小心擺放杯碟、裝飾品及瓷器等物等易碎物品,家裡有小朋友和寵物的話便要更加注意,因為打破東西會破財破運。若然真的不小心打破東西,就要用紅色的紙包起來,然後默念「歲歲平安」的吉祥語,如果家中有神位的話就放在神桌上,等年初五時再丟棄。

洗東西、丟垃圾是大年初一禁忌
Photo: Getty Images

大年初一禁忌:洗東西、丟垃圾

年初一是新一年的開始,禁忌也別特多,在這天,不能洗澡、洗頭和洗衣服,因為「洗」與「死」的諧音相近,所以要盡量避免,而且老一輩相信洗東西會把好兆頭及財運一拼洗走。假入要清潔加居的話,應在年三十晚或之前做好。另外,如果初一灑水、掃地與倒垃圾會將財神爺送走,亦會掃走財富與好運,所以當天不能倒垃圾。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年初一催促別人起床
Photo: Getty Images

年初一禁忌:催促別人起床

大年初一的早上別催促別人起床,老一輩的人認為被催促的人在來年都會被催要辦事情,除了令他人的心情變得不好,也會令他來年辦事不利。另外,不要和在睡覺的人拜年,因為有指會令對方一整年在病床上。

大年初一禁忌:午睡
Photo: Getty Images

大年初一禁忌:午睡

古訓有謂「禁晝寢」,意思就是勸人不要懶散,大年初一不要睡得太晚甚或睡午覺,這會影響一整年的事業運。

吃粥、稀飯是年初一禁忌
Photo: Getty Images

大年初一禁忌:吃粥、稀飯

古時的人因貧窮吃不起飯才吃粥或稀飯,因此年初一吃粥或稀飯也會有一整年都貧窮的意思;吃鹹湯丸也可免則免,因為鹹湯丸又名「乞丐飯」,吃了的話象徵整年不會富貴。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初一忌殺生,吃素是年初一習俗
Photo: Getty Images

初一春節習俗:不殺生、吃素

初一忌殺生,因此不少人會在初一吃素。除非生病,否則健康的人忌在這天吃補丸或維他命丸。大家在年三十晚不妨多煮一點飯,留待年初一才把飯吃完,寓意去年的食物吃不完,今年還有剩餘,代表去年的財富足夠令新一年過得富足。

嫁出壽的女兒要在初二回娘家
Photo: Getty Images

年初二習俗:出嫁女兒回娘家

嫁出的女兒宜在初二、三回娘家,因相傳在初一、初四和初五回娘家,不利娘家宅運。另外由於單數不吉利,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回娘家拜年時,應準備雙數禮物。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年初三赤口拜年
Photo: Getty Images

年初三禁忌:赤口不拜年

大年初三是赤口或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祂會有凶事,所以赤口日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老人家相信這天容易與人吵架。傳統智慧也道非無根據,多數人來到新年,從除夕夜到年初二一定會很忙,也會熬夜玩樂,來到初三時容易睡眠不足、卻乏精神,火氣也隨之上升,因此初三還是在家中休息,養好精神吧!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初四習俗禁忌:在家接神明
Photo: Getty Images

初四習俗禁忌:在家接神明

大年初四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傳說灶王爺會點名,因此人們應該守在家中迎接眾神明,不宜外出。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初五的傳統習俗禁忌是送窮、祭財神
Photo: Getty Images

初五習俗禁忌:送窮、祭財神

初五有「破五」之稱,初一至初四不能打掃的禁忌在這天解除,亦俗稱「趕五窮」(即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黎明到來便打開門戶放炮仗、「祭財神」、「掃房子」、「吃餃子」、「送窮」,有辟邪除災、迎接美好的意思。

傳統習俗中初六是啟市,現代人在家裡打開電腦也可
Photo: Getty Images

初六習俗禁忌:啟市

相傳女媧開天闢地、創造萬物生靈,先造六畜再造人,因此有六畜之日的說法:初一雞日、初二狗日、初三豬日、初四豬日、初五牛日、初六馬日,而初七日為人日。古時馬日又叫挹肥,農民會在這天落田、準備春耕,後來人們也在這一天才開始工作或做生意。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初七習俗禁忌:人日生日、諸事不宜
Photo: Getty Images

初七習俗禁忌:人日生日、諸事不宜

年初七是人日,意指每個人的生日,這天我們要互相尊敬,家長不要教訓孩子,老闆不會教訓下屬。這天也是「七煞日」諸事不宜,大家應該留在家裡休養身心,盡量不要出遠門。不同地區亦有不同習俗:江南地區會吃以 7 種蔬菜烹調成的七寶羮; 南方人會吃「撈魚生」,邊喊「撈啊!發啊!」,祝願步步高升;北方人會吃麵條取長壽之意;廣東人有吃及第粥,寓意高中狀元。

若初八穀日天氣晴朗,寓意來年稻穀豐收
Photo: Getty Images

初八習俗:穀日

初八穀日,中國民間傳說這天是穀子的生日。如果當日天氣晴朗,寓意來年稻穀豐收,由此傳統習俗可見古人對農業的重視。另外初八也叫順星節,眾星會在這天下凡,民間會在夜裡舉行祭星儀式、燃燈花。

初九天公生的禁忌是晒衣服
Photo: Getty Images

初九習俗禁忌:拜天公壽誕、不曬衣服

初九天公生,是為玉皇大帝的誕辰,古時會有祭天活動,向天公祝壽,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為了以示尊敬當日忌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作祭品用的牲畜,一定要用公的,而還願時需準備全豬或全羊。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猜燈謎、吃湯丸是正月十五元宵的傳統習俗
Photo: Getty Images

正月十五元宵習俗禁忌:猜燈謎、吃湯丸

古代婦女三步不出閨門,只會在元宵破例外出結識異性。宋代流行在這天吃「浮元子」,美其名為「元寶」,亦即今時今日的「湯圓」,寓意團圓美滿。至於放燈的習俗源自漢朝宮廷,後傳至民間,直至宋朝才演變成「猜燈謎」,謎語寫在紙條上並貼在彩燈上供人猜,遂成為元宵節的重點環節。而正月十五這天亦是「過年」活動最後的一天。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